徐文
- 作品数:24 被引量:193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 松辽盆地南部深层致密砂岩气储层形成机制及成藏主控因素被引量:8
- 2022年
- 为了加快松辽盆地南部(简称松南)深层致密砂岩气勘探开发进程,开展致密砂岩储层形成机制及成藏主控因素研究。通过对松南深层致密砂岩的分析,根据致密砂岩岩性组合特征将已发现的深层致密气类型划分为稳定厚层砂型、砂泥互层型、泥包砂型3种类型,储层物性普遍差,孔隙度多小于6%,渗透率主体<0.10×10^(-3)μm^(2),属于特低孔、特低渗储层。通过对松南典型致密储层矿物成分与微观特征的分析发现,致密砂岩有效储层形成主要受3个方面因素控制:一是早成岩期发育绿泥石包壳,有效抑制成岩中后期粒间钙质胶结、硅质胶结的发生,保护原生残余粒间孔隙;二是富火山岩岩屑溶蚀形成次生孔隙;三是生烃增压产生大量微裂缝,改善储层渗流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松南致密砂岩气成藏控制因素,即充足气源提供物质基础、斜坡古沟谷与断裂控砂、次生溶蚀与微裂缝控储、断裂活动与稳定盖层控富。
- 张立亚徐文徐文
- 关键词:松辽盆地南部有效储层成藏主控因素
- 柴达木盆地西部七个泉与咸水泉油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被引量:20
- 2010年
- 通过对取自七个泉油田和咸水泉油田原油样品中各类生物标志物的分布与组成特征的对比,发现七个泉油田原油中正构烷烃系列比较完整且丰度较高,而咸水泉油田原油中正构烷烃因轻微生物降解而被部分消耗,导致咸水泉油田原油的Pr/nC17值和Ph/nC18值明显高于七个泉油田原油。2个油田原油均呈现较强烈的植烷优势,七个泉油田原油的姥/植比更低,表明它们都来源于强还原环境下形成的烃源岩。在生物标志物分布与组成特征上,七个泉油田原油甾烷的C27/C29>1,而咸水泉油田原油甾烷的C27/C29值均为0.8,意味着七个泉油田原油中浮游植物贡献高于咸水泉油田。咸水泉油田原油的C29甾烷ααα20S/(ααα20S+ααα20R)值和重排补身烷含量高于七个泉油田原油,暗示咸水泉油田原油成熟度比七个泉油田原油成熟度高。2个油田的长链藿烷序列均比较完整,伽马蜡烷含量也较高,对比长链藿烷和伽马蜡烷的丰度发现咸水泉油田原油的长链藿烷和伽马蜡烷丰度都比七个泉油田原油低,说明咸水泉油田原油形成的环境的盐度和还原性比七个泉油田原油弱。
- 施洋包建平朱翠山詹兆文袁莉徐文
-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西部七个泉油田原油生物标志物
- "二维码全程痕迹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实施
- 面对着人力资源逐渐减少、安全形势日益严峻、效益分配矛盾尖锐的现实问题,需要基层单位从管理上寻找突破口.本文介绍了胜利油田油气集输总厂东营压气站创新性的建立并实施了"二维码全程痕迹管理",提高从严管理的意识和强度,建立科学...
