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汉文

作品数:25 被引量:75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州市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介入
  • 5篇介入治疗
  • 5篇X线
  • 4篇影像
  • 4篇造影
  • 4篇肿瘤
  • 4篇恶性
  • 3篇性病
  • 3篇栓塞
  • 3篇双能量
  • 3篇椎体
  • 3篇椎体成形
  • 3篇椎体成形术
  • 3篇疗效
  • 3篇经皮椎体成形
  • 3篇经皮椎体成形...
  • 3篇减影
  • 3篇恶性病
  • 3篇恶性病变
  • 3篇病变

机构

  • 24篇广州医学院第...
  • 5篇广州市儿童医...

作者

  • 24篇李汉文
  • 13篇陈德基
  • 9篇王广宇
  • 9篇何明基
  • 7篇余林
  • 7篇申刚
  • 7篇叶素贞
  • 6篇练辉
  • 5篇梁燕
  • 5篇郭艺
  • 4篇梁月屏
  • 3篇林建华
  • 2篇魏青
  • 2篇符柳江
  • 2篇陈双
  • 2篇谭理连
  • 2篇黄成辉
  • 1篇段训柏
  • 1篇刘炳烦
  • 1篇李敏健

传媒

  • 4篇中国介入影像...
  • 3篇国际医药卫生...
  • 3篇实用医技杂志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重庆医学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广州医药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第八届中国介...

