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篇痴呆
  • 3篇精神分裂症
  • 3篇老年期
  • 3篇老年期痴呆
  • 3篇分裂症
  • 2篇影响因素
  • 2篇症状
  • 2篇住院
  • 1篇心理
  • 1篇心理状态
  • 1篇行为症状
  • 1篇性别
  • 1篇认知功能障碍
  • 1篇社会功能
  • 1篇社会功能康复
  • 1篇首发
  • 1篇首发精神分裂...
  • 1篇住院精神分裂...
  • 1篇住院精神分裂...
  • 1篇住院老年

机构

  • 7篇上海市杨浦区...

作者

  • 7篇李秀英
  • 5篇伍毅
  • 4篇郑琰婷
  • 3篇毕旭军
  • 2篇张怀惠
  • 2篇董爱珍
  • 2篇陈一郡
  • 2篇俞琳俐
  • 1篇姜超
  • 1篇俞玲琍
  • 1篇肖凉
  • 1篇陈晨
  • 1篇丁华
  • 1篇冷亚男
  • 1篇杜雨峰
  • 1篇陈优
  • 1篇王文玲

传媒

  • 3篇四川精神卫生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精神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1
  • 1篇199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奖励行为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康复作用的评价被引量:1
1995年
对40例平均病程19年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用奖励行为疗法进行治疗,评价该疗法对慢性病人社会功能康复的作用。用自订的行为量表观察,每二周评分一次,同时在治疗前后再用SANS和WHO的社会功能残疾评定量表进行对照评分,三月为一疗程。治疗六周后,病人活动交往增加,意志要求增强,有回归社区的需求。提示木疗法能改善病人的社会功能缺陷。
肖凉李秀英
关键词:慢性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康复
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MMSE等量表 ,调查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的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 ,女性、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病程较长、住院时间较长、具阴性精神症状、父母文化程度较低等与认知功能障碍有关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 ,与母亲文化程度较低、具阴性精神症状及住院时间较长关系更为密切。结论 认知功能障碍是缺少知识、学习的不良后果 ,但不能排除脑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可能性目的 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MMSE等量表 ,调查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的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 ,女性、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病程较长、住院时间较长、具阴性精神症状、父母文化程度较低等与认知功能障碍有关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 ,与母亲文化程度较低、具阴性精神症状及住院时间较长关系更为密切。结论 认知功能障碍是缺少知识、学习的不良后果 。
王文玲李秀英郑琰婷丁华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喹硫平与氟哌啶醇治疗老年期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比较喹硫平与氟哌啶醇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疗效、副反应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60例老年期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喹硫平组和氟哌啶醇组(各30例),治疗2个月。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自编)、临床疗效评定量表(CGI)、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疗效、副反应和认知功能评估。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5.67%和83.33%,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BEHAVE-AD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P<0.01),治疗结束后两组间BEHAVE-AD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MMSE评分喹硫平组较氟哌啶醇组高,有显著差异(t=2.24,P<0.05)。两组锥体外系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6.91,P<0.01)。结论喹硫平与氟哌啶醇对老年期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疗效相似,但副反应小,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优于氟哌啶醇,故喹硫平更适合于伴有精神行为症状的老年期痴呆患者的治疗。
伍毅李秀英杜雨峰姜超陈优陈晨冷亚男
关键词:喹硫平氟哌啶醇老年期痴呆精神行为症状
首发精神分裂症性别比较分析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比较分析男女两性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符合标准的 12 7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BPRS、SANS、SANS、LES评定及有关情况给予调查。结果 平均初发病年龄 ,男性 (2 4 84± 8 0 3 )岁 ,女性 (2 7 96± 9 65 )岁 ,差异有显著性 (F =2 5 .0 1,P <0 0 5 ) ;未婚比例 :男性 5 9 7% ,女性 3 8 3 3 % ,差异有显著性 (χ2 =5 .78,P <0 0 5 ) ;男性患者首次发病遇到的生活事件比女性高 ,差异有显著性 (χ2 =4.2 ,P <0 0 5 ) ;精神症状比较 :妄想男性多于女性 ,情感障碍、意志障碍女性多于男性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存在性别差异。
李秀英伍毅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首发性别
老年期痴呆患者家属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7
2007年
目的探讨老年期痴呆患者家属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健康状况问卷(SF-36)、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AD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对老年期痴呆(AD和VD)患者和其家属进行评定,并与正常老人的家属和老年护理病人的家属进行比较。结果住院痴呆患者家属SF-36总分及因子分比正常对照组和老年护理组的家属评分低,但较门诊痴呆组家属评分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0.05)。单因素分析发现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工作情况、性格、病程、与患者的关系及有无躯体疾病之间SF-36总评分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痴呆患者家属生存质量的因素依次为患者痴呆的严重程度,精神行为症状,与患者的血源关系,性别及获得的社会支持。结论老年期痴呆患者家属生存质量较差,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应引起高度重视。
伍毅张怀惠李小青俞琳俐董爱珍李秀英陈一郡郑琰婷毕旭军
关键词:老年期痴呆家属影响因素
利培酮与奋乃静治疗老年期痴呆精神症状的对照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 比较利培酮与奋乃静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精神症状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60例老年期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和奋乃静组(各30例)。治疗8周。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自编)、临床疗效评定量表(CGI)、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 A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及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进行疗效、不良反应和认知功能评估。结果 两组临床总体疗效比较:有效率分别为86. 67%和83 .33%,无显著性差异(P>0 .05)。两组BEHAVE AD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 05,P<0 .01),治疗结束后两组间BEHAVE AD评分无显著差异(P>0 .05)。治疗结束后MMSE评分利培酮组较奋乃静组高,有显著差异(t=2 .26,P<0 .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χ2 =0 .28,P>0 .05)。结论 利培酮与奋乃静对老年期痴呆的精神症状疗效、不良反应相近,但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优于奋乃静,故利培酮更适合于伴有精神症状的老年期痴呆患者的治疗。
伍毅俞玲琍李秀英郑琰婷毕旭军
关键词:利培酮奋乃静老年期痴呆
住院老年痴呆患者监护人的心理状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3
2006年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痴呆患者监护人的心理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及AD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对住院老年痴呆患者及门诊老年痴呆(AD和VD)患者和其监护人进行评定,并与正常老人的监护人和老年非痴呆患者的护理人员进行比较。结果住院痴呆患者监护人SCL-90总分及因子分比正常对照组和老年非痴呆患者护理组评分高,但较门诊痴呆组评分低,均有显著差异(P<0.01~0.05)。单因素分析发现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工作情况、性格、病程、与患者的关系及有无躯体疾病之间SCL-90总评分均具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监护人心理状态的因素依次为患者痴呆的严重程度、精神行为症状、与患者关系、性别及社会支持。结论住院老年痴呆患者监护人的心理状态较差,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应引起社会高度重视。
伍毅张怀惠李小青俞琳俐董爱珍李秀英陈一郡郑琰婷毕旭军
关键词:监护人心理状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