- 徐文
- 关键词:人力资源绩效考核
- 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断陷层油气成藏组合特征被引量:4
- 2019年
- 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的断陷层勘探程度低,沉积充填具有“火山—沉积”二元特征,成藏组合类型多,且不同构造带主力成藏组合差异大。从成藏组合类型划分入手,剖析不同成藏组合的差异,分析了长岭断陷研究区火山岩与致密碎屑岩两大类油气成藏组合的特点、分布规律和成藏主控因素,构建了3种成藏模式:(1)营城组火山岩油气成藏组合主要表现为近源、近火山口亚相、断裂输导、区域盖层、继承性古隆起控油气富集;(2)营城组下生上储式碎屑岩成藏组合表现为直接盖层、不整合—断裂复合输导、近源、继承性斜坡带(超剥带)控油气富集;(3)沙河子组源内致密油气成藏主要表现为优势相带、埋深、反转构造带控油气富集。基于成藏主控因素分析,提出了不同类型成藏组合油气评价关键参数及标准,分类分区计算了不同成藏组合的油气富集概率,指出了查干花地区营城组火山岩成藏组合、东岭斜坡带、龙凤山反转构造带以及伏龙泉地区致密碎屑岩成藏组合为下步重点勘探方向,尤其是沙河子组源内致密油气勘探潜力较大。
- 李浩王保华陆建林左宗鑫徐文吕剑虹
- 关键词:成藏组合致密碎屑岩长岭断陷松辽盆地
- 边界断裂时空差异演化对断陷盆地的控制作用——以松辽盆地南部伏龙泉断陷为例被引量:4
- 2020年
- 断陷盆地边界断裂普遍具有分段生长特点,定量表征断层的生长过程及组合模式对盆地形成演化及油气成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松辽盆地南部伏龙泉断陷为例,应用三维地震资料,采用断层—位移长度分析方法,对边界断层分段生长与演化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边界断裂时空差异演化对断陷盆地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伏龙泉断陷边界断裂分段生长控制形成了串联式半地堑;沙河子至营城期断裂差异演化控制沉积中心由南向北迁移;反转期边界断裂逆冲形成断展背斜,逆冲活动强弱控制了背斜圈闭的构造幅度高低;边界断裂性质的转化,相应控制了盆地构造格局由同期串联式半地堑向断展背斜带的演变。
- 刘玉虎曹春辉李瑞磊朱建峰徐文黄兰栾颖
- 关键词:断陷盆地松辽盆地
-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伏龙泉地区油气源及成藏特征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利用天然气组成、轻烃、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地质条件,确定了松辽盆地长岭断陷伏龙泉地区油气成因及来源,建立了研究区不同构造带的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表明,伏龙泉地区泉头组—登娄库组天然气以煤型气和凝析油伴生气为主,油气源主要为下部断陷层下白垩统沙河子组烃源岩,营城组和火石岭组烃源岩有部分贡献;不同构造带油气成藏存在差异,陡坡带主要为深大断裂控制下的次生油气藏成藏模式,具有"近源、深大断裂输导、后期强烈反转调整"的成藏特征,缓坡带主要为侧向运移的原生油气成藏模式。研究区下白垩统发育多套烃源岩、"Y"型断裂以及多个区域不整合面构成的三维网络输导体系,油气源条件与输导条件良好,同时嫩江组沉积末期强烈的构造反转运动形成的反转构造,提供了较有利的圈闭条件,具有一定的油气勘探潜力。
- 徐文李浩陈延哲
- 关键词:天然气成因油气源对比勘探潜力长岭断陷
- 致密碎屑岩储层物性影响因素及优质储层主控因素——以松辽盆地长岭断陷龙凤山次凹营城组为例被引量:4
- 2022年
- 以松辽盆地长岭断陷龙凤山次凹营城组致密碎屑岩储层为研究对象,应用多种技术及手段对物性影响因素及优质储层主控因素进行研究。致密碎屑岩的储层物性影响因素包括岩石类型、沉积微相、砂泥界面、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及微裂缝。利于致密气储集的因素为:①孔隙衬里绿泥石、②火山岩岩屑溶蚀、③微裂缝。其中:①孔隙衬里绿泥石可通过减缓压实和抑制胶结作用来保护原生孔隙,进而控制水体环境转化带的储层质量;②火山岩岩屑溶孔是主要的次生孔隙类型,可控制酸性流体分布区的储层质量;③生烃增压成因的微裂缝能够增加储层的渗透性,进而控制深水沉积区的储层质量。主控因素①主要分布于盆地边缘的浅水区,主控因素③主要分布于盆地近中心的深水区,主控因素②全区分布。主控因素②可与①或③叠加共同控制优质储层的分布,基于此建立优质储层平面分布模式,预测有利区并获得了生产验证。
