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建梅

作品数:10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材料摩擦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化学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6篇陶瓷
  • 4篇多孔
  • 4篇蔗渣
  • 4篇甘蔗渣
  • 3篇木质陶瓷
  • 2篇纳米
  • 2篇复合材料
  • 2篇SIOC
  • 2篇复合材
  • 1篇电学性能
  • 1篇多孔材料
  • 1篇多孔陶瓷
  • 1篇性能研究
  • 1篇学科
  • 1篇乙醇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原位合成
  • 1篇树脂
  • 1篇树脂制备
  • 1篇碳复合材料

机构

  • 10篇江苏大学

作者

  • 10篇潘建梅
  • 8篇严学华
  • 7篇张成华
  • 7篇程晓农
  • 4篇徐桂芳
  • 1篇乔冠军
  • 1篇邵霞
  • 1篇卢青波
  • 1篇唐爱坤
  • 1篇潘剑锋
  • 1篇唐丽永
  • 1篇杨辉
  • 1篇陈刚

传媒

  • 2篇硅酸盐学报
  • 2篇广州化工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燃烧科学与技...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摩擦学学报(...
  • 1篇功能材料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6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蔗渣基木陶瓷的结构及性能试验被引量:2
2010年
应用不同质量比的甘蔗渣和环氧树脂进行复合、热压,经真空烧结后,制得甘蔗渣基木陶瓷.利用TG-DSC对甘蔗渣基木陶瓷的热分解行为进行初步分析,利用XRD,SEM表征了所制备的木陶瓷的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研究了甘蔗渣用量对开口气孔率及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渣基木陶瓷具有生物管状的多孔结构;随着甘蔗渣用量的降低,木陶瓷的石墨化程度略有提高;木陶瓷的开口气孔率随甘蔗渣用量减少而减小;摩擦系数随转速的增加而增大,随载荷的增大而减小.当甘蔗渣/环氧树脂质量比为1∶1时,木陶瓷的开口气孔率为35.12%,摩擦性能最好.
程晓农潘建梅严学华张成华
关键词:木陶瓷甘蔗渣热压
多孔SiCO陶瓷中SiC纳米线的原位合成及生长机理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聚氨酯海绵为多孔模板,浸渍有机硅树脂后在Ar气氛中原位合成了SiC纳米线。采用TG、XRD、SEM和TEM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保温时间对合成SiC纳米线的影响,并探讨了SiC纳米线的生长机理。研究结果表明:SiC纳米线生长在多孔陶瓷中,纳米线长度达几十微米,单根纳米线的直径不均一。SiC纳米线的生长机理为VS生长模式。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纳米线的数量增加,形貌发生了变化,且多孔陶瓷的比表面积明显增大,体积电阻率降低。
潘建梅程晓农严学华张成华徐桂芳
关键词:SIC纳米线多孔陶瓷原位合成
前驱体热解制备多孔SiOC复合材料及性能被引量:1
2016年
用木粉浸渍聚合物前驱体有机硅树脂,然后在Ar气氛中高温裂解合成多孔SiOC复合材料。采用热重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Raman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氮吸附法等对样品的物相组成、形貌及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用四探针法检测样品的电学性能。结果表明:SiOC复合材料由SiOC相、α-石英、方石英、β-SiC和类石墨碳组成。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样品的Si—O吸收峰强度逐渐减弱,Si—C吸收峰强度逐渐增强,样品的石墨化程度先减小后增大,比表面积逐渐增大。当烧结温度达1 400℃时,样品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187.5 m^2/g)及较低的体积电阻率(0.013Ω·cm),且在Ar气氛中表现出较好的热稳定性。
潘建梅严学华程晓农张成华
关键词:热解
甘蔗渣制备生物形态分级多孔木质陶瓷
2013年
采用甘蔗渣为生物质原料,浸渍环氧树脂后(两者质量比为2.5∶1)高温烧结制备了分级多孔木质陶瓷。使用XRD、SEM、TG等手段研究了木质陶瓷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和热稳定性,通过压汞法和氮吸附法分析了木质陶瓷从微米到纳米范围的分级多孔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木质陶瓷主要由非石墨化碳层和微量的磷石英组成。木质陶瓷保留了甘蔗渣的管状孔洞,具有从宏孔到介孔分布的分级多孔结构。木质陶瓷的宏孔孔径分布主要在0.4~6μm之间,BET表面积最高达39.7m2/g。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木质陶瓷的BET表面积、介孔体积和平均孔径都降低。
潘建梅严学华程晓农张成华徐桂芳
关键词:无机非金属材料木质陶瓷甘蔗渣
先驱体转化法制备SiOC多孔木质陶瓷被引量:5
2012年