年份

  • 2篇2010
  • 4篇2009
  • 9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动脉狭窄(TRAS)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介入治疗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TRAS患者22例,其中单纯球囊扩张治疗10例(球囊组),内支架治疗12例(支架组)。对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2年内血压、肾功能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并与同期接受单纯药物治疗的6例TRAS患者(药物组)进行比较。结果球囊组技术成功率90.00%,支架组技术成功率100%。术后在血压及肾功能改善方面,球囊组和支架组均取得显著疗效,两组近期疗效未见明显差异,药物组疗效不满意。术后随访6个月~2年,支架组再狭窄率16.67%,除1例不明原因治疗无效外,其余11例均能比较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球囊组手术失败1例,再狭窄率达40.00%。结论内支架植入术可作为TRAS特别是I型及Ⅱ型狭窄的首选治疗方法。
谭小云陈德基何明基申刚李汉文王广宇
关键词:移植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球囊
40例胸腺瘤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
2001年
李汉文谭理连
关键词:胸腺瘤影像学诊断X线CT
经皮椎体成形术结合血管内化疗栓塞术治疗椎体恶性肿瘤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血管内化疗栓塞(ECE)治疗椎体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PVP和/或ECE治疗椎体恶性肿瘤23例,共50个椎体,其中8例患者共13个椎体单独行PVP术,15例37个椎体先后行PVP和...
何明基申刚王广宇李汉文陈德基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椎体恶性肿瘤
文献传递
16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诊断前列腺癌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比较16层螺旋CT常规横断位扫描和多平面重建(MPR)对前列腺癌的解剖结构和影像特征的显示,探讨MPR在前列腺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92例手术、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的资料,对其16层螺旋CT的MPR和横断高分辨薄层图像作对比分析。结果92例前列腺癌患者中,MPR在显示肿瘤大小、密度差异、表面光滑度、包膜完整性、毗邻组织界限等方面明显优于横断位,盆腔转移的显示率不如薄层横断位。结论16层螺旋CT前列腺癌后处理图像更能显示其细微的影像学特征,可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弥补横断位图像的不足。
叶素贞李汉文梁月屏郭艺陈德基
关键词:前列腺癌多平面重建
原发性肝细胞癌综合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评价不同介入治疗方法综合治疗肝细胞癌(HCC)的临床疗效。方法原发性HCC患者113例,分4组: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组48例,TACE+射频消融术(RFA)组23例,TACE+表阿霉素(EPI)+碘油(LP)组33例,TACE+经皮注射无水乙醇(PEI)组9例。以术后1个月、3个月CT平扫及增强扫描肿瘤缩小率、甲胎蛋白(AFP)下降50%的比例、1年、2年生存率评估治疗效果。结果TACE+RFA组肿瘤缩小率、AFP下降50%比例均明显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年及2年生存率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ACE+RFA是中晚期原发性HCC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段训柏陈德基何明基申刚李汉文王广宇
关键词: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介入治疗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彩色超声与X线的影像对比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对比X线造影与彩超在诊断小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两院经手术证实的41例小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在X线造影与彩超上的不同表现。结果:41例进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其中:11例显示十二指肠及空肠起始部完全性梗阻;30例显示十二指肠及空肠起始部不完全性梗阻,梗阻末端呈螺旋形或锥形改变。27例再行钡剂灌肠检查,盲肠位于中腹及左腹15例;右上腹6例;右下腹6例。41例同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异常31例。二维超声于上腹部探及中低回声光团,呈螺旋状或靶环状改变,彩色多普勒显示红蓝相间的螺旋状或环状血流信号,呈动静脉频谱。结论:消化道造影检查是诊断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重要诊断手段,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筛查本病的常用方法。
叶素贞李汉文余林郭艺梁燕
关键词:肠旋转不良消化道造影
CT增强鉴别软组织良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评估CT静态强化扫描对鉴别软组织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软组织病变的平扫+增强的CT表现。其中良性病变32例,恶性病变36例。全部病例均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扫描结果显示:良性病变强化相对均匀;恶性病变强化不均,边缘强化明显,中间强化较差。结论CT增强扫描测量软组织病变边缘及中心部位的CT值变化程度对鉴别软组织良恶性病变有帮助。
郭艺李汉文叶素贞余林
关键词:软组织肿瘤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术
强直性脊柱炎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磁共振对比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磁共振(MRI)表现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将临床确诊强直性脊柱炎患者50例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补肾强督汤+西医常规治疗)和西医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治疗前、后均进行MRI平扫+增强检查及X线检查。对比治疗前后临床症状、MRI及X线影像学改变。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有效率为96%,西医对照组有效率为76%,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MRI显示关节周围强化程度减弱、软骨侵蚀无增加、骨髓水肿减轻或消失、关节积液减少、异常脂肪沉积减少。治疗前后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X线检查对比无明显变化。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较单纯西医治疗疗效好,MRI能有效评价强直性脊柱炎治疗效果,临床上可推广应用。
李汉文黄成辉梁文叶素贞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磁共振成像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X线影像与彩超影像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X线影像与彩超影像在诊断小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两院经手术证实的31例小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在X线影像与彩超影像上的不同表现。结果31例进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8例显示十二脂肠及空肠起始部完全性梗阻,23例显示十二指肠及空肠起始部不完全性梗阻,梗阻末端呈螺旋形或锥形改变。18例进行钡剂灌肠造影检查,盲肠位于中腹及左腹10例;右上腹4例;右下腹4例。31例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异常21例,二维超声于上腹部探及中低回声光团,呈螺旋状或靶环状改变。彩色多普勒显示红蓝相间的螺旋状或环状血流信号,呈动脉或静脉频谱。结论上消化道造影和钡剂灌肠造影检查是诊断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重要诊断手段,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筛查本病的方法之一。
李汉文梁燕余林
关键词:肠旋转不良放射摄影术彩色多普勒超声
双能量减影数字摄影技术在胆道造影的应用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用双能量减影数字X线摄影术提高胆道系统病变的检出率。方法取25例胆道造影病例,分别测量计算减影前后胆囊胆道内造影剂及结石与肝区的灰度值差。结果减影后胆囊胆道内造影剂及胆道结石与肝区的灰度差较减影前的灰度差明显增大,胆道及结石显示更明显。结论双能量减影数字化摄影术作为胆道造影检查的一种新手段,能使图像的对比度明显增加,提高胆道系统病变的检出率。
李汉文林建华陈双余林梁月屏
关键词:双能量减影直接数字X线摄影胆道造影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