- 曲希玉苗长盛李瑞磊朱建峰徐文刘英男
- 关键词:致密储层优质储层主控因素碎屑岩长岭断陷
- 松辽盆地南部断陷层碎屑岩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以长岭断陷龙凤山次凹为例被引量:26
- 2016年
- 以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龙凤山次凹为例,通过对烃源岩、储层、盖层及成藏输导匹配等成藏条件进行分析,认为长岭断陷具备良好的生、储、盖等基本石油地质条件,发育断裂—砂体的垂向和侧向双重输导体系,深层构造定型时间早于主成藏期,有利于油气运移聚集成藏。长岭断陷营城组碎屑岩天然气成藏主要有4个基本控制因素:深洼区沙河子组及营城组烃源岩质量及热演化程度控制了油气源条件;优势沉积微相控制有利砂体分布,储层物性决定了油气富集程度,次生孔隙发育对含气性贡献较大;营城组上部稳定的泥岩盖层与晚期断裂的组合控制保存条件,决定了油气主要富集层系;成藏期构造背景下断裂—砂体输导体系有效性控制了油气运移方向。研究认为,长岭断陷层碎屑岩领域具有"洼陷区供烃、断裂—砂体双重输导、构造—盖层控制聚集"的天然气成藏模式。
- 秦都黄桂雄李瑞磊朱建峰陈杏霞徐文
- 关键词: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碎屑岩成藏条件主控因素
- 深层致密碎屑岩储层超压成因及其对储层质量的影响——以松辽盆地长岭断陷龙凤山次凹营城组—沙河子组为例被引量:1
- 2023年
- 深层致密砂岩气是近些年来油气勘探的热点,明确深层致密碎屑岩储层超压的成因机制对于深层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以松辽盆地长岭断陷龙凤山次凹营城组—沙河子组致密碎屑岩储层为研究对象,针对超压成因认识不清、对储层质量的影响研究匮乏等问题,利用铸体薄片、常规物性测试、测井超压成因判别及包裹体古压力恢复等方法,对研究区营城组—沙河子组超压成因及其对致密碎屑岩储层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龙凤山次凹营城组—沙河子组超压主要是由生烃增压作用产生。古压力恢复结果表明,2期油气充注时期,营城组都存在明显的超压,说明成藏期存在由生烃增压作用产生的超压。超压控制微裂缝的产生,未被充填的微裂缝增加了储层的连通性,改善了储层的渗透率。
- 张洋晨曲希玉苗长盛陈修朱建峰徐文
- 关键词:测井响应
- 陆相裂谷盆地构造沉积学特征:以松辽盆地伏龙泉断陷为例被引量:6
- 2019年
- 构造沉积学不仅强调大地构造背景条件对盆地演化的控制作用,同时还注重盆地内部的构造特征与沉积充填特征之间的控制及响应关系研究。陆相裂谷盆地发育过程中,构造作用强烈,盆地沉积充填过程复杂,进行构造沉积学研究对揭示盆地构造沉积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以大量地震、钻测井资料为基础,结合大地构造背景资料,研究松辽盆地伏龙泉断陷发育过程中的构造、沉积演化特征,分析构造活动与沉积作用之间的响应及控制关系,并由此讨论半地堑陆相湖盆的沉积充填演化规律及其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在伏龙泉断陷盆地演化过程中,早期的火山岩隆起对盆地初始裂陷期形态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边界断层的分布及其生长速率特征则对盆地结构演化过程起着首要的控制作用。盆地裂陷期,研究区古气候环境比较稳定,构造因素是控制该陆相裂谷盆地地层序列与沉积特征的首要因素;断裂发育特征决定了盆地的古地貌特征,而盆地的古地貌特征直接影响着盆地内部的沉积充填类型与沉积体系展布格局;区域构造抬升与断块掀斜是该半地堑盆地内部发育不整合面的主要因素。在陆相裂陷盆地的构造沉积特征研究中,构造沉积学显示出了其必要性与适用性,有利于在揭示构造沉积现象的同时,合理解释其地质成因。
- 王宏语李瑞磊朱建峰徐文
- 关键词:同沉积断层松辽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