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亮 作品数:15 被引量:128 H指数:6 供职机构: 烟台毓璜顶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产前糖皮质激素对早产小于胎龄儿病死率和主要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 评价产前糖皮质激素(ACS)治疗对早产小于胎龄儿(SGA)早期病死率和主要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14家综合性医院或妇幼保健院产科出生、无先天畸形和遗传代谢病、胎龄24~34+6周早产SGA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录入胎龄、出生体重、性别、分娩方式和主要围产期并发症,按产前是否使用激素分为ACS组和无ACS组,对比两组患儿出院前的病死率和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包括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早产儿视网膜病(ROP)、脑室内出血(IVH)和败血症等.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ACS对早产SGA病死率和主要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在6 437例24 ~ 34+6周早产儿中,产前使用激素3 432例(53.3%)SGA早产儿602例(9.4%),男295例、女307例.胎龄24 ~31+6周组:ACS组SGA早产儿的病死率和RDS的发生率以及重度RDS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无AC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6.9%(13/77)比32.1% (17/53),48.1%(37/77)比79.2% (42/53),33.8% (26/77)比55.6% (30/53),x2=4.082、12.183和6.677,P均<0.05],其他并发症NEC、BPD、PDA、ROP和败血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均>0.05).胎龄32 ~34+6周组:ACS组早产儿IVH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AC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9%(27/248)比5.8% (13/224),x^2=3.921,P<0.05];病死率和其他并发症RDS、NEC、BPD、PDA、ROP和败血症两组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ACS组早产SGA发生死亡和RDS的风险明显低于无ACS组[比值比(OR) (95% CI):0.375(0.188 ~0.749),0.697 (0.462~0.953),P=0.005、0.041];其他并发症IVH、PDA、NEC、ROP、BPD和败血症的发生风险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CS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 孔祥永 张珊 封志纯 徐凤丹 吕红艳 杨李红 吴素静 巨容 汪瑾 彭立 赵小林 郭金珍 李占魁 曾淑娟 丘惠娴 温伟溪 武辉 李莹 李楠 刘卫鹏 王凤 李改梅 贾文峥 张雪峰 郭果 童笑梅 刘少君 刘子源 刘芳 李薇 赵晓英 程红斌 许云波 陈文超 尹欢 丁艳洁 王晓亮 单瑞艳 许平 韩梅盈 杨春燕 陈铁强 张路 叶春华关键词:糖皮质激素类 预后 先天性无症状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对婴儿期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通过对先天性无症状性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新生儿进行系统随访,观察其听力学、体格发育、智能发育、行为发育等多方面的改变,探讨先天性无症状性HCMV感染对婴儿期发育的影响。方法按照1998年宜昌会议通过的《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断方案》标准及美国Fowler标准确定先天性无症状性巨细胞病毒感染。2003年7月至2005年7月符合入选条件感染病例41例,对照组21例。进行静脉血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确定HCMV感染。感染组与对照组于新生儿期、3月龄、6月龄、1岁分别进行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检查(NBNA)、听力学检查包括耳声发射听力检查(OAE)、听力脑干诱发电位检查(ABR)、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评估发育智商、52项运动神经检查(Amiel-Tison法)和体格发育检查、一般状况检查。结果(1)两组新生儿12—14d时20项NBNA得分分别为38.8±2.75和38.5±2.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8,P〉0.05)。(2)ABR检查:感染组中23例做ABR检查者V波阈值升高异常率为15.2%;对照组21例未发现V波阈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病例均通过OAE检查。(3)感染组中38例1岁时行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检查智力发育指数(MDI)及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分别为106.86±10.24和108.45±18.25,与对照组21例(107.49±19.31和107.19±10.98)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0.33,P〉0.05,t=0.35,P〉0.05)。(4)52项运动神经发育: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P〉0.05)。结论(1)先天性无症状HCMV感染在婴儿期即可出现脑干听性反应V波阈值升高,而OAE听力筛查未能检出异常。(2)先天性无症状性HCMV感染对新生儿期行为神经、婴儿期智力、婴儿期神经运动发育无明显影响。 