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勇
-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Graves病小鼠的疗效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对Graves病(GD)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8只18周龄雌性GD小鼠随机分为G0、G1、G2、G3组各12只,G1组和G3组给予丙硫氧嘧啶(PTU)50 mg×60 d灌胃,同时G2组和G3组于经尾静脉移植人MSC 1次,G0组不治疗。定期称取小鼠体质量,常规测定血象与谷丙转氨酶(GPT),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酶联吸附法(ELISA)法测定血清甲状腺刺激抗体(TSAb),HE染色观察甲状腺病理改变。结果 26周龄时体质量G2组(28.6±2.8)g、G3组(29.4±3.1)g,高于G0组的(25.3±2.8)g、G1组的(25.6±3.4)g,P均<0.05。26周龄时,白细胞G2组(6.7±1.4)×109/L、G3组(7.3±1.2)×109/L,高于G0组的(4.2±0.6)×109/L、G1组的(4.3±1.1)×109/L,P均<0.05;GPT G2组(34.8±12.5)U/L、G3组(36.7±14.7)U/L,低于G0组的(57.2±13.5)U/L、G1组的(59.0±11.6)U/L,P均<0.05。26周龄时,血清FT4及TSAb水平G2组分别为(6.2±1.2)pmol/L、(4.7±0.8)U/mL,G3组分别为(5.9±1.3)pmol/L、(3.4±0.7)U/mL,低于G0组的(10.0±1.8)pmol/L、(8.4±1.0)U/mL,P均<0.05。甲状腺滤泡上皮增生与新生滤泡G2组和G3组较G0组明显减少。结论 UC-MSC对Graves病模型鼠有显著疗效,安全且无排斥反应。
- 李荣良韩扣兰戴小丽李卫勇黄诚
- 关键词:GRAVES病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干细胞移植术小鼠
- 脐带间质干细胞移植对Graves病小鼠调节性B细胞的影响
- 2015年
- 目的探讨脐带间质干细胞(UC-MSCs)治疗Graves病(GD)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32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G0组)、GD对照组(G1组)和UC-MSCs治疗组(G2组)。留取小鼠血清,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甲状腺刺激抗体(TSAb)浓度。取甲状腺,制备石蜡切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取脾脏,部分制成单个核细胞悬液,行三标记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分析CD1dhi CD5+CD19+Bregs比例;部分脾脏提取总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regs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mRNA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26周时G2组血清中TSAb浓度与脾脏组织中CD19+B细胞较G1组明显降低(P<0.05),B细胞中CD1dhi CD5+CD19+Bregs所占比例和脾组织IL-10mRNA、TGF-βmRNA表达量较G1组却明显上升(P<0.05),且在移植前、后血清TSAb浓度差与脾脏中CD1dhi CD5+CD19+Bregs所占比例变化呈显著负相关,与IL-10、TGF-βmRNA的表达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UC-MSCs可能通过上调Bregs表达而发挥治疗作用。
- 李荣良韩扣兰戴小丽黄诚李卫勇
- 关键词:脐带间质干细胞调节性B细胞
- 黄芪多糖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大鼠肺组织HO-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模型鼠肺组织中血红素氧合酶(HO)1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均分成5组,每组12只:A组为COPD模型,B1、B2、B3组分别用APS 10、20、40 mg/kg灌胃;另设C组为正常对照。采用香烟熏吸加气管内注入脂多糖(LPS)法建立大鼠COPD模型。RT-PCR与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大鼠在APS干预前后肺组织HO-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给药后1、15、30 d,A组大鼠肺组织HO-1 mRNA及蛋白水平高于C组(P<0.05)。APS干预30 d后,B3组HO-1 mRNA及蛋白水平较A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在COPD模型鼠肺组织中HO-1表达增加;APS可以通过HO-1介导的抗氧化作用来改善COPD大鼠肺组织损伤程度。
- 韩扣兰李荣良常唐喜黄诚戴小丽李卫勇
- 关键词:黄芪多糖慢性阻塞性肺病血红素氧合酶1
- p27^(Kip1)、PLK1在食管鳞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p27Kip1(p27)、polo-like kinase1(PLK1)在食管鳞癌(ESCC)与其癌旁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其基因表达差异与ESC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蛋白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70对ESCC与其癌旁组织中p27、PLK1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比较70对ESCC与其癌旁组织中p27及PLK1的相对表达,p27在46例(66%)癌组织中相对表达下降,24例(34%)癌组织中相对表达增高,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PLK1在63例(90%)癌组织中相对表达增高,7例(10%)癌组织中相对表达下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癌组织中PLK1及p27相对低表达与患者的病理进展、淋巴结的转移和临床分期相一致(P<0.05);癌组织中PLK1伴p27胞浆表达阳性的患者与癌组织中PLK1伴p27胞核表达阳性的患者比较,术后生存期明显缩短(P<0.01)。结论:p27与PLK1在ESCC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密切相关,癌组织中PLK1伴胞浆p27表达阳性的患者预后更差。
- 王山王雪玮王熙才李卫勇黄诚陈玥玲高璀乡史卫红
- 关键词:食管鳞癌蛋白临床病理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