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霞
- 作品数:19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 硼替佐米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能力及趋化相关因子HGF表达的影响
- <正>目的:研究硼替佐米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迁移能力及其趋化相关因子HGF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Transwell模型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硼替佐米处理前后的体外迁移能力,实时定量PCR检测MSC的HGF...
- 李俊霞胡慧瑾陆化费小明李建勇
- 文献传递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骨髓瘤细胞趋化能力及相关趋化因子受体表达的影响研究
- 目的:在多发性骨髓瘤(MM)微环境中,骨髓瘤细胞与骨髓微环境相互作用可以诱导表达多种趋化(相关)因子及受体,这些趋化相关因子及受体在调节MM细胞的生长、增殖、迁移、抗凋亡以及骨骼破坏等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作为骨髓瘤微环...
- 李俊霞陆化陆超李建勇
- 蛋白酶体抑制剂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能力及HGF表达的影响
- <正>目的:本研究拟通过观察硼替佐米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迁移能力及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抗骨髓瘤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9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骨髓间充...
- 李俊霞费小明陆化胡慧瑾李建勇
- 文献传递
- 骨髓瘤细胞可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发生暂时和(或)长期性改变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正常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在与骨髓瘤细胞相互作用过程中,MSC的全基因表达谱的改变目前尚未有报道,本研究就对此进行研究并进一步探索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机制。方法:正常人骨髓MSC与骨髓瘤细胞株在Transwell共培养体系培养前后,用全基因表达芯片检测MSC全基因mRNA的表达谱,比较正常MSC在与骨髓瘤细胞共培养(MC组)或共培养后去除骨髓瘤细胞后继续单独培养的MSC(MA组),和MSC单独培养的对照组(MK组)基因表达谱的变化。结果:MC组与MK组相比较,在所有分析的10 000个基因中共发现837个差异基因(837/10 000,8.37%),其中有472个基因表达上调(472/837,56.39%),365个基因表达下调(365/837,43.61%)。而MA组与MK组相比较,共发现367个差异基因,其中有218个基因表达上调(218/367,59.40%),149个基因表达下调(149/367,40.60%)。从芯片结果中筛选出MMP1、FGFR2、ANGPTL4、MFAP5、TGM2、STC1、CCL7和IL-32这8个基因,经定量PCR验证后的结果与基因芯片结果相一致。结论:骨髓瘤细胞可以诱导正常骨髓MSC多种基因表达改变,并且有些改变即使在骨髓MSC脱离骨髓瘤细胞后仍可存在;此外,初步筛选到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7个基因在多发性骨髓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既往未见报道,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 李俊霞李皎王欢汤郁杨姣夏雷朱彦陆化王丽霞费小明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基因表达谱
- 一种快拆式骨髓穿刺针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拆式骨髓穿刺针,包括外套针和活检针衬芯以及套针手柄,活检针衬芯安插在外套针内,并且沿着轴向开设有泄压孔,活检针衬芯的一端安装有衬芯手柄,衬芯手柄开设有与泄压孔连通的活动腔和球型槽,球型槽内安装有表面...
