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之光 作品数:19 被引量:29 H指数:4 供职机构: 文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政治法律 历史地理 语言文字 文化科学 更多>>
“大一统”格局与中国两种延续性背后的普遍主义——评《儒法国家:中国历史的新理论》 被引量:7 2016年 在《儒法国家:中国历史的新理论》一书中,赵鼎新的问题意识起源于20世纪末期对"超稳定结构"的讨论。但是,与这一影响了20世纪末期中国知识界的重要问题不同,赵鼎新的新著对这一稳定性表现出了强烈的理论与文化自信。他尝试从比较史与历史社会学角度出发,梳理中国历史发展中对"大一统"追求背后的历史逻辑。本文认为,这种对宏大叙事的回归背后传递了《儒法国家》最核心的理论关怀与当代意识。本文试图从解读《儒法国家》问题意识背后的学术脉络的角度出发,梳理"春秋公法"观念产生的历史脉络,对本书处理的核心问题——中国"大一统"政治秩序的形成及其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阐发,并尝试阐明书中强烈的当代意识。 殷之光关键词:国际法 主权国家 国际主义时刻——中国革命视野下的阿拉伯民族独立与第三世界秩序观的形成 被引量:4 2017年 本文主要以中国革命的语境下发展起来的对阿拉伯民族独立运动的理解为基础,尝试从思想史与文化研究的角度出发,去分析中国第三世界国际主义话语的形成及其对现代世界秩序的描述方式。同时,本文还尝试再现作为知识的"阿拉伯反帝民族独立运动",在中国革命语境下,构成了改造"世界观"这一政治历程中的重要经验。这种知识还进入到了建立"中国人民"这一政治主体性、调动民众进行政治参与、塑造"世界人民大团结"这一国际主义认同中,将"国际主义"这一命题融入进了"民族独立"的政治体验内。 殷之光关键词:民族主义 华夏、诸夏与天下 2021年 第一场全球视野下的帝国宋念申:欢迎各位老师和各位朋友,我是宋念申,现在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郡分校历史学系任教。我先向大家汇报一下为什么选择“帝国”这样一个主题。大致的背景是,我们在自己的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日益发现历史学和社会学,特别是历史社会学之间有非常强的借鉴和刺激,两种研究模式的互动日益增多。 宋念申 张杨 蔡伟杰 郦菁 钱力成 孙砚菲 徐晓宏 严飞 殷之光 朱宇晶关键词:历史社会学 历史学系 帝国 “一带一路”的历史负担:反恐战争与“政治伊斯兰”困境 被引量:1 2015年 我们今天讨论“一带一路”计划,不得不面对一种从19世纪中期便形成的历史重担。将“一带一路”视为新时期的“马歇尔计划”这类批评,便是这种历史重担的表现。这一历史重担背后,是在殖民与自由主义全球化历史中,以贸易霸权为基础的差序格局。在这种秩序下,“自由贸易”被当做霸权的旗帜,以一种普遍主义的面貌,执行着一种事实上的不平等。这种格局所勾勒出的世界图景,是一种帝国式的。它具有高度集中的意志与权力的中心,以及广大的居于从属地位的边缘。在过去的近两个世纪里,这类作为从属的边缘囊括了欧亚内陆、中东、非洲以及拉丁美洲。它们与中心的关系被一系列经济、军事与意识形态的霸权秩序所约束。当然,无论是简单地将反抗视为非理性的“恐怖”,还是将一切暴力行动,均视为反霸权的“革命”均不恰当。 殷之光关键词:历史负担 政治伊斯兰 反恐战争 马歇尔计划 反霸权 退欧:一个“断头台”时刻 2016年 “对英国历史来说,此刻就像是一个断头台。”英国公投决定退欧后,历史学家彼得·韩纳西男爵在英国广播4台的特别节目中,用一种少有的沉重口吻向听众们描述了一个恐怖的场面。这场骤然的改变“给我们这个国家留下了一个活活撕裂的巨大伤口”。伴随着这个血淋淋现状的,还有一副令人不安的远景。他说,“到2025年”,“我们将会生活在一个截然不同的国家里。到那时,我们的国家将注定不会包括苏格兰。我只希望,到那时,我们不要变成一个目光短浅、狭隘、与世隔绝、乖戾的国家”。 殷之光关键词:英国历史 特别节目 历史学家 政治实践中的“中华民族”观念——从立宪到革命中国的三种自治 2016年 今天关于"民族自治"问题的讨论,大多数从理论上并未真正超出19世纪以来在欧洲形成的当代西方民族主义框架。这种建立在欧洲历史经验基础上的"民族国家"观念,其基础是在威斯特法利亚合约中确立的,在基督教国家之间互相认可的国家主权,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新教相对天主教在欧洲内部国家间的平等权利。这种主权观念,本质上是一种土地产权私有化观念的延伸。王权与教权之间冲突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对于土地所有权的界定。 殷之光关键词:政治理想 欧洲历史 农村革命根据地 教权 亚洲的世界意义 2019年 2019年5月15日,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描述了一副“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的图景。这与近些年来流行的零和“文明冲突”论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世界秩序究竟是零和冲突为主潮还是以合作交流为主潮,两种对未来的想象方法直接左右了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秩序的发展进程。 殷之光关键词:世界秩序 二次世界大战 文明对话 文明冲突 开幕式 日常生活中的“国家”以及新时代区域国别研究的问题意识——《小邦大治:新加坡的国家基本制度建设》书评 被引量:1 2017年 本文试图在20世纪去殖民与革命历史的脉络中寻找今天中国新'区域研究'背后可能依赖的问题意识基础。我们发现,在抽象地进行国家'政体'讨论的同时,'国家的治理'这一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层面也应当得到深入分析。本文认为《小邦大治》一书中透露出的对'国家治理能力'的兴趣及其对'政体'思维的反思,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第三世界独立运动浪潮中建立起的新国家,以及20世纪中叶以来的世界政治发展走向。本文还希望强调,必须从思想史发展的角度出发,将'传统'区域研究的问题意识还原到西方19世纪以来帝国史与殖民史问题意识脉络中,进而反映这种作为'帝国知识'的'区域研究'在西方学界逐渐细碎化与边缘化的内在历史与政治原因。 殷之光世界公民的死亡证明 2016年 "If you believe you're a citizen of the world, you're a citizen of nowhere. You don' t understand what the very word 'citizenship' means."
(“如果你幻想自己是世界公民,那你就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因为你不理解‘公民身份’这个词的真正意义”) 殷之光关键词:世界公民 WHAT WORD 公民身份 恐怖主义与“世界新秩序”神话的破灭 2016年 在当下流行的媒体报道中,恐怖主义被看作穆斯林与西方二元冲突在今日的延续。1970年代后,随着苏联的政治影响及其共产主义世界观的退潮,以及美国世界霸权的扩张,以"政治伊斯兰"为代表的一系列以民族或宗教认同为基础的中心主义开始在第三世界兴起。老布什时代美国在全球推行的"世界新秩序"构想,无法有效应对这一极端化潮流,而进步主义者提出的批评也往往苍白无力。 殷之光关键词:世界新秩序 伊斯兰世界 共产主义世界观 反恐战争 阿富汗人 老布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