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
- 作品数:22 被引量:100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80例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配合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配合。方法以无菌技术气管插管,经X摄片确定气管插管导管顶端位于第2-3胸椎,吸净呼吸道分泌物,使患儿平卧于远红外辐射台,利用密闭式吸痰管近鼻端给药通路将药物分次快速注入.每次注入药物的同时利用呼吸机正压通气或皮囊加压给养,注药后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合适的氧疗方法。结果本组80例患儿用药后发绀症状明显减轻.应用1—2小时后血氧饱和度均上升至90%以上。结论准确的气管插管、正确的体位及注入药液方法是治疗成功的前提,加强呼吸道护理.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变化,防治感染,全面的营养支持是提高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愈率的关键。
- 李芳包志丹
- 关键词:新生儿肺表面活性物质护理
- 密闭式吸痰在新生儿机械通气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讨论密闭式吸痰相对于开放式吸痰在新生儿机械通气中应用的优势。方法6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开放式吸痰)和实验组(密闭式吸痰),观察两组吸痰方式前后患儿生命体征(心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的变化,比较两组对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发生时间的影响。结果相对于开放式吸痰,使用密闭式吸痰对于患儿吸痰前后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的波动影响较小,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种吸痰方式对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及发生时间的影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密闭式吸痰比传统的开放式吸痰方式更有助于减少患儿生命体征的波动,避免了生命体征的剧烈变化对患儿疾病恢复的影响,且不会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在新生儿机械通气中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傅彩红纪银锁李芳阚清
- 关键词:密闭式气管内吸痰新生儿机械通气
- 蔗糖液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反复操作性疼痛的干预效果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观察蔗糖液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反复操作性疼痛的干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根据纳入标准便利选取需要经历反复操作性疼痛的早产儿67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经历反复操作性疼痛时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接受蔗糖液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护理,采用早产儿疼痛评分量表(PIPP)评估早产儿疼痛,采用安全性评定指标评估蔗糖液联合非营养性吸吮的安全性。[结果]干预组早产儿PIPP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安全性评定指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蔗糖液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反复操作性疼痛干预效果具有持久性、安全性。
- 高海霞徐桂华张华李芳周静
- 关键词:蔗糖非营养性吸吮早产儿
- 1例利用水胶体敷料治疗新生儿静脉炎的循证护理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 用循证医学的方法探索水胶体敷料在新生儿静脉炎护理中的利弊。方法提出临床问题后,利用计算机检索多家学术期刊数据库,收集有关湿性伤121愈合的相关资料,获得相关证据。结果水胶体敷料可吸收过多渗液,具有清创作用,密闭创面,不与创面粘连,换药次数少、无痛,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形成。结论水胶体敷料在新生儿静脉炎的护理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傅彩红徐亚娟李芳
- 关键词:循证护理水胶体敷料新生儿静脉炎
- 风险管理方法在新生儿PICC护理中的运用被引量:15
- 2011年
-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方法在新生儿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中的运用。方法收集PICC患儿共39例。其中实验组18例实施风险管理,对照组21例未实施风险管理。根据风险管理的方法,针对新生儿PICC置管及维护的过程中常见的风险,制定标准操作流程及护理质量标准,组织全科护士学习,提高风险意识,进行质量控制。结果各种风险发生率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应用PICC完成输液计划的比例明显提高。结论采用风险管理方法能降低新生儿PICC各种风险的发生率,在新生儿PICC护理中是非常重要的,能提高新生儿使用PICC的安全,提高新生儿应用PICC完成输液计划的成功率。
- 李芳
- 关键词:风险管理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新生儿
