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李刚

李刚

作品数:9 被引量:6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超声
  • 3篇胎儿
  • 3篇蚓部
  • 3篇小脑
  • 3篇小脑蚓部
  • 2篇胃肠
  • 2篇胃肠道
  • 2篇小脑幕
  • 2篇MRI
  • 2篇病理
  • 2篇肠道
  • 2篇超声诊断
  • 1篇血管成像
  • 1篇血流
  • 1篇炎性
  • 1篇炎性肌纤维母...
  • 1篇有机磷
  • 1篇脂肪乳
  • 1篇中毒
  • 1篇中毒大鼠

机构

  • 9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李刚
  • 6篇解丽梅
  • 3篇张晓雯
  • 3篇刘守君
  • 2篇孟新月
  • 2篇高树熹
  • 2篇赵丹
  • 1篇张珣
  • 1篇李晶
  • 1篇王晓光
  • 1篇王冰
  • 1篇徐忠义
  • 1篇张晶
  • 1篇次旦旺久
  • 1篇任卫东
  • 1篇马燕
  • 1篇赵敏
  • 1篇杨婷

传媒

  • 3篇生物医学工程...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医学会急...
  • 1篇ISUOG第...

年份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腮腺淋巴结结节病1例
2012年
患者女,61岁,左腮腺区约黄豆大无痛性肿物30年,近数月迅速增大。查体:面部不对称,左腮腺区触及约5cm×3cm肿块,质软,表面光滑,界限尚清,活动度尚可。超声:左腮腺区5.83cm×2.22cm实性肿物,边界清,
李刚解丽梅
关键词:淋巴结结节病超声检查
VCI-C与MRI观察胎儿小脑蚓部、小脑幕形态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容积对比成像C平面(VCI-C)技术与MRI观察胎儿小脑蚓部、小脑幕形态方面是否具有一致性。方法应用VCI-C平面技术观察胎儿小脑蚓部形态正常与否,原裂、次裂显示情况,及测量脑干—小脑蚓部夹角(BVA)、脑干—小脑幕夹角(BTA),并与MRI图像进行比较。结果在显示小脑蚓部形态是否正常,原裂是否清楚方面,两种方法一致性高(Kappa值分别为0.91、0.78);在显示次裂方面,两种方法一致性好(Kappa=0.50);3种颅后窝畸形、BVA及BTA测量2种方法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VCI-C和MRI在观察胎儿小脑蚓部、小脑幕形态方面具有一致性,VCI-C平面技术可做为产前诊断与鉴别诊断胎儿颅后窝畸形的常规检查手段。
李刚解丽梅赵丹次旦旺久张晓雯孟新月
关键词:MRI小脑幕
胃肠道间叶组织源性肿瘤的超声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胃肠道间叶组织源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叶组织源性肿瘤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16例;年龄29~80岁.平均年龄57-2岁。回顾性分析其超声表现,并对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间质瘤呈圆形或椭圆形,形态规整,边界清楚,内呈均匀低回声,血液运行不丰富;较大者形态不规整.内部回声不均并可见液性区,血液运行丰富。平滑肌瘤呈椭圆形或分叶状,形态规整,边界清楚,呈均匀低回声.肿瘤部位消化道壁结构完整。平滑肌肉瘤瘤体较大,形态不规整,边界不清楚,呈不均匀低回声;有坏死出血时声像图可见液性暗区。神经鞘瘤呈球状,形态规整,边界清楚,由黏膜下层向胃腔外生长,肿物部位黏膜连续完整。经手术病理确诊的25例胃肠道间叶组织源性肿瘤超声检出率为100%.定位诊断准确率为84%.超声定性诊断准确率为68%。结论超声检查对胃肠道间叶组织源性肿瘤的诊断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李刚解丽梅刘守君张晓雯
关键词:胃肠道超声
胃肠道间质瘤的超声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超声图像特点,探讨超声检查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4例经手术病理组织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其中男性11例,女性13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53.6岁。回顾性分析其超声图像,评价肿物的发生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血流信号、生长方式及有无转移等影像学特点。结果 24例胃肠道间质瘤中,15例发生于胃部,4例发生于小肠,3例发生于结肠,2例发生于直肠。瘤体直径〈5 cm 13例,瘤体直径〉5 cm 11例。形态规整13例,形态不规整11例;边界清楚14例,边界模糊10例;内呈均匀低回声11例,内呈不均匀低回声伴许多气体样回声6例,内呈不均匀低回声伴液性回声7例;瘤体血流信号不丰富14例,血流信号丰富10例;向消化道腔内生长7例,向消化道腔外生长17例;术前转移1例,术前未发生转移23例。胃肠道间质瘤典型超声图像特点:①瘤体直径〈5 cm肿瘤,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形态规整,边界清楚,内呈均匀低回声,瘤体血液运行一般不丰富,多向消化道管腔外生长;②瘤体直径〉5 cm时,形态不规整,边界不清,肿瘤内多表现为囊实混合回声,或许多气体样强回声团,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于瘤体实性部分可检出丰富血流信号,多向消化道管腔外生长。结论胃肠道间质瘤超声图像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超声检查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李刚杨婷高树熹刘守君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超声诊断病理学