单若冰 王晓亮 傅平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感染 病毒 NICU早产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情况 2006年 目的了解NICU中早产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情况。方法早产儿251例,入院后均采集静脉血检测CMN基因定量,CMV-PCR≥1×103copies/mL者为CMN感染,并对其行听力学及智力检测。结果35例(13.94%)早产儿为先天性CMV感染,其中7例为症状性感染,占先天性感染的20%,死亡4例,死亡率为57%;无症状性CMV感染者28例,其婴儿期听神经损害达42.86%。结论先天性CMV感染在早产儿中发病率高,可能是导致早产、死亡及感音性神经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仇丽华 王晓亮 陈惠兰 单若冰关键词:婴儿 早产 先天性 巨细胞病毒 先天性无症状性巨细胞病毒感染近期预后观察 目的:通过对先天性无症状性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新生儿进行系统随访,观察其听力学、体格发育、智能发育、行为发育等多方面的改变,探讨先天性无症状性HCMV感染对婴儿期发育影响。方法:按照1998年宜昌会议通过的《巨细... 单若冰 傅平 王晓亮文献传递 促血管生成素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关系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 SAH)患者血清促血管生成素(Ang)水平及其对a SAH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式,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青岛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青岛市市立医院脑科中心收治的150例符合入组条件的a S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发病后8 h、24 h、72 h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促血管生成素-1(Ang-1)、促血管生成素-2(Ang-2)、促血管生成素受体-2(Tie-2)水平,并将该院体检中心同期150例健康成年人的血清Ang水平作为对照;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预后a SAH患者血清Ang水平及变化趋势,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清Ang水平与患者预后结局之间的关系。结果a SAH患者血清Ang-1、Ang-2和Tie-2表达水平以及Ang-1/Ang-2比值随着发病时间的延长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高,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Ang-1水平和Ang-1/Ang-2比值在发病后8 h内已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a SAH患者血清Ang-1表达水平在SAH后8 h、24 h和72 h均高于预后不良组,血清Ang-2水平在SAH后72 h高于预后不良组,特异性受体Tie-2水平在SAH后24 h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AH发病后8 h、24 h和72 h血清Ang-1表达水平[相对危险度(OR)及95%置信区间(CI)分别为:1.128(0.742~1.714)、2.042(1.151~3.623)、3.893(2.318~6.536)]和SAH后24 h特异性受体Tie-2水平[OR:2.400(1.053~5.474)]是a SAH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 a SAH患者血清Ang-1水平变化水平与预后呈正相关关系,预后良好a SAH患者的发病后72 h的血清Ang-1保持较高水平,Ang-1可作为判断a SAH患者预后的重要生物标志物。 任青 李静君 银锐 王晓亮 孙臻 卢瑞春 张伟关键词:促血管生成素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早期脑损伤 预后 中国14家医院超/极早产儿早期预后的多中心调查 被引量:25 2018年 目的报道国内14家医院产科收治的出生胎龄24~31周早产儿的早期病死率和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国内14家医院产科收治的出生胎龄24~31周早产儿的一般资料,分析各胎龄组早产儿的病死率和主要并发症如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脑室内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IVH)和败血症等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24~31周各胎龄组早产儿的存活率分别为0、28.0%、84.8%、83.5%、87.4%、90.7%、93.9%和96.0%,无严重合并症存活率分别为0、8.0%、60.6%、53.2%、62.3%、67.9%、79.1%和85.8%,随着胎龄的增加存活率及无严重合并症存活率均增加。胎龄<28周早产儿的产前激素使用率低于28~31周(28.0%~44.3%vs 49.7%~59.6%,P<0.05),总体使用率为56.0%,足疗程为32.3%。早产儿胎龄越小,并发症发生率越高。24~31周早产儿总体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为58.5%, BPD的发生率为12.5%,NEC的发生率为3.9%,IVH的发生率为15.4%,ROP的发生率为5.4%,动脉导管未闭的发生率为28.4%,败血症的发生率为9.7%。低胎龄(OR=0.891,95%CI:0.796~0.999,P=0.0047)、低出生体重(OR=0.520,95%CI:0.420~0.643,P=0.000)、小于胎龄儿(OR=1.861,95%CI:1.148~3.017,P=0.012)和5分钟低Apgar评分(OR=1.947,95%CI:1.269~2.987,P=0.002)是早产儿死亡的高危因素。