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权雅宁

作品数:46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7篇文学
  • 5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5篇文论
  • 13篇文学
  • 11篇中国文论
  • 11篇国文
  • 6篇审美
  • 5篇代文
  • 5篇文化
  • 4篇叙事
  • 4篇知识
  • 4篇知识形态
  • 3篇学人
  • 3篇神话
  • 3篇文化自觉
  • 3篇文学理论
  • 3篇文学人类学
  • 3篇小说
  • 2篇道德
  • 2篇底层写作
  • 2篇地方高校
  • 2篇对话性

机构

  • 39篇宝鸡文理学院
  • 6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宜宾学院

作者

  • 44篇权雅宁
  • 2篇昝再利
  • 1篇谢美英
  • 1篇李西建
  • 1篇吴婉婷

传媒

  • 11篇宝鸡文理学院...
  • 3篇思想战线
  • 3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小说评论
  • 2篇文艺评论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文艺争鸣
  • 1篇孔子研究
  • 1篇江淮论坛
  • 1篇民族艺术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洛阳大学学报
  • 1篇延安教育学院...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咸阳师范学院...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忻州师范学院...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年份

  • 3篇2016
  • 3篇2013
  • 7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7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走出小学科 探寻大传统——叶舒宪的学术之路被引量:3
2012年
在中国当代人文学者中,叶舒宪成名很早,是既能打通文史哲又能贯通中西、自成一家的大家。叶舒宪成果卓然,在国学经典、文学人类学、比较文学、神话学、美学和文学理论、民间文艺学多个学科都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其著作在古代经典的现代阐释、文学研究的范式转型、国学研究方法革新、
谢美英权雅宁
关键词:大传统学术文学人类学民间文艺学人文学者
本土经验与中国文论的价值向度
2011年
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是全球化时代中国文论所遭遇的基本问题。自从国门洞开,中国文学理论研究从某种意义上就成为西方各种文论的练兵场,中国本土的文论话语俨然"失语"。诚如有学者思考和分析的,
权雅宁
关键词:中国文论价值向度本土经验文学理论研究文论话语失语
从道德到审美--当代文艺婚外情题材的视点转移被引量:1
2001年
婚外情题材是当代文艺作品的一个重要内容.探讨当代婚外情题材的文艺作品的演变历程,发现婚外情题材以道德为视点,与中国历史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其审美视点最终凸出的是人追求自由和社会进步的必然指向.
权雅宁
关键词:审美视点
本土文化自觉与传统文论价值再发现被引量:6
2009年
基于人类学的本土文化自觉立场,中国文论研究中值得反思的问题之一是,西方学术范式遮蔽了对传统文论经验的正确认知。中国传统文论为人生的总体价值观重视"道"对"器"的指导,观念论、技术论与价值论浑然不分,在西方工具范式受到普遍质疑的当代具有重要意义。
权雅宁
关键词:文化自觉传统文论范式现代文论
论《红楼梦》的多重悲剧性被引量:3
2005年
悲剧性是《红楼梦》的总体审美风貌,其体现在爱情悲剧、青春挽歌、生命祭歌、人生悲剧、文化悲剧、女性悲歌和封建社会悼歌七重悲剧中。它们呈“网”状交织,构成了《红楼梦》丰厚的审美魅力。
权雅宁
关键词:《红楼梦》悲剧红学
文学观念流变与文学人类学的兴起
2011年
以往对文学人类学的研究多从知识全球化、地方性知识、本土文化自觉等人类学和外部的空间的概念进入,而事实上,"文学"一词的涵义在中西方都有一个从文献到语言艺术的发展历史,中国文学研究也有一个从重文到重语的发展史。从与时间和自身密切相关的"文学"观念流变对文学人类学的产生做出探讨,可发现来自文学学科自身发展的内驱力。文学形态的多层次、复杂性为文学人类学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历史根基,而现代文学的革命性变化则成为文学人类学勃兴的现实促因。
权雅宁
关键词:文学观念文学人类学文学形态
中国文论正变史观的历史向进被引量:1
2009年
"风雅正变"是中国文论史观的最初形态。"以正为正"与"以变为正"的观念一直纠结并延续于两千年的传统诗文理论中。"变"也指导着中国现代文论的建构,却不可避免事实上的"正"。主正、主变、代胜以至进化,中国文论正变史观一直流转在群体社会和个体人生之间,正变都维系于人生,这正是其价值所在。
权雅宁
关键词:风雅正变
中国文论研究的问题与策略
目前中国的文学理论界呈马列文论、西方文论和中国传统文论三足鼎立局面。总体看,中国传统文论处于弱势地位。20世纪以来,西方学术理念和文论观念对中国传统文论形成巨大冲击,建国前,郭绍虞、罗根泽、朱东润等学者的古代文学批评史的...
权雅宁
关键词:文学理论整体性原则知识形态
《废都》:身体叙事与隐喻
2006年
  《废都》引起批判和所谓噱头主要是性描写.许多评论家以小说中的"性"否定其价值,认为小说与《红楼梦》、《金瓶梅》之间的相似仅在于"暴露",《废都》没有其他两部作品自身所含有的正面的和美的价值.事隔十几年后我们发现一直以来热热闹闹的《废都》评论忽略了最关键的问题:何以用性来表达主题?究竟表达了怎样的主题?其实,性(身体)是《废都》的隐喻符号,是形而上的"废"的形而下表达.……
权雅宁
中国文论"何以"中国
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文论"是一个异常突出的提法.从"古代文论"、"现代文论"到"中国文论",再到"中华文艺思想"这一命题显示出强烈的文化自觉诉求."中国"或者"中华"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学概念,而是地缘政治学概念...
权雅宁
关键词:中国文论文化自觉话语重建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