超微血管成像技术检测乳腺良恶性肿物血流被引量:44
2015年
目的探讨超微血管成像(SMI)技术在鉴别乳腺肿物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超声检出并术后病理证实的乳腺肿瘤患者70例78个病灶,其中良性病灶40个,恶性病灶38个。按照Adler分级标准,采用CDFI和SMI技术分别观察同一肿瘤的血流情况,计算两种血流检测技术对于单个病灶检出血管条数的差值(SMI-CDFI)、单纯使用CDFI及SMI诊断恶性病变的最佳诊断阈值及相关诊断试验评价指标。结果两种检测方法对所有肿瘤血流丰富程度的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恶性肿瘤血流丰富程度的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良性肿瘤血流丰富程度的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CDFI诊断恶性肿物最佳诊断阈值为血管条数≥2,敏感度71.12%,特异度62.50%;SMI诊断恶性肿物最佳诊断阈值为血管条数≥3,敏感度92.11%,特异度62.50%;SMI-CDFI诊断恶性肿物最佳诊断阈值为血管条数差值≥3,敏感度84.21%,特异度85.00%。结论 SMI技术可检测乳腺恶性肿物潜在的微血管,可为鉴别乳腺肿瘤的良恶性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马燕李刚李晶任卫东
关键词:乳腺肿瘤
利用三维超声VCI-C与MRI观察胎儿小脑蚓部发育不良对比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容积对比成像C平面技术(Volume Contrast Imaging-C plane,VCI-C)与MRI两种影像学方法在评估胎儿小脑蚓部发育不良的价值.方法对小脑蚓部发育正常组胎儿30例和小脑蚓部发育不良组胎儿14例分别行VCI-C及MRI检查,测量胎儿小脑蚓部的高度、前后径和面积;测量脑干-小脑蚓部夹角(brainstem-vermis angle,BV角)、脑干-小脑幕夹角(brainstem-tentorium angle,BT角),采用配对t检验评估两种影像手段的一致性.结果 VCI-C技术与MRI两种方法在测量正常对照组胎儿小脑蚓部的高度、前后径和面积及BV角、BT角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认为两种影像学方法在测量正常对照组胎儿小脑蚓部的高度、前后径和面积及BV角、BT角方面具有一致性;VCI-C技术与MRI两种方法测量小脑蚓部发育不良组胎儿小脑蚓部的高度、前后径和面积及BV角、BT角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认为两种影像学方法在测量小脑蚓部发育不良组胎儿小脑蚓部的高度、前后径和面积及BV角、BT角方面具有一致性.结论两种方法在评估胎儿小脑蚓部发育不良方面具有一致性,VCI-C技术可作为产前诊断与鉴别诊断胎儿小脑蚓部发育不良的常规检查手段.
李刚解丽梅王冰王晓光赵丹张晶
关键词:MRI胎儿
脂肪乳对急性有机磷中毒大鼠疗效及肺损伤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脂肪乳对急性有机磷中毒的疗效及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所致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取SD封闭大鼠48只,随机分为A,B,C,D四组,予敌敌畏22 mg/kg腹腔注射染毒,注射过程中无药物损失即为染毒成功.A组为盐水...
李刚赵敏
关键词:肺损伤疗效评价脂肪乳
文献传递
胎儿脑干-小脑蚓部、脑干-小脑幕夹角测量
目的测量正常胎儿脑干-小脑蚓部(brainstem-vermis BV)夹角和脑干-小脑幕(brainstem-tentorium,BT)夹角,分析BV角及BT角与孕周的相关关系,计算BV角及BT角的参考值范围,以定量评...
解丽梅孟新月张晓雯张珣李刚
21例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超声表现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超声表现,旨在提高对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组织证实的IMT患者超声图像,其中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龄0.5~76.0岁,平均年龄45.1岁。分析病变的发生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血流信号及有无转移等特点。仅有5例腹腔IMT和2例盆腔IMT进行增强CT检查,余14例只做了超声检查。结果位于腹腔7例,位于盆腔4例,位于泌尿道2例,位于前臂、颈部、甲状腺、眼眶、阴囊、腹股沟、锁骨下、小腿各1例。13例瘤体最大径〈5cm。8例瘤体最大径〉5cm。14例瘤体边界清楚,7例瘤体边界不清楚。15例瘤体为低回声.6例为囊实混合回声。14例瘤体血流信号不丰富.7例血流信号丰富。仅1例IMT发生腹腔大网膜多发转移,余20例IMT未发现转移灶。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肿瘤细胞表达Vimentin、SMA、MSA、Desmin,其阳性率分别为100%(21/21)、100%(21/21)、100%(21/21)、47.6%(10/21)。结论超声检查能清楚显示IMT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血流信号及其有无转移等.但超声图的表现无特异性.确诊仍依赖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李刚解丽梅刘守君高树熹徐忠义
关键词: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超声病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