低胎龄(OR=0.666,95%CI:0.645~0.688,P=0.000)、低出生体重(OR=0.921,95%CI:0.851~0.997,P=0.041)、男性(OR=1.235,95%CI:1.132~1.347,P=0.000)、小于胎龄儿(OR=1.511,95%CI:1.300~1.755,P=0.000)、5分钟时低Apgar评分(OR=2.262,95%CI:1.950~2.624,P=0.000)以及围产期合并症如前置胎盘(OR=1.452,95%CI:1.202~1.753,P=0.000)、胎盘早剥(OR=1.380,95%CI:1.082~1.760,P=0.010)、妊娠期高血压疾病(OR=2.262,95%CI:1.950~2.624,P=0.00 孔祥永 孔祥永 封志纯 徐凤丹 封志纯 刘少君 徐凤丹 童笑梅 刘少君 刘子源 吕红艳 杨李红 吴素静 赵小林 郭金珍 李占魁 曾淑娟 丘惠娴 温伟溪 曾淑娟 丘惠娴 李楠 武辉 李莹 郭果 贾文峥 张雪峰 李改梅 刘卫鹏 王凤 李改梅 刘芳 李薇 赵晓英 程红斌 许云波 陈文超 尹欢 丁艳洁 王晓亮 单瑞艳 许平 张路 杨春燕关键词:预后 肠外营养导致新生儿相关性胆汁淤积的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肠外营养导致新生儿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的高危因素。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肠外营养(PN)新生儿150例,将发生PNAC的新生儿设为观察组,共45例,PNAC发生率为30.0%,另外105例设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相关指标,探讨发生PNAC的高危因素。结果观察组的胎龄、出生体重、PN持续时间、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量逐个引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PN持续时间是PNAC的独立高危因素,胎龄是其保护因素。结论 PN持续时间是新生儿发生PNAC的主要原因,尽量减少PN持续时间是保证新生儿PNAC低发生率的重要措施,胎龄是PNAC发生的保护因素。 王晓亮关键词:肠外营养 新生儿 胆汁淤积 高危因素 胎膜早破对胎龄<37周早产儿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27 2016年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the membrane,PROM)对早产儿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取课题组各协作单位产科登记信息在201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出生的胎龄〈37周的早产儿共7684例。各协作单位派专人培训后填写统一的表格,记录相关信息,包括患儿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有无PROM、胎盘早剥、产前激素使用、Apgar评分、羊水污染、并发症等。按有无PROM分为PROM组与对照组,统一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PROM组病死率小于对照组,颅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视网膜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R值95%CI分析:病死率〈1;颅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视网膜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并发症〉1。(2)调整胎龄、出生体质量、性别、分娩方式、胎盘早剥、前置胎盘、产前激素、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病和5 min Apgar评分〈7分等因素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视网膜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OR 95%CI〉1,但病死率和IC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OM是早产儿并发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视网膜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的危险因素,规范处理PROM可减少早产儿并发症NEC、早产儿视网膜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 段顺艳 孔祥永 徐凤丹 吕红艳 巨容 李占魁 曾淑娟 武辉 张雪峰 刘卫鹏 刘芳 程红斌 丁艳洁 陈铁强 许平 杨李红 吴素静 汪瑾 彭立 赵小林 丘惠娴 温伟溪 李莹 李楠 文峥 郭果 王凤 李改梅 李薇 赵晓英 许云波 陈文超 尹欢 王晓亮 单瑞艳 韩梅盈 杨春燕 封志纯关键词:胎膜早破 早产儿 病死率 合并症 青岛市极低出生体重儿10年调查报告 2004年 【目的】通过对 1993年 7月至 2 0 0 3年 6月转入本院新生儿科的极低出生体重儿 (VLBWI)进行统计并进行前后 5年的比较 ,评价VLBWI这一生命脆弱的特殊群体的收治情况及并发症变迁。【方法】回顾性分析近 10年NICU收住的 187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 1998年 7月至 2 0 0 3年 6月 (后 5年 )出生的VLBWI胎龄、出生体重较 1993年 7月至 1998年 6月 (前 5年 )降低 ,平均住院天数延长 (t值分别为 3.2 ,2 .9,1.97,均P <0 .0 5 ) ,后 5年中第三季度收入院的VLBWI较前明显增多 (χ2 =7.4 ,P <0 .0 5 ) ,在Ⅲ级医院出生的VLBWI较前减少 (χ2 =4 .78,P <0 .0 5 ) ,在Ⅱ级医院出生的VLBWI较前增多 (χ2 =6 .0 1,P<0 .0 5 ) ,VLBWI合并症中新生儿窒息与肺透明膜病的发病率较前升高 (χ2 分别为 6 .6和 6 .9,P <0 .0 5 )。VLBWI中存在围产期异常及其母存在妊娠合并症的发生率较前增多 (χ2 分别为 8.3和 4 .37,P <0 .0 5 )。【结论】由于抢救技术的提高 ,极低出生体重儿呈低龄、小体重、住院日延长趋势 ,在Ⅱ级医院出生者增多 ,围产期异常的发生并未相应下降 ,死亡风险及救治代价较前增加 ,应予重视。 范希文 王晓亮 单若冰新生儿疾病危重度评分预测死亡风险比较 被引量:18 2005年 单若冰 王晓亮 谭丽群 仇丽华关键词:新生儿疾病 病情严重程度 NICU 危重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