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正风

作品数:224 被引量:1,909H指数:21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科技与社会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自然科学总论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0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7篇文化科学
  • 47篇经济管理
  • 41篇自然科学总论
  • 20篇社会学
  • 13篇哲学宗教
  • 4篇政治法律
  • 3篇历史地理
  • 2篇生物学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6篇知识
  • 14篇社会
  • 13篇共同体
  • 12篇科学共同体
  • 10篇新体
  • 10篇学术
  • 10篇哲学
  • 10篇国家创新体系
  • 9篇主义
  • 9篇科学知识
  • 9篇国家创新系统
  • 8篇文化
  • 8篇伦理
  • 7篇政府
  • 7篇知识生产
  • 6篇资源整合
  • 6篇科学观
  • 6篇技术创新
  • 5篇演进
  • 5篇科学哲学

机构

  • 201篇清华大学
  • 30篇中国科学院
  • 17篇中共青海省委...
  • 9篇中国科协
  • 7篇烟台大学
  • 6篇中共中央党校
  • 4篇北京理工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科...
  • 3篇国家行政学院
  • 3篇浙江大学
  • 3篇科技部
  • 3篇青海省委党校
  • 3篇中国科学院文...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 2篇深圳大学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国家自然科学...

作者

  • 222篇李正风
  • 22篇曾国屏
  • 11篇尹雪慧
  • 8篇丁大尉
  • 7篇梁永霞
  • 7篇程志波
  • 6篇乔冬梅
  • 5篇王彦雨
  • 5篇李兵
  • 5篇高璐
  • 5篇罗晖
  • 4篇刘立
  • 4篇崔永华
  • 4篇李政
  • 4篇董超
  • 3篇杨舰
  • 3篇黄锫坚
  • 3篇王衍行
  • 3篇张寒
  • 3篇张成岗

传媒

  • 39篇科学学研究
  • 19篇自然辩证法研...
  • 15篇自然辩证法通...
  • 12篇中国软科学
  • 11篇科学与社会
  • 10篇青海社会科学
  • 9篇中国科技论坛
  • 8篇科学学与科学...
  • 7篇清华大学学报...
  • 7篇科普研究
  • 6篇科技进步与对...
  • 5篇山东科技大学...
  • 4篇哲学研究
  • 3篇科研管理
  • 3篇科技管理研究
  • 3篇中国科技期刊...
  • 2篇科学技术与辩...
  • 2篇科技导报
  • 2篇科学对社会的...
  • 2篇情报理论与实...

