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期手术治疗56例临床分析
- 2012年
- 先天性耳前瘘管是儿童常见病,感染后传统方法是先予抗感染治疗,有脓肿形成的先切开引流、换药,待感染灶皮肤恢复正常才考虑手术切除,但有的患者经长时间抗炎治疗和换药仍无法彻底控制感染。
- 周建业周卫东李继红庄强尔王晓萍李辉
- 关键词: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期手术治疗抗感染治疗切开引流脓肿形成手术切除
- 单侧扁桃体非霍奇金淋巴瘤误诊14例被引量:3
- 2012年
- 扁桃体恶性淋巴瘤发病率近年有上升趋势,因该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局部活检及常规病理学诊断有时较困难,故早期误诊率高。为探讨单侧扁桃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预防误诊,现将我科2005—2011年收治的14例单侧扁桃体非霍奇金淋巴瘤报告如下。
- 周建业周卫东李继红王玲袁媛
- 关键词:扁桃体恶性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误诊率单侧病理学诊断误诊原因
- 鼻腔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一例被引量:1
- 2015年
- 患者男,54岁,因右侧鼻塞2个月,伴右侧鼻腔间断出血1周于2014年2月21日入院.查体:外鼻无畸形,右侧鼻腔外侧壁见肿物,表面尚光滑,触之质软,右眼球无突出,视力无减退.CT(图1A)示:右侧鼻腔软组织肿块影,密度均匀,周围结构受压.MRI(图1B ~E)示:右侧鼻腔外侧团块状异常信号影,T1WI呈等信号,T2WI呈等信号,大小约30.3 mm×33.4 mm,轮廓较光整,增强后呈明显强化,尚均匀,周围结构受压,考虑良性病变.完善术前检查后,拟行鼻内镜下右侧鼻腔新生物切除术,术中快速病理示:恶性肿瘤。
- 汤夏冰马荧雪路旭东芮俊李辉王晓萍李继红
- 关键词:鼻腔外侧壁孤立性纤维性肿瘤鼻腔新生物T1WIT2WI
- 变应性鼻炎皮下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是目前唯一针对变应性鼻炎(AR)病因的治疗方法。变应原皮下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对AR的疗效已有广泛报道。虽然SCIT引发的严重不良反应少见,但不良反应的存在影响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甚至可威胁患者生命。为此,我们对2009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科接受SCIT的AR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SCIT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 费捷袁媛张亚娟李继红周卫东
- 后半规管及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45例复位治疗
- 2016年
- 目的:深入探讨耳石复位方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效果与注意事项。方法:45例患者分别采用Epley、semont及barbecue方法进行复位治疗。结果:所选病例中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1次复位后痊愈30例,2次复位后痊愈10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经过1次复位后痊愈4例,复位2次仍有眩晕发作1例,后采用健侧卧位12 h后痊愈。结论:耳石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肯定。
- 李辉周卫东李继红
- 关键词:后半规管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
- 耳鼻喉科门诊100例头晕患者病因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分析某特定时间内耳鼻喉门诊就诊头晕患者的病种构成比。方法随机收集2012年6月—2014年2月该院就诊的100例头晕患者资料,分析其不同眩晕表现,并进行病种的归纳分析。结果耳鼻喉门诊常见的眩晕疾病分别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51例(51%),梅尼埃病15例(15%),前庭性偏头痛10例(10%),高血压及后循环缺血导致眩晕9例(9%),前庭神经炎6例(6%),伴有眩晕的突发性聋6例,儿童良性阵发性眩晕3例(3%)。结论耳鼻喉门诊眩晕患者疾病构成复杂,应结合疾病特点做出正确诊断。
- 李辉周卫东李继红
- 关键词:眩晕病因
- 4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手法复位的治疗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4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行相应的手法复位方法并对本病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结果后半规管BPPV35例,30例经过1次复位治疗后眩晕消失,5例患者经过2次治疗后眩晕消失。5例患者水平半规管BPPV经过1次复位后痊愈。结论手法复位治疗BPPV具有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李辉周卫东李继红
- 关键词:眩晕手法治疗
- 无锡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性变应原谱分析
- 费捷张亚娟李继红周卫东
- 鼻腔扩容术12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扩容术治疗鼻中隔偏曲、慢性肥厚性鼻炎和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选择l21例鼻中隔偏曲、慢性肥厚性鼻炎和慢性鼻窦炎患者,根据患者鼻腔情况采取不同的术式,如鼻中隔偏曲行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或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慢性肥厚性鼻炎行鼻内镜下下鼻甲外移术酌情联合下鼻甲等离子消融术或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慢性鼻窦炎行鼻内镜下双侧鼻窦对称性开放。结果:术后随访3-l2个月,有效率为97.5%,无一例出现鼻腔干燥、头痛等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扩容术处理鼻中隔偏曲、慢性鼻炎和慢性鼻窦炎疗效确切。
- 周建业周卫东庄强尔李继红
- 关键词:鼻塞鼻中隔鼻甲鼻窦炎耳鼻喉外科手术
- 嗜酸粒细胞黏蛋白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特征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研究嗜酸粒细胞黏蛋白性鼻一鼻窦炎(EMRS)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EMRS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病理结果、治疗及预后。结果12例EMRS,~,者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9~54岁;单N7例、双侧5例;均具有慢性鼻鼻窦炎伴息肉的表现。8N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6N血清总IgE升高,8N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升高。鼻窦CT多表现为受累鼻窦腔内中间呈斑片状或云雾状高密度影。鼻窦分泌物病理切片可见大量嗜酸细胞,真菌染色及真菌培养均为阴性。所有患者均行鼻内镜手术,术后口服及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随访1年后有3例复发。结论EMR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鼻-鼻窦炎,诊断需依靠术后的病理检查,鼻内镜手术及激素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
- 费捷李继红袁媛周卫东
- 关键词:鼻窦炎鼻息肉嗜酸粒细胞黏蛋白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