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立宜

作品数:5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重金
  • 2篇重金属
  • 2篇重金属污染
  • 2篇污染
  • 2篇金属污染
  • 2篇海洋化学
  • 1篇沿岸
  • 1篇油类
  • 1篇正构烷烃
  • 1篇溶解态
  • 1篇生态风险
  • 1篇生态风险评价
  • 1篇生物吸附
  • 1篇石油类
  • 1篇石油类含量
  • 1篇水体
  • 1篇年际
  • 1篇年际变化
  • 1篇潜在生态风险
  • 1篇潜在生态风险...

机构

  • 4篇厦门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
  • 1篇厦门出入境检...

作者

  • 5篇汪立宜
  • 4篇王宪
  • 2篇田春雨
  • 1篇刘剑斌
  • 1篇陈奔
  • 1篇王晓亮
  • 1篇孙同美
  • 1篇齐安翔
  • 1篇郭彦妮
  • 1篇陆士良
  • 1篇陈皓鋆
  • 1篇叶夏嫣

传媒

  • 2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台湾海峡
  • 1篇应用海洋学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固定化海带粉吸附剂对污水中3种重金属离子吸附的模拟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为了探讨海带粉吸附剂工业运用的可能性,采用海藻酸钙包埋法对海带粉进行固定,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下对Ni2+、Cu2+、Pb2+三种重金属离子进行吸附.采用二级动力学方程、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对吸附过程进行模拟.结果显示二级动力学方程能很好地对固定化海带粉吸附剂吸附Ni2+、Cu2+、Pb2+过程进行拟合,平衡时的吸附量分别达到0.317 4、0.465 9、0.501 5 mg/g,对应的二级动力学常数为0.128、0.116、0.114 g/(mg.min),即三种离子的吸附速率Ni2+>Cu2+>Pb2+;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都能较好地模拟Ni2+、Cu2+、Pb2+的吸附过程,根据Lang-muir方程Ni2+、Cu2+、Pb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达到2.786、13.699、39.063 mg/g,即吸附效果Pb2+>Cu2+>Ni2+,该实验对日后开发海藻生物吸附剂并将其大量制成应用产品有一定的意义.
叶夏嫣汪立宜王宪
关键词:海洋化学生物吸附热力学
尤溪铅锌矿集区重金属污染健康风险评价研究被引量:28
2012年
为研究典型铅锌矿集区的重金属分布情况,同时对居民区的潜在健康影响程度进行评价,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测试方法对尤溪铅锌矿集区内表层土壤中5种重金属(铬、铜、汞、锌、铅)的含量进行分析,同时应用非致癌风险模型对5种重金属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单因子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铬、铜、汞、锌的健康风险指数在10-2~10-3水平,对当地居民身体健康不会产生危害.铅的平均健康风险指数为0.529,表明人均铅摄入量接近美国EPA公布的慢性参考值;在梅仙东南部矿区出现最大值(2.30),可能会对当地居民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健康总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梅仙镇采矿区和选矿区的健康风险指数均大于1,且铅所引起的健康风险占总健康风险比例最大,说明该地区存在以铅污染为主的重金属污染.越靠近矿区,重金属污染对周围居民人体的健康风险越大.该地区来源于矿冶活动的健康风险远远高于来源于尾气排放(汽油燃烧)的重金属健康风险,成为当地铅锌污染的主要来源.
陈奔邱海源郭彦妮汪立宜王宪
关键词:矿区土壤ICP-MS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连云港倾倒区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2
2015年
利用单因子评价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连云港倾倒区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显示,2011年至2012年连云港倾倒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满足当前海洋功能区需求;重金属As、Zn和Cr存在富集现象,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大小依次为Cd>As>Hg>Cu>Pb>Cr>Zn,除近岸局部海域外大部分海域处于低等风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主要来源于陆源输入,倾倒活动影响相对较小。
孙同美王晓亮陆士良齐安翔汪立宜杨画红陈皓鋆
关键词:倾倒区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
湄州湾肖厝沿岸表层溶解态正构烷烃组成及来源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为了对湄洲湾表层海水中溶解态正构烷烃组分及来源进行研究,于2008年4月在湄洲湾肖厝沿岸布设5个站位,采集表层海水水样,采用层析柱分离、气相色谱法对水体中正构烷烃组分进行了分析.发现溶解态的正构烷烃分布范围为C8-C36,其中C11和C18浓度较高,正构烷烃总量为1.22~1.55μg/L,平均值为1.35μg/L.同时通过分析正构烷烃的碳优势指数、奇偶比等分子组成特征参数,发现湄洲湾肖厝沿岸表层海水中正构烷烃主要来源于外源性石油污染的输入,少量来源于生物的输入.
汪立宜田春雨王宪刘剑斌
关键词:正构烷烃溶解态
湄洲湾中部水体石油类含量分布特征及其年际变化趋势被引量:3
2010年
于2006~2008年间2次对湄洲湾中部海域水体中石油类含量进行了调查,发现2006年该海域水体石油类含量为9.27~78.91μg/dm3,平均含量为28.12μg/dm3;2008年湄洲湾中部海水石油类含量为8.36~23.34μg/dm3,平均含量为15.10μg/dm3.在垂直方向上,其石油类含量的分布较为复杂,不过大体呈现出表层低、底层高的特征.结合前人的调查结果,得出1992~2008年湄洲湾中部海域水体中石油类含量的年际变化趋势虽时有波动,但总体较为平稳.1997年湄洲湾水体中石油类的平均含量为23.70μg/dm3,而近几年对该湾的调查结果与10a前的比无太大增高.这可能是湄洲湾良好的水体交换条件所造成的.
汪立宜田春雨王宪
关键词:海洋化学石油类年际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