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肿瘤
  • 7篇组织化学
  • 7篇涎腺
  • 7篇免疫
  • 6篇免疫组织
  • 5篇腺肿瘤
  • 5篇免疫组化
  • 5篇免疫组织化学
  • 4篇组化研究
  • 4篇涎腺肿瘤
  • 4篇免疫组化研究
  • 3篇蛋白
  • 3篇多形
  • 3篇多形性
  • 3篇多形性腺瘤
  • 3篇细胞
  • 3篇涎腺多形性腺...
  • 3篇腺瘤
  • 3篇口腔
  • 3篇病理

机构

  • 10篇西安医科大学
  • 3篇陕西省中医药...
  • 2篇西北工业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陕西中医药研...

作者

  • 12篇王淑珍
  • 7篇胡永升
  • 3篇安文生
  • 3篇赵续民
  • 2篇赵荣椿
  • 2篇张继庆
  • 2篇杨荔琳
  • 1篇钟念新
  • 1篇尚彤
  • 1篇楚雍烈
  • 1篇郭峻
  • 1篇刘建华
  • 1篇袁育康
  • 1篇梁铭
  • 1篇张桐
  • 1篇侯玉红

传媒

  • 2篇中华口腔医学...
  • 2篇西安医科大学...
  • 2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生物医学...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年份