年份

  • 9篇2024
  • 9篇2023
  • 8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10篇2018
  • 8篇2017
  • 6篇2016
  • 7篇2015
  • 12篇2014
  • 9篇2013
  • 19篇2012
  • 10篇2011
  • 10篇2010
  • 4篇2009
  • 12篇2007
  • 8篇2006
  • 8篇2005
  • 4篇2004
2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当代科学交流体系中的“数字鸿沟”问题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分析了我国当代科学交流体系中的"数字鸿沟"问题,发现"数字鸿沟"已成为当代学术交流活动的新壁垒。在对我国网络学术资源分布进行实证考察的基础上指出,"数字鸿沟"现象的实质是网络学术资源垄断,该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包括科学共同体在内的多元行动者①的共同努力,构建"开放获取"等新的知识共享机制势在必行。
丁大尉李正风
关键词:数字鸿沟
再论科学的规范结构被引量:17
2006年
发现科学共同体和社会之间的契约关系是理解科学规范结构的关键。近代科学职业化过程中形成了科学共同体与政府、社会之间以生产公共知识为使命的“集体契约”,学院科学也成为科学的主要表现形式。默顿提出的科学规范结构理论体现了科学共同体维护这种“集体契约”的自觉意识。随着“后学院科学”的产生和发展,科学共同体正在发生分化,科学家与政府、社会之间开始形成多样化的契约关系,并进而形成服务于不同契约关系的多元化的科学规范。
李正风
关键词:科学共同体
中国NIS演进视域下科技中介的角色及走向被引量:7
2016年
产生于中国"政府指令型"NIS重塑时期的科技中介,在中国"政府导引型"NIS、"政府协调型"NIS时期功能不断完善、角色不断演变,并成为一个重要的政策概念。学界关于科技中介及其角色的研究较少聚焦于中国NIS演进视域,并将其角色"黑箱化"处理。本文考察了我国科技中介在中国NIS演进的不同阶段的角色及其变化,进而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出发,基于科技服务链与创新链融合、开放式创新及服务创新的新趋向,对我国科技中介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思考。
郭兴华李正风
关键词:国家创新系统科技中介历史演变
基于比较分析的人工智能技术创新路径研究被引量:17
2020年
人工智能(AI)技术已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中获得广泛应用,但在灵活性、可解释性、鲁棒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存在待改进提高之处,亟需加强研究以获得创新发展。本文在对AI技术和AI产业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选取核能、光伏技术与AI技术在基础理论、技术发展和技术市场应用方面展开比较分析,进而探索AI技术发展创新的普遍规律和有效路径。研究发现,AI技术的发展模式将由“内卷式”转向“演化式”发展;融合式发展是AI技术创新的优选路径,可通过民用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军用、军民协同创新、军用需求牵引民用需求的“三步走”发展路线来实现。针对AI技术深度融合发展的目标,研究提出了构建新型研发机构、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开展伦理研究等对策建议。
房超李正风薛颖薛颖
关键词:人工智能
中国科技系统中的“系统失效”及其解决初探被引量:24
1999年
本文分析了中国科技系统中的“系统失效”,并从完善科技活动主体整合与互动的制度环境、通过结构性调整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创造融合不同创新行为的组织形式以及促进知识流动和技术扩散四个方面初步探讨了解决该问题的途径。
李正风
关键词:优化配置
基础研究创新概念辨析及对相关问题的思考被引量:24
2001年
我国有关基础研究创新的提法颇多,如科学创新、知识创新、源头创新和原始性创新等。这些提法反映了政策制定者基于自身工作的特点从不同角度对基础研究功能所进行的概括。试图寻求一种统一的关于基础研究创新的提法,至少在当前是困难的。但理清这些提法的内涵,对于准确把握基础研究工作的定位,制定促进基础研究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却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韩宇赵学文李正风
关键词:原始性创新知识创新源头创新
互联网科技规划专家咨询系统的知识获取、分析与评价被引量:5
2007年
科技规划制定的科学化、民主化和程序化离不开先进技术手段的支持。建立基于互联网的科技规划专家咨询系统既有利于使更多专家和社会公众参与科技规划的制定,也有利于系统、客观、准确地反映、整理和吸收相关意见和建议。在阐明基于互联网的科技规划专家咨询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该系统在获取、分析、评价专家和公众意见过程中的运行机制问题,以此说明该系统如何有效提高科技规划制定过程的工作效率。
乔冬梅杨舰李正风
关键词:科技规划科技管理信息系统
赛博论·赛博空间·社会和文化变革被引量:31
1998年
赛博论·赛博空间·社会和文化变革曾国屏李正风(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100084)“赛博空间”(Cyberspace)这个词是加拿大科幻小学家威廉·吉布森于80年代中叶创造出来的。他在一本科幻小说中描写了一位进行了神经移植术的患者,难以适应全球...
曾国屏李正风
关键词:赛博空间赛博文化计算机网络化知识生产虚拟企业社会交往
塑造未来:技术预见的可能性及可靠性被引量:14
2017年
技术预见在各国技术与产业政策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预见方法也逐渐多元化,但是技术预见何以可能,以及如何看待技术预见的可靠性,这些基础性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深入的探讨。本文首先从语义上厘清预见和预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探讨技术发展中的"可知性"和未来技术的"可塑性",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技术预见中相互建构的逻辑,回答预见何以可能的问题;同时,针对预见逻辑的不足,反思预见的可靠性及其缺点,分析主流预见方法的使用限度和情景,指出技术预见方法使用中需要综合思考"技术-社会-共识-时间"等维度的因素。
梁帅李正风
关键词:技术预见德尔菲法
中国科技政策60年的回顾与反思被引量:16
2009年
要在这样的国情下发展科技事业、发挥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关键性作用,就需要不断探索科技发展的规律在中国的特殊体现方式。科技政策及其演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个探索的过程。这个探索过程是艰难的,也是曲折的,但取得的成就是令人瞩目的。
李正风
关键词:中国历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中国成立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