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万苍
- 作品数:4 被引量:60H指数:3
- 供职机构:张掖市玉米原种场更多>>
-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苜蓿根腐病菌(Fusarium solani)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30
- 2005年
- 主要研究了温度、湿度、pH值、光照、营养对苜蓿根腐病菌(Fusarium solani)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影响.该病菌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8~38℃,最适20~28℃;产生分生孢子的温度范围为10~38℃,最适25℃;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8~38℃,最适25~32℃.在pH值5~10的范围内该菌均能生长和产孢,菌丝生长最适pH值5~9;分生孢子产生和萌发最适pH值6~7.分生孢子在饱和湿度或水滴中萌发快,相对湿度低于85%时不能萌发.光照处理对该菌生长无显著影响.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0℃,10 min或55℃,5 min,菌丝体的致死温度为60℃,30 min或65℃,5 min.
- 李万苍李文明孟有儒
-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苜蓿根腐病菌
- 苜蓿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及鉴定被引量:31
- 2005年
- 从甘肃张掖、酒泉2市采集苜蓿Medicago sativa根腐病样品15份,按照柯赫证病律对其进行病原物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发病部位分离到的菌株以镰孢霉Fusarium spp.占优势,经致病性测定和接种试验证明,腐皮镰孢霉F.solani致病性最强,接种后病株率达60%以上;其次是尖孢镰孢霉F.oxysporum和串珠镰孢霉F.moniliforme,致病性弱,发病株率为16.7%~23.3%;腐皮镰孢霉与尖孢镰孢霉或串珠镰霉混合接种,发病率均高于单独接种的发病率,而病株上获得的其他分离物均无致病性.研究证明苜蓿根腐病是以腐皮镰孢霉为主要病原,并与尖孢镰孢霉和串珠镰孢霉复合侵染导致的一种病害.
- 王多成孟有儒李文明李万苍
- 关键词:苜蓿根腐病复合侵染
- 荞麦褐斑病菌及其生物学特性被引量:3
- 2004年
- 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富含生物类黄酮、酚类、亚油酸及钙、镁、铜、铁、锌、硒和丰富的维生素等特殊营养成分,具有降血脂、降血糖,软化血管和防病治病等效果.国内大部分省区都有种植,在甘肃历来作为复种作物种植,播种面积较小.
- 孟有儒李万苍李文明
- 关键词:荞麦褐斑病菌生物学特性麦种复种营养要求
- 玉米黑束病发病原因与防治对策被引量:3
- 2006年
- 玉米黑束病是苗期根部侵染,系统性发生的病害。由土壤、病残体、种子带菌传播。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是病害发生严重的主要原因。采取种植抗病品种为主,辅以减少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合理灌溉,清除病株根、茎残体等保健栽培措施可取得持续地防治效果。
- 孟有儒李万苍王多成李文明
- 关键词:发病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