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宣之
- 作品数:19 被引量:60H指数:4
-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额颞-颞下硬膜内入路切除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额颞-颞下硬膜内人路治疗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的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2年9月采用经额颞-颞下硬膜内入路手术治疗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15例。结果:肿瘤全切13例,全切除率为86.67%;2例海绵窦内少许残留。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过性动眼神经不完全性麻痹1例,手术后2月内恢复;外展神经麻痹1例,4周后恢复。15例术后随访4~36个月。13例全切除病例无复发;次全切除病例2例术后已分别随访7个月和18个月,未见残余肿瘤增大。结论:额颞-颞下硬膜内入路可作为大多数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切除术的手术入路。
- 戴易江晓春徐善水徐宗华陈建民王宣之狄广福夏大勇
- 关键词:三叉神经鞘瘤显微外科
- 外伤性基底节区血肿2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外伤性基底节区血肿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外伤性基底节区血肿病人的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和治疗经过。结果伤后6个月按GOS评分:良好8例,中残6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3例。结论CT是外伤性基底节区血肿的首选检查方法,其发病率较低,但致残率较高,只要早期诊断,积极进行恰当的治疗,大部分病人预后较好。
- 王宣之徐善水江晓春李真保戴易
- 关键词:颅脑损伤基底节血肿发病机制
- 黄芩素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3
- 2009年
- 黄芩作为清热类中药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黄芩中黄酮成分黄芩素,通过调节花生四烯酸系统的代谢,诱导肿瘤细胞周期停滞,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抗肿瘤侵袭和转移,增强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等机制发挥其抗肿瘤作用。本文对黄芩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现状及机制作一综述,为临床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 毛捷徐善水盛莉莉王宣之
- 关键词:黄芩素抗肿瘤
- 脑干周围肿瘤手术入路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
- 江晓春徐善水方兴根邵雪非李真保戴易朱明峰徐宗华王宣之段荣军
- 该项目开展了最具有代表性、手术最困难的切除脑干周围肿瘤的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包括:(1)胼胝体穹隆间入路到三脑室的显微解剖;(2)乙状窦前入路的显微解剖;(3)远外侧入路的显微解剖等,并应用于临床。项目在应用于临床...
- 关键词:
- 关键词:手术治疗神经外科手术显微解剖学
- 数字化钛网颅骨修补手术并发症的预防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总结数字化钛网颅骨修补手术临床操作体会,以提高此类手术的疗效。方法:应用数字化钛网进行颅骨修补手术83例,术前行头颅CT薄层扫描和塑型,术中规范操作,术后对症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18月,10例患者术后有各类并发症发生,予以对症治疗后痊愈。结论:充分认识到颅骨修补手术中每一步操作的要点,可有效防止其并发症的发生。
- 王宣之徐善水江晓春许安定包正夫
- 关键词:数字化钛网颅骨修补并发症预防
- 立体定向脑病变活检术2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分析研究MRI引导下的立体定向技术对脑部病灶行立体定向活检术病理诊断结果,探讨手术方法与技巧。方法使用Leksell立体定向定位头架,在MRI引导下行立体定向穿刺活检。结果活检术后病理胶质瘤13例,淋巴瘤5例,脑转移癌3例,炎性病变4例,寄生虫2例,胶质增生1例。活检总阳性率96.43%。并发颅内出血1例(3.57%),癫痫发作1例(3.57%),无死亡病例。结论脑立体定向活检术安全、高效为下一步治疗提供可靠的病理学证据。
- 戴易陈建民徐善水江晓春方新运王宣之夏大勇狄广福
- 关键词:脑病变立体定向技术活检
- “漩涡征”在急性硬膜外血肿临床诊治中的价值
- 2015年
- 目的探讨影像学伴有"漩涡征"的急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72例急性硬膜外血肿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伴有"漩涡征",将其资料与同期不伴有"漩涡征"的急性硬膜外血肿病人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漩涡征组与非漩涡征组病人在硬膜外血肿体积≥30 ml、中线移位≥5 mm、入院GCS评分、受伤至入院时间和预后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年龄、高血压病史、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伴有"漩涡征"的急性硬膜外血肿,应引起临床医师高度重视,早期诊断,积极手术治疗,才能改善病人预后。
- 王宣之狄广福邵雪非江晓春戴易徐善水
- 关键词:漩涡征神经外科手术
- 拉莫三嗪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lamotrigine,LTG)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Pulsinelli四血管闭塞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测LTG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细胞外液谷氨酸含量的动态变化,脑组织的病理改变和神经细胞凋亡。结果:(1)再灌注组、治疗组谷氨酸基础水平与对照组基本相同,缺血后迅速升高,再灌注30min达高峰,其后逐渐下降。再灌注组在30~330min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30~330min内显著高于对照组,但低于再灌注组(P<0.05)。(2)TUNEL法发现治疗组凋亡细胞较再灌注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早期使用LTG治疗,明显减轻脑组织中兴奋性氨基酸含量,增加神经元细胞的存活率。
- 毛捷江晓春徐善水王宣之
- 关键词:拉莫三嗪谷氨酸凋亡
- 难治性慢性硬膜下血肿1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难治性慢性硬膜下血肿形成的原因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难治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首次采用钻孔冲洗引流术11例和骨瓣开颅术4例复发的患者,再次行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和血肿包膜切除的12例临床症状改善,康复出院,3例未清除血肿包膜的患者再次复发后,最终行血肿包膜切除后经过治疗康复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患者的年龄、血肿机化和包膜形成及抗凝药物的使用影响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复发,骨瓣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同时切除血肿壁层和脏层包膜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
- 夏大勇刘策刚徐善水江晓春戴易包正夫朱明峰王宣之
- 关键词: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术骨瓣开颅术
-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对兔脑血管痉挛的作用
- 2009年
- 目的观察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的影响及NF-κB p65、ICAM-1在基底动脉的表达。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8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SAH组(20只)及PDTC组(20只)。SAH组和PDTC组义分为SAH后1、3、5、7、14d亚组,每组4只。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作SAH模型。PDTC组在第2次注血后即脑池内注射PDTC,0.25ml/次,2次/d,连续2d。观察基底动脉管径和厚度、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NF-κB p65、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结果①SAH组在第3天开始出现基底动脉管径变细、管壁增厚,第7天最明显,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DTC组仅第7天与第1天比较有差异(P<0.05)。在第3、5、7天时,SAH组与对照组及PDTC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DTC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PDTC组与SAH组同时间点比较,病理形态损害、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减轻。③SAH组在第3天开始出现NF-κB p6、ICAM-1表达,第7天达高峰。第3、5、7 d(ICAM-1包括第14 d),SAH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PDTC组(P<0.01)。PDTC组与对照组比较亦增高,P<0.05。结论 PDTC对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通过抑制NF-κB p65、ICAM-1的表达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 张怡村吴有志江晓春李真保方兴根王宣之徐善水
- 关键词:细胞黏附分子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