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水稻
  • 2篇植株
  • 1篇稻瘟
  • 1篇稻瘟病
  • 1篇性状
  • 1篇选育
  • 1篇应用生物技术
  • 1篇育种
  • 1篇原生质
  • 1篇原生质体
  • 1篇杂交
  • 1篇杂交后代
  • 1篇栽培
  • 1篇栽培要点
  • 1篇植株高度
  • 1篇植株再生
  • 1篇质体
  • 1篇生物技术
  • 1篇数量性状
  • 1篇水稻新品种

机构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清华大学

作者

  • 6篇李梅芳
  • 4篇倪丕冲
  • 3篇凌忠专
  • 2篇张丽娟
  • 2篇章琦
  • 2篇刘伟华
  • 2篇况坝根
  • 1篇雷财林
  • 1篇黄卓忠
  • 1篇邢祖颐
  • 1篇陈剑
  • 1篇潘庆华
  • 1篇王久林
  • 1篇蒋琬如
  • 1篇黄清港
  • 1篇裘宗恩

传媒

  • 1篇Acta B...
  • 1篇作物杂志
  • 1篇作物学报
  • 1篇植物学报

年份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应用生物技术聚合水稻多抗性育种的研究
<正>为培育优质、高产、具多抗性(稻瘟病、白叶枯病、稻曲病、纹枯病;飞虱、低温、盐碱、干旱)水稻新品种。本研究以具高培养力、强亲和性、农艺性状优良的DH系为核心亲本,采取多途径配制杂种,导入外源基因,应用生物技术快速、有...
李梅芳张丽娟凌忠专章琦况坝根刘伟华
关键词:RICEBIOTECHNOLOGYBREEDING
基于遗传分布模型预测水稻杂交后代性状分布
1991年
利用双亲的信息有效地预测杂交后代性状分布,对提高育种效率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借助于有效因子的概念建立了水稻主要性状 F_2代分布模型。通过一系列试验数据估计出模型的参数。然后,应用这些模型对另一些杂交组合进行预测。经过与实测结果的比较,可以看出预测的准确性是令人满意的,说明本文所述方法是有效及可行的。
陈剑倪丕冲李梅芳陈屹黄卓忠
关键词:水稻数量性状
用组织培养法选择水稻矮杆突变体的研究
1992年
为降低水稻品种中花8号,10号的株高,同时又能保持这两个品种原有的丰产特性.我们从1986年起,用它们的幼穗进行组织培养,对体细胞突变体后代的植株高度等性状进行了观察,并对选择的矮杆突变体的其它农艺性状和产量等作了调查,从中选择矮杆、高产的突变细胞系用于生产。水稻幼穗经体细胞培养后,株高的变异明显,矮杆突变体出现的频率高。原品种中花8号、10号的植株偏高,平均株高分别是:113.6厘米和114.5厘米。中花8号。
倪丕冲李梅芳李国甫
关键词:突变体矮杆突变细胞植株高度突变系
水稻新品种中花16的选育被引量:1
2003年
李梅芳张丽娟凌忠专章琦况坝根刘伟华
关键词:水稻选育栽培要点
我国稻瘟病新抗源的发掘及新抗病基因的发现利用
凌忠专王久林雷财林蒋琬如倪丕冲潘庆华李梅芳邢祖颐裘宗恩黄清港
北京稻区新出现的广致病谱小种群,使许多栽培品种和育种材料严重感病,对水稻生产及育种构成威胁。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利用这类新小种筛选新抗源,并应用于抗病育种。在1985~1993年期间,该研究广泛筛选抗源,进行抗病基因分析,发...
关键词:
关键词:稻瘟病抗性育种抗原抗病基因病虫害防治方法
高频水稻原生质体植株再生被引量:3
1993年
在过去的几年中水稻(Oryza sativa L.)的原生质体培养取得了较大进展。我们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大面积推广的优良粳稻品种的原生质体进行了高频植株再生的实验,并对两种不同的培养方法——琼脂糖包埋法和看护培养法进行了初步的比较研究。
李国甫倪丕冲李梅芳
关键词:水稻原生质体植株再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