- 李俊霞吴微韩婷婷周晨
- 儿童杜氏肌营养不良及携带者诊治的回顾性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杜氏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患儿及携带者的临床特点、基因突变类型、治疗等,为早期诊断该病及进一步有效治疗进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本院经基因检测确诊的17例男性DMD患儿及1例女性携带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DMD患儿平均诊断年龄5.9岁(1个月~12岁),1例女性携带者诊断年龄6岁。血清酶谱示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水平均升高,以CK水平升高最为显著,为正常值的3.7~102倍(629~17456 U·L^(-1))。18例患儿中83.3%(15/18)存在缺失突变,其中45~55外显子缺失占41%;11.1%(2/18)为重复突变;5.5%(1/18)为内含子剪切突变。13例进行母亲基因检测验证,3例母亲未见DMD基因突变。1例患儿左上肢肱二头肌肌肉活检显示,病理改变为肌纤维萎缩、新生发育肌纤维、dystrophin蛋白局灶区肌膜表达减弱或缺失。4例肌电图检查均提示肌源性损害,DMD患儿三维运动步态分析提示双下肢部分肌群募集不良,以股直肌、股二头肌为主。1例DMD患儿行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输注,5 d后CK下降77.0%。结论:对血清肌酶异常、运动功能异常儿童应高度警惕DMD,尽早行基因检测确诊,家族女性携带者须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
- 韩婷婷孙雪萍陈辉陆超李俊霞
- 关键词:杜氏肌营养不良肌酸激酶间充质干细胞儿童
- 伴有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胎儿及新生儿并发症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胎盘绒毛膜血管瘤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21年经病理确诊为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25例孕妇及其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并根据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直径将患儿分为巨大血管瘤组(直径≥5 cm)和普通血管瘤组(直径<5 cm),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特点及结局。结果:19例胎盘绒毛膜血管瘤合并有围产期并发症,胎儿期发生羊水过多7例(28%),胎儿生长受限7例(28%),胎儿宫内窘迫5例(20%),胎儿水肿2例(8%),胎儿贫血3例(12%),胎儿心胸比增大3例(12%),早产9例(36%),新生儿期合并有新生儿贫血6例、凝血功能异常3例、新生儿血小板减少1例、先天性心脏病9例、新生儿心律失常1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例、先天性肺囊腺瘤畸形1例、尿道下裂1例。2例患儿因胎儿期羊水过多、胎儿心胸比增大、重度贫血及生后重度窒息而死亡。其余新生儿目前随访均存活良好,无生长发育迟缓者。巨大血管瘤组羊水增多比例高于普通血管瘤组(P<0.05)。结论:胎盘绒毛膜血管瘤可导致胎儿及新生儿多种并发症,并且肿瘤大小对胎儿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有一定预测价值,加强围产期监测,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可能有助于改善胎儿及新生儿结局。
- 李俊霞陆彬彬崔曙东陆超
- 关键词:胎盘绒毛膜血管瘤胎儿新生儿并发症
- 与骨髓瘤细胞共培养时对骨髓间充质细胞表达DKK1和HGF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研究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在与骨髓瘤细胞株U266共培养过程中,骨髓瘤细胞对MSCs DKK1和H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骨髓MSCs,在Transwell的条件下与骨髓瘤细胞株U266共培养后,检测骨髓MSCs的生长、培养液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以及Dickkopf 1(DKK1)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for,HGF)表达的变化。结果:骨髓MSCs与U266共培养后,与对照组MSCs比较其形态和生长未见明显改变,TNF-α的水平也没有明显升高,但经Reat-time PCR检测,骨髓MSC的DKK1和HGF mRNA表达水平有改变,其中在共培养第5天时间点DKK1和HGF均增高(P<0.05),但在第8和12天2个时间点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骨髓MSCs在与U266骨髓瘤细胞共培养后,U266诱导骨髓MSCs的HGF和DKK1表达出现异常。
- 汤郁陆化张广莲陆益龙胡慧瑾李俊霞吴雨洁王丽霞费小明
- 关键词:骨髓瘤DICKKOPF骨髓微环境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干预硼替佐米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趋化能力及趋化相关因子受体表达的影响研究
- 目的: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目前作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一线用药,可通过多种机制发挥抗骨髓瘤作用.而作为骨髓瘤微环境重要成分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骨髓瘤患者中存在多种异常,可通过与MM细胞的相互作用分泌多种生长因子、炎症因子...
- 李俊霞陆化陆超李建勇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趋化相关因子基因表达异常被引量:3
- 2011年
- 本研究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趋化相关因子HGF、SDF-1、MCP-1和IL-8的基因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应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20例初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GF、SDF-1、MCP-1和IL-8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HGF mRNA在MMMSC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DF-1 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低(p<0.05),MCP-1和IL-8 mRNA的表达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M患者骨髓MSC均表达HGF、SDF-1、MCP-1和IL-8,MM患者骨髓微环境中MSC趋化相关因子表达存在异常。
- 胡慧瑾陆化费小明李俊霞李建勇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