用杉木木粉浸渍高分子先驱体有机硅树脂,改变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制备SiOC多孔木质陶瓷。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及热分析对样品的物相及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用四探针法测试样品的电学性能。结果表明:样品由SiOC玻璃相、α-石英和自由碳组成,化学结构主要含有Si—O,Si—O—R,Si—C,C=C和C—H2。α-石英颗粒呈球状分布在样品的孔洞表面。样品在Ar中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但由于SiOC玻璃相和自由碳的氧化反应,样品在O2中的质量损失较大。当烧结温度达1200℃,保温1h时,样品具有较低的体积电阻率(0.03.cm)。
潘建梅严学华程晓农张成华徐桂芳
关键词:多孔电学性能
生物形态木质陶瓷的摩擦学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甘蔗渣浸渍环氧树脂后真空烧结制备生物形态木质陶瓷.研究了木质陶瓷的孔径分布及孔隙度,采用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了木质陶瓷在干摩擦状态下的摩擦学性能,分析了木质陶瓷磨损后的表面形貌,简要讨论了木质陶瓷的磨损机理.研究表明:木质陶瓷的磨损机理主要以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共同作用.木质陶瓷能够在磨损表面形成1层碳膜,具有良好的自润滑作用.甘蔗渣含量较高时,孔隙度较大,摩擦系数较大,磨损率较高,木质陶瓷的磨损主要表现为严重磨粒磨损,磨损表面无法形成碳膜.
潘建梅严学华程晓农张成华徐桂芳
关键词:木质陶瓷甘蔗渣孔径分布摩擦学性能
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材料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2023年
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工科”背景下,交叉融合人才的培养是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从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从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优化、专业认证持续改进、工程实践训练强化、创新师资队伍打造及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着手,有效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能力和工程素质,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
潘建梅严学华陈刚
甘蔗渣和环氧树脂制备碳木材陶瓷的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采用固体废弃物甘蔗渣为原料,与环氧树脂混合后真空烧结制备碳木材陶瓷。利用TG-DSC分析了木材陶瓷的热分解行为。利用XRD、SEM表征了木材陶瓷的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研究了碳化温度对木材陶瓷的残炭率、体积收缩率、平面尺寸收缩率、厚度收缩率和体积电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渣制备的木材陶瓷是一种多孔碳材料,随着碳化温度升高,石墨化程度提高;烧结温度每升高100℃,残炭率降低约1%~2%,体积收缩率升高0.5%~1%。平面尺寸和厚度收缩率与烧结温度正相关。体积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潘建梅严学华程晓农张成华
关键词:木材陶瓷甘蔗渣多孔材料体积电阻率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6
2016年
结合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针对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等方面探讨了对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初步建立了大材料专业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新教学体系,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对于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潘建梅唐丽永乔冠军
关键词:教学内容教学改革
乙醇/空气扩散火焰制备碳纳米管的影响因素
2013年
采用乙醇为燃料和碳源,改变取样时间、催化剂种类和基板材料,在扩散火焰中进行了合成碳纳米管的试验研究.对于制备出的碳纳米材料的微观形貌采用高分辨扫描电镜(HRSEM)、透射电镜(TEM)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取样时间较短(小于5min)或过长(大于20min)时,基板表面都无法生成碳纳米材料;催化剂的种类和浓度对合成碳纳米材料具有重要影响;含有多种催化活性金属元素的基板不利于合成均一碳纳米管;试验条件下合成碳纳米管的最优工艺条件是温度在650~750℃,取样高度为20mm,取样时间为10min,基板材料和催化剂分别为铜和1.0mol/L硝酸镍.
潘剑锋卢青波杨辉潘建梅邵霞唐爱坤
关键词:燃烧碳纳米管碳纳米纤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