  • 1篇1998
  • 1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3
  • 3篇199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口腔颔面颈部基底细胞癌98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1994年
口腔颔面颈部基底细胞癌98例临床病理分析西安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肿瘤外科张继庆,钟念新西安医科大学病理科王淑珍基底细胞癌好发于颌面部,尤多见于眼睑、鼻及其周围组织.虽属低度恶性肿瘤,但由于临床、病理类型的不同,其恶性程度尚有差异,在治疗上若处理...
张继庆钟念新王淑珍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肿瘤基底细胞癌病理
用核酸杂交法研究人类乳头瘤病毒与口腔癌的相关性被引量:1
1995年
以放射性核素 ̄(32)P标记HPV11、HPV16、E_6和HPV18DNA探针,用核酸斑点杂交法,检测了部分口腔恶性肿瘤组织中的HPV相关序列。(1)用HPV11探针检测12例,其中口腔粘膜鳞状细胞癌(squamouscellcarcinoma,SCC)8例,涎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cysticcarcinoma,ACC)2例,涎腺多形性腺瘤恶变(malignantpleomorphicadenonia,MPA)1例,软组织胚胎性横纹肌肉瘤(embryoidrhabdOmvosarcoma,ERS)1例;结果阳性5例(5/12),弱阳性1例,6例为阴性。(2)用HPV16E_6探针检测10例,其中SCC6例,ACC2例,MPA1例,ERS1例;结果阳性6例(6/10),弱阳性1例,3例为阴性。(3)用NPV18探针检测12例,肿瘤类型及例数同HPV11检测组,结果阳性3例(3/12),阴性9例(9/12),非肿瘤对照组共4例(唇、腭裂各2例),除1例唇裂出现了与HPV11和HPV16E_6杂交呈弱阳性外,余均为阴性。
张桐楚雍烈袁育康王淑珍张继庆刘建华
关键词:DNA斑点杂交乳头状瘤病毒口腔肿瘤
涎腺多形性腺瘤的免疫组化和组织化学的对比研究
应用角蛋白、波形蛋白和 S—100蛋白研究了多形性腺瘤45例。结果显示,腺管结构的内衬细胞呈角蛋白阳性;实性片块区、粘液样区、软骨样区和腺管外层瘤细胞均呈角蛋白、波形蛋白和 S—100蛋白阳性。组织化学则采用偶氮桃红—鞣...
王淑珍安文生杨荔琳胡永升
文献传递
口腔颌面部涎腺肿瘤细胞计算机图象分析被引量:1
1997年
口腔颌面部涎腺肿瘤细胞计算机图象分析郭峻(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100101)赵荣椿(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西安710072)安文生王淑珍(西安医科大学口腔医院,西安710004)ACOMPUTERIMAGEANALYSISAPPR...
郭峻赵荣椿安文生王淑珍
关键词:涎腺肿瘤肿瘤细胞计算机
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免疫组化研究
1992年
利用3种抗体对15例涎腺腺样囊性癌(其中6例含有正常涎腺),进行了免疫组化研究。结果发现:正常涎腺的肌上皮细胞呈S-100蛋白阳性;纹管和排泄管的基底细胞呈角蛋白强阳性。在腺样囊性癌中发现,筛孔状假囊的衬里细胞、细胞巢的外周细胞、小管状结构的外层细胞和小梁边缘细胞呈S-100蛋白、波形蛋白阳性,有时呈角蛋白阳性。而小管的内层细胞和小梁中央细胞呈角蛋白阳性。以上发现提示,腺样囊性癌可能来源于正常涎腺纹管和排泄管的基底细胞。
王淑珍胡永升赵续民
关键词:腺样囊性癌免疫组织学角蛋白
涎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肌上皮细胞的免疫组化和组织化学研究
1996年
应用角蛋白、波形蛋白和S-100蛋白对45例多形性腺瘤进行了免疫组化研究。结果显示:导管结构的内衬细胞呈角蛋白阳性;实性片块区、粘液样区、软骨样区和导管外层的瘤细胞均显示角蛋白、波形蛋白和S-100蛋白阳性。组织化学法的结果(偶氮桃红染色)与免疫组化法的结果是一致的。同时表明:肿瘤性肌上皮细胞是多形性腺癌中的主要增生瘤细胞。
王淑珍胡永升杨荔琳
关键词: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肌上皮细胞组织化学
婴儿黑色素神经外胚瘤的光镜、电镜和免疫组化研究
1992年
报告2例罕见婴儿黑色素神经外胚瘤(MNTI)的光、电镜和免疫组化研究。患者分为2.5个月和4个月男婴,肿瘤均位于上颌骨。光镜下肿瘤主质由黑色素样细胞、神经母样细胞和细胞核形态极不规则而浓染的第三种细胞组成。细胞排列呈条索状、巢状和裂隙状。裂隙由黑色素样细胞围绕,裂隙腔内神经母样细胞和第三种细胞穿插排列。电镜下黑色素样细胞含有不同成熟阶段的黑色素小体、丰富的粗面内质网、核蛋白体和高尔基氏复合体。神经母样细胞具有短小突起、微管和微丝。第三种细胞核的形态极不规则,异染色质极为丰富,呈团块状。三种细胞对S-100蛋白、波形蛋白和角蛋白的表达不尽相同。黑色素样细胞对波形蛋白呈弱阳性,偶尔呈角蛋白阳性,其余均为阴性。
王淑珍赵续民胡永升
关键词:神经系统肿瘤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
36例涎腺多形性腺瘤的免疫组化研究被引量:1
1993年
用S-100蛋白、波形蛋白和角蛋白三种抗体对36例涎腺多形性腺瘤进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发现:腺管样结构的内衬细胞与鳞化上皮和角化珠呈角蛋白阳性:部分腺管的外层瘤细胞和实性区的变异肌上皮细胞呈S-100蛋白、波形蛋白和角蛋白阳性;粘液样区和软骨样区呈S-100蛋白和波形蛋白阳性,偶尔呈角蛋白阳性。实验表明:涎腺多形性腺瘤的发生可能同纹管与排泄管的基底细胞有关。
王淑珍胡永升侯玉红赵续民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波形蛋白
涎腺粘液表皮样癌中角蛋白、波形蛋白和S-100蛋白的定位研究
1993年
用免疫组化法对37例涎腺粘液表皮样癌中角蛋白、波形蛋白和S-100蛋白定位进行观察,发现表皮样细胞和中间细胞呈角蛋白、波形蛋白和S-100蛋白阳性,粘液细胞呈角蛋白和S-100蛋白阳性。肿瘤团块中有些散在梭形、星形或不规则形细胞呈S—100蛋白强阳性;囊腔和腺管腔面细胞基部也有梭形、扁平或不规则形细胞呈S-100蛋白强阳性及波形蛋白和角蛋白阳性。在肿瘤细胞索外周还发现些梭形或扁平细胞是S-100蛋白、波形蛋白和角蛋白阳性。提示,涎腺粘液表皮样癌为上皮源性肿瘤,实质内存在肌上皮细胞,肌上皮细胞与中间细胞似有直接关联。
王淑珍胡永升候玉红
关键词:涎腺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成人腮腺及其胚胎发生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1998年
目的:研究成人腮腺的胚胎发生。方法:18例胚胎腮腺和6例成人腮腺HE、PAS染色进行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ABC法观察抗角蛋白、波形蛋白、胶原纤维酸性蛋白、肌动蛋白在组织中的表达。结果:15周的胚胎腮腺可见实性细胞团,17周时分支增多,20周时出现小叶轮廓,28周形态发育基本成熟。胚胎腮腺中4种蛋白均有表达,成人腮腺中角蛋白,胶原纤维酸性蛋白在导管有表达,肌动蛋白仅标记肌上皮,波形蛋白为阴性。结论:腮腺的形态发生伴随细胞功能的分化,胚胎期细胞较活跃。
梁铭管新明王淑珍
关键词:腮腺发育免疫组织化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