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付荣
- 作品数:8 被引量:74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夜交藤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研究夜交藤(Caulis Ploygoni multiflori)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Sephadex LH-20、聚酰胺柱色谱对夜交藤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提取部分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用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IR,1HNMR,13CNMR)分析技术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6个单体化合物:大黄素甲醚(Emodinmono methyl etherⅠ)、大黄素(EmodinⅡ)、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Ⅲ)、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Physcion-8-O-β-D-glucosideⅣ)、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Emodin-8-O-β-D-glucosideⅤ)、ω-羟基大黄素(CitreoroseinⅥ)。结论:Ⅳ、Ⅵ为首次从该药用部位获得的化合物。
- 王付荣周洪雷
- 关键词:夜交藤化学成分
- 通脉方中异黄酮类化合物在人源肠Caco-2细胞模型的吸收转运被引量:8
- 2017年
- 通脉方是由葛根、丹参和川芎3味药按质量1∶1∶1组成的复方。该文研究通脉方中异黄酮类化合物大豆苷元、芒柄花素、5-羟基芒柄花苷、芒柄花苷、大豆苷、3'-甲氧基葛根素、染料木苷、葛根素、芒柄花素-8-C-β-D-呋喃芹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苷、芒柄花素-7-O-β-D-呋喃芹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苷、澳白檀苷、葛花宁、大豆苷元-7,4'-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泰国野葛根素、3'-羟基葛根素、3'-甲氧基大豆苷、芒柄花素-8-C-β-D-吡喃木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苷、染料木素-8-C-β-D-呋喃芹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苷、染料木素-7-O-β-D-呋喃芹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苷、3'-羟基泰国野葛根素、6″-O-β-D-木糖基葛根素、鹰嘴豆芽素A-8-C-β-D-呋喃芹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苷、3'-甲氧基大豆苷元-7,4'-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大豆苷元-7-O-β-D-吡喃葡萄糖基-(1→4)-O-β-D-吡喃葡萄糖苷和大豆苷元-7-O-α-D-吡喃葡萄糖基-(1→4)-O-β-D-吡喃葡萄糖苷在肠的吸收转运。采用人源肠Caco-2细胞单层模型,研究通脉方中上述25个异黄酮类化合物由绒毛面(AP侧)到基底面(BL侧)或从BL侧到AP侧2个方向的转运过程。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紫外检测法对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计算表观渗透系数(P_(app)),并与阳性对照药普萘洛尔和阿替洛尔比较。大豆苷元和芒柄花素由AP侧到BL侧的P_(app)分别为(2.55±0.03)×10^(-5),(3.06±0.01)×10^(-5)cm·s^(-1);由BL侧到AP侧的P_(app)分别为(2.62±0)×10^(-5),(2.65±0.11)×10^(-5)cm·s^(-1)。与本试验中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上呈良好吸收的阳性对照药普萘洛尔的P_(app)(2.66±0.32)×10^(-5)cm·s^(-1)和呈难吸收的阳性对照药阿替洛尔的P_(app)(2.34±0.10)×10-7cm·s^(-1)比较,大豆苷元和芒柄花素与普萘洛尔在同一数量级;其他化合物与阿替洛尔在同一数量级。大豆苷元�
- 王付荣杨秀伟
- 关键词:CACO-2细胞单层模型异黄酮芒柄花素表观渗透系数
- 桑叶多糖提取工艺的正交试验
- 目的优选桑叶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试验优选提取工艺;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桑叶多糖的含量。结果优选桑叶多糖提取工艺为过80目(五号)筛的桑叶,加水10倍量,超声提取1次,0.5小时,60%...
- 王付荣王建平
- 关键词:桑叶多糖正交试验蒽酮-硫酸法
- 文献传递
- 夜交藤化学成分及药材质量评价研究
- 夜交藤(Caulis Polygoni multiflori),又名首乌藤,为蓼科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藤茎或带叶藤茎[1],为临床常用中药品种之一。主产河南...
- 王付荣
- 关键词:夜交藤化学成分指纹图谱
- 文献传递
- 基于'通脉方'的中药复方研究策略
- 杨秀伟王付荣吴帅徐嵬张友波
- 关键词:中药复方
- HPLC法同时测定通脉方中6个异黄酮类成分的含量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建立HPLC-DAD法同时测定通脉方中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葛根素芹菜糖苷、大豆苷和大豆苷元6个异黄酮类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Dikma DiamonsilTM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Dikma EasyGuardC18保护柱(20 mm×4.6 mm,5μm);以0.5%醋酸乙腈-0.5%醋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0 nm,柱温为25℃。结果:6个异黄酮类成分的线性范围分别为:3'-羟基葛根素,6.25~200μg.mL-1(r=0.9998);葛根素,31.25~1000μg.mL-1(r=0.9996);3'-甲氧基葛根素,6.25~200μg.mL-1(r=0.9999);葛根素芹菜糖苷,6.25~200μg.mL-1(r=0.9998);大豆苷,6.25~200μg.mL-1(r=0.9995);大豆苷元,1.25~40μg.mL-1(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均在95.43%~103.9%,RSD均在0.40%~4.3%。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通脉方中6个主要异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 王付荣杨秀伟
- 关键词:异黄酮葛根素大豆苷
- 通脉方化学成分被引量:18
- 2011年
- 目的:研究通脉方(葛根、丹参、川芎)的化学成分,为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提供示范。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等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谱学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通脉方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丹参酮I(1)、隐丹参酮(2)、二氢丹参酮I(3)、芒柄花素(4)、原儿茶醛(5)、大豆苷元(6)、反式-阿魏酸(7)、芒柄花苷(8)、5-羟基芒柄花苷(9)、洋川芎内酯H(10)、葛根苷D(11)、染料木苷(12)、大豆苷(13)、3'-甲氧基葛根素(14)、芒柄花素-8-C-β-D-呋喃芹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苷(15)、芒柄花素-7-O-β-D-呋喃芹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苷(16)、澳白檀苷(17)、5,7-二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7-O-β-D-木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18)、鹰嘴豆芽素A-8-C-β-D-呋喃芹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苷(19)、葛根素(20)、蔗糖(21)、腺嘌呤核苷(22)、葛根素芹菜糖苷(23)、3'-羟基葛根素(24)、3'-甲氧基大豆苷元-7,4'-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25)、大豆苷元-7,4'-O-葡萄糖苷(26)、3'-甲氧基大豆苷(27)、芒柄花素-8-C-β-D-吡喃木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苷(28)、染料木素-7-O-β-D-呋喃芹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苷(29)、染料木素-8-C-呋喃芹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苷(30)、大豆苷元-7-O-β-D-吡喃葡萄糖基-(1→4)-O-β-D-吡喃葡萄糖苷(31)、大豆苷元-7-O-β-D-吡喃葡萄糖基-(1→4)-O-β-D-吡喃葡萄糖苷(32)、3'-羟基葛根素芹菜糖苷(33)、6″-O-D-木糖基葛根素(34)。结论:综合以上及葛根、丹参、川芎单味药材化学成分的研究结果,判断通脉方主要化学成分为异黄酮类,来源于组方中的葛根;3个丹参酮类化合物来源于组方中的丹参;洋川芎内酯H来源于组方中的川芎。虽然单味药材的化学成分在复方中皆有体现,但主要是君药葛根的
- 王付荣葛喜珍杨秀伟
- 关键词:化学成分异黄酮
- 何首乌及夜交藤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8
- 2007年
- 王付荣周洪雷
- 关键词:何首乌夜交藤化学成分药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