-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PICC相关皮肤损伤0.5%碘伏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0.5%碘伏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PICC相关皮肤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入住我科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行PICC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为研究对象,2014年1—12月我科置入PICC极低出生体质量儿66例为对照组,2015年1—12月我科置入PICC极低出生体质量儿115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置入PICC采用2%碘酊及75%酒精脱碘消毒方法 ,观察组置入PICC采用0.5%碘伏为消毒剂,观察比较2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PICC相关皮肤损伤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发生皮肤损伤有8例(12%),观察组发生皮肤损伤有2例(2%),观察组患儿PICC相关皮肤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8.660,P=0.003)。结论相对于2%碘酊及75%酒精脱碘消毒法,以0.5%碘伏为消毒剂可以有效降低极低出生体质量儿PICC相关皮肤损伤的发生,且操作简单、方便。
- 童千红蔡榕李芳
-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质量儿PICC皮肤损伤消毒剂
-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53例临床护理
- 2010年
- 李芳
-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护理早产儿
- 吗啡在新生儿机械通气中镇痛作用的评价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评价持续静脉滴注吗啡对机械通气新生儿的镇痛作用以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1年4月入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需要机械通气的早产儿(≥32周)和足月儿共46例。事先由非本课题组人员准备15组不透明信封,在每组4个信封内分别装入写有“A”,“A”,“B”,“B”各1张纸条。患儿纳入研究后由参与本课题研究但不参与疼痛评估及相关数据记录的1名人员随机抽取1组信封内的1个信封,信封内纸条写“A”入试验组,写“B”则入对照组。下一次分配患儿入组时在该组剩下的3个信封中随机抽取1个信封,按照上述原则入组,直至该组4个信封抽取完再抽取下1组信封,依此类推。试验组共22例,机械通气后静脉滴注吗啡首剂100μg/kg(〉1h),随后10μg/(k·h)持续滴注,达撤药标准后撤药,平均滴注时间为(70.05±29.05)h;对照组24例,以相同滴注速度静脉滴注5%葡萄糖水。(1)比较两组用药前、用药后(30min,2、6、12、24、48h)机械通气参数[设置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总频率(frequenee,f)、吸人峰压(peak inspiratory pressure,PIP)、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吸入氧浓度(fraction of inspired oxygen,Fi02)]和患儿平均血压、心率;(2)采用N-PASS与COMFORT双疼痛评分量表评估两组患儿各时段的疼痛行为反应评分;(3)比较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撤药至撤机时间,总氧疗时间,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合并症[肺出血、气漏、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脑室内出血(intraventr icular hemorrhage,IVH)等]的发生率。结果(1)试验组各时段呼吸机参数、平均血压与对照组无统计�
- 姜红华程锐阚清沈仙李芳傅彩虹周晓玉
- 关键词:吗啡婴儿通气疼痛
-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及对策
- 2012年
- 我院新生儿医疗中心(NICU)是省级重点专科,每年收治大量高危新生儿及外科术后的患儿,一些侵入性操作被广泛应用,我们通过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使医院感染率一直控制在较低水平。现将控制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管理的体会总结如下:
- 李芳
- 关键词:医院感染管理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管理高危新生儿侵入性操作医院感染率
- 低出生体重儿使用微量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分析NICU中低出生体重儿使用微量输液泵与配套注射器的情况,对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方法通过误差精度的计算,对20ml无菌注射器设定不同的输液速度(1,5,6,10ml/h)、不同的输液时间(5min、30min、1h),进行对比实验,实验发现20ml无菌注射器泵入到最后阶段,总有0.5~1.5ml的残留液体无法泵入,输液泵显示注射完毕,对此将无菌注射器的尾部放在微量输液泵上的卡槽进行了调整,并将改进后20ml无菌注射器不同的输液速度(5、6、10ml/h)、不同的输液时间(5min,30min、1h)进行对比实验。结果根据对比实验发现误差是真实存在的,不同的输液速度误差精度分别为6.00%、3.80%、2.33%、1.30%。改进后的20ml无菌溶药注射器能够完全泵完所有液体,不同的输液速度、不同输液时间的误差精度优于改进前。结论微量输液泵与无菌溶药注射器经过改进后无药液残留,准确性高,误差小。
- 胡静汤超美李芳傅彩红
- 关键词:NICU低出生体重儿微量输液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