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李玉瑭

李玉瑭

作品数:15 被引量:86H指数:6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CIP2A
  • 3篇蛋白
  • 3篇生物学
  • 3篇耐药
  • 3篇耐药监测
  • 3篇耐药性
  • 3篇膀胱
  • 3篇膀胱癌
  • 2篇蛋白质
  • 2篇阳性菌
  • 2篇阴性菌
  • 2篇肿瘤
  • 2篇肿瘤标记
  • 2篇细菌
  • 2篇细菌耐药
  • 2篇细菌耐药性
  • 2篇教学
  • 2篇革兰
  • 2篇革兰阳性
  • 2篇革兰阳性菌

机构

  • 15篇山东大学
  • 5篇山东大学第二...
  • 2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扬州市第一人...
  • 1篇天津市安定医...
  • 1篇山东省胸科医...

作者

  • 15篇李玉瑭
  • 11篇周亚滨
  • 4篇杜亭亭
  • 4篇刘培
  • 3篇曹倩
  • 3篇王伟
  • 3篇肖颖
  • 3篇于超
  • 2篇刘玉强
  • 2篇孙允东
  • 2篇于晗
  • 2篇阎世坤
  • 2篇马天加
  • 2篇萧畔
  • 2篇刘伟
  • 2篇王晓燕
  • 1篇葛红敏
  • 1篇刘娟
  • 1篇王刚刚
  • 1篇马晓静

传媒

  • 3篇山东大学学报...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医学检验与临...
  • 2篇基础医学教育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窄范围pH梯度干胶条可提高胃癌细胞蛋白质组表达谱分辨率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 探讨不同pH梯度干胶条在提高胃癌细胞蛋白质表达谱分辨率中的作用,为深入研究胃癌的蛋白质组学奠定基础.方法 提取胃低分化腺癌细胞MGC-803的蛋白质,分别采用pH 3~10和pH4~7不同pH梯度干胶条建立胃低分化腺癌细胞MGC-803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图谱,与相对应pH区域的蛋白质斑点进行比较.结果 成功地构建出两种不同pH梯度MGC-803细胞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经比较两种图谱蛋白质斑点结果显示,运用窄范围pH 4~7干胶条可更有效分辨出pH 3~10部分区域内聚积的蛋白质斑点.结论 采用窄范围pH的干胶条可提高双向电泳图谱分辨率,优化了胃癌细胞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技术体系,可有效获取待测靶蛋白.
郭强张茂修李玉瑭贾继辉
关键词:细胞蛋白质GASTRICADENOCARCINOMA腺癌细胞靶蛋白
二烯丙基三硫醚对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杀菌作用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三硫醚(DATS)对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杀菌作用,进一步研究生物膜耐药的机制。方法微量肉汤法测定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平板培养法构建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体外模型,XTT法检测药物处理后浮游状态与生物膜状态下的幽门螺杆菌活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生物膜深层的细菌状态以及活性变化。结果克拉霉素与DATS对浮游状态的幽门螺杆菌均有良好的杀菌作用;使用不同浓度克拉霉素处理后的幽门螺杆菌生物膜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DATS处理后的幽门螺杆菌生物膜活性下降明显,与对照组和克拉霉素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DATS对浮游状态和生物膜状态下的幽门螺杆菌均具有良好的杀菌活性,可以为耐药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刘伟于晗李玉瑭刘旭静李雯单玉群孙允东周亚滨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生物膜抗菌活性
2009年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及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 调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2009年临床分离菌株发生率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年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各类送检标本种类、分布和耐药性进行分析,共计非重复分离株3259株,使用VITEK鉴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微生物检验中文系统ATBPLUS Ver3.3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分离菌株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占56.61%).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如哌拉西林、氨苄西林耐药率分别为81.82%、91.92%.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等抗生素普遍耐药,未发现对亚胺培南耐药的菌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达到37.50%和40.69%,鲍氏不动杆菌普遍耐药,只有多肽类抗生素多粘菌素耐药率为1.35%.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等多种抗生素耐药率均在80%以上,没有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菌株.结论 我院细菌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应加强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严格无菌消毒制度,严格控制机会感染和院内感染.
于超李玉瑭徐成伟刘培周亚滨
关键词:细菌耐药性耐药监测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
ICU与普通病房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对山东大学第二医院2009-2010年重症监护病房和普通病房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ABA)进行标本分布和耐药趋势对比分析,为临床有效控制与治疗该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住院送检各类标本中检出的844株鲍氏不动杆菌,采用VITEK鉴定系统进行鉴定;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和普通病房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率和敏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重症监护病房及普通病房鲍氏不动杆菌均主要来源于痰液,分别占78.1%、59.7%;ABA对各类型抗菌药物普遍耐药,且耐药率较高,明显高于普通病房检出株;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磺胺类耐药率大部分>90.0%,其中氨苄西林、头孢西丁耐药率为100.0%;只对米诺环素耐药率较低,约为22.0%,未检出多黏菌素B耐药株。结论建立各级耐药监测,掌握鲍氏不动杆菌耐药动态,进一步研究耐药机制,纠正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避免超级细菌的出现。
李玉瑭于超杜亭亭王伟阎世坤肖颖曹倩周亚滨
关键词:耐药性耐药监测
成年患者食管异物临床特点分析256例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总结分析食管异物患者临床特点.方法:对2004-01/2012-01消化内镜中心诊治的食管异物成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临床资料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256例患者,食管异物以食源性异物为主(95.7%),常见临床症状为异物梗阻感、吞咽困难、吞咽疼痛.老年患者(≥65岁)伴有食管基础疾病的比例明显高于18-65岁患者(27.6%、14.8%,P<0.05).有食管基础疾病的患者,异物以食糜为主(65.3%).而无食管基础疾病的患者异物以鱼骨、鸡骨等骨头为主(68.5%),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252例患者(98.4%)经内镜下治疗成功.结论:食管异物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治疗过程中需注意老年患者和/或有食管基础疾病的患者.内镜下治疗食管异物安全有效.
路国涛王玉欣梁钰丁岩冰肖炜明李玉瑭
关键词:食管异物成人内镜治疗
CIP2A相关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2年
蛋白磷酸酶2A的癌性抑制因子(CIP2A)近来被鉴定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研究表明CIP2A可以通过稳定c-Myc、促进细胞增殖和锚定独立生长、阻滞衰老和分化来促进体内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另外CIP2A被发现与肿瘤患者生存率和侵袭力密切相关。近年来,CIP2A转录调节和信号转导通路调节等方面的新发现极大地丰富了CIP2A的作用和调节机制。
王刚刚李玉瑭宋坤尧周亚滨
关键词:抑癌作用分子机制
CIP2A与OPN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膀胱癌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癌症,世界范围内,在男性常见癌症中排第四,因癌症死亡原因中排第九。引起癌症死亡的男性对女性的比率约为3∶1。根据统计,2010年美国约70530例新增膀胱癌症病人和14680例癌症相关性死亡病例。尽...
李玉瑭
关键词:膀胱癌分子标记物靶点治疗蛋白磷酸酶2A
大蒜素与两性霉素B体外联合应用抑制白色念珠菌菌丝形成的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研究大蒜素与两性霉素B体外联合应用对白色念珠菌菌丝形成的抑制作用,并检测联合应用时细胞毒性的变化。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两类药物联合抗白色念珠菌的作用,采用FICI法对联用结果进行评价。用10%小牛血清RPMI1640培养基诱导菌丝形成,检测大蒜素与两性霉素B联合应用对白色念珠菌芽管率和菌丝形成的影响。通过对细胞形态的观察及MTT法检测联合用药后对人宫颈上皮细胞H8毒性的变化。结果两种药物联用对白色念珠菌表现为协同作用,大蒜素能够加强两性霉素B抑制菌丝形成的能力,联合用药后能够显著降低对H8细胞的毒性。结论大蒜素能够提高两性霉素B抗白色念珠菌的作用,是临床上减少两性霉素B用量,减轻其副作用的最佳选择。
王晓燕齐眉李玉瑭孙允东张晓丽刘娟程轶喆于晗周亚滨
关键词:大蒜两性霉素B药物相互作用菌丝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被引量:4
2010年
探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理论创新,指导教学改革。选取2007学年来医、卫、口、护、药、留学生班学员,采用系列融合实验新编教材,讲授一套完整的实验技术路线,替代原有分散零星的知识点,PBL式教学讨论。大学生自主创新的热情被激发,实验报告及论文水平提高,实践操作技能考试通过率及优秀率升高。通过实践系列性创新融合实验,互动教学,可以明显激发大学生的热情和自身潜力,系统掌握医学微生物学实验,为医学生今后学习临床课程、医疗实践、基础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李玉瑭刘培王伟葛红敏刘爽王晓燕周亚滨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缬沙坦对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Th17/Treg免疫平衡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缬沙坦对慢性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Th17与CD4+CD25+Treg细胞的平衡状态及心肌病变的影响,探讨ARB对慢性VMC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柯萨奇病毒(CVB3)重复增量感染(第1、14、28天剂量分别为0.20、0.25、0.30 mL)BABL/c组小鼠建立慢性VMC模型(n=36),对照组(n=6)同期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42 d将慢性VMC模型组存活小鼠随机分为慢性VMC组和缬沙坦组,干预28 d后,处死各组小鼠。处死前测量各组小鼠血压、心脏质量和体质量;脾脏中提取淋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和CD4+CD25+Treg细胞比例;采用Real Time-PCR法检测Foxp3和IL-17的mRNA在心肌中的表达;心肌行HE和Masson染色;心脏超声检查小鼠心脏功能。结果各组小鼠血压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慢性VMC组小鼠心脏质量/体质量比(HW/BW)大于缬沙坦干预组和对照组(P<0.01),慢性VMC组小鼠脾脏中Th17细胞的比例、IL-17、病理积分明显高于缬沙坦组和对照组(P<0.01),而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Foxp3低于缬沙坦组和对照组(P<0.05)。缬沙坦组小鼠心功能较慢性VMC组明显改善。结论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外周血中存在Th17/Treg失衡,且与心肌病变有相关性,缬沙坦可通过调节Th17/Treg平衡,减轻慢性VMC自身免疫损伤,避免向扩张型心肌病进展。
陆冠延崔彬刘忠良李玉瑭刘雪飞马晓静朱贵月苑海涛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TH17TREG小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