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秀梅
-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析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住院治疗的CHD合并I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93例临床确诊CHD合并IE患者,男67例,女26例,平均年龄(40±13)岁。CHD合并IE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发热72(77.4%)和心脏杂音67(72.0%)。所占比例最高的CHD类型是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56例(60.2%),室间隔缺损15例(16.2%)。93例患者中87例(93.5%)发现赘生物。链球菌属(77.8%)是CHD合并心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葡萄球菌(11.1%)位居第二,本研究未检出肠球菌和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敏感率均为100%。结论: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是导致CHD合并IE的主要类型。链球菌属依然是CHD合并IE最常见的致病菌,对青霉素敏感率高(78.6%),对克林霉素及红霉素敏感率低。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保持良好的敏感性。
- 石秀梅刘妍宋曼朱光发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心内膜炎微生物敏感性试验病原菌
- 栓塞风险预测模型对中国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症状性栓塞事件的预测效能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验证栓塞风险预测计算器(ER-Calculator)对中国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症状性栓塞(SE)的预测效能,为中国人群IE治疗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并诊断为IE的患者。开始抗菌药物治疗2周内出现的SE定为终点事件。应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栓塞患者与未栓塞患者在既往病史、化验指标及心脏超声等各方面的差异。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K-M曲线)分析经ER-Calculator确定的高风险人群与低风险人群SE预后的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ER-Calculator在中国IE患者中的预测效能。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71例患者,发生SE的患者共计32例,发生率为18.7%,以中枢神经系统栓塞最为常见。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栓塞病史、白细胞计数>15×10^(9)/L、C反应蛋白、赘生物长度、赘生物长度>10 mm以及ER-Calculator评分、ER-Calculator评分>8%为SE事件的危险因素。K-M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高风险人群SE累积发生率显著高于低风险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ER-Calculator模型预测IE患者开始抗菌药物治疗2周内发生SE风险的特异度为0.849、敏感度为0.625、曲线下面积为0.725,效能良好。结论ER-Calculator模型对中国IE患者的SE事件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
- 刘妍石秀梅朱光发
-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
- 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危险因素分析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被引量:8
- 2023年
-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在体外循环辅助下行心脏或大血管手术,并于术后发生ARDS的患者145例为ARDS组。根据每例ARDS患者的手术年份及年龄,随机匹配2例体外循环辅助下行心脏或大血管手术后未发生ARDS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90例)。应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体外循环术后ARDS的危险因素,并应用列线图方法构建体外循环术后ARDS预测模型。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比值比=0.98,95%置信区间:0.96~0.99,P=0.001)、手术时间增加(比值比=1.26,95%置信区间:1.05~1.51,P=0.011)、术后第1天高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比值比=1.14,95%置信区间:1.08~1.23,P<0.001)、吸烟(比值比=2.65,95%置信区间:1.14~6.05,P=0.023)、瓣膜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手术(比值比=2.59,95%置信区间:1.11~6.01,P=0.027)为体外循环辅助下行心脏或大血管手术患者术后发生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将上述因素全部纳入预测模型构建列线图,该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834,最佳阈值为0.334时,特异度为0.814,敏感度为0.748。结论低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手术时间增加、高APACHEⅡ评分、吸烟、瓣膜联合CABG手术为体外循环术后发生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以这些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用于体外循环术后患者ARDS的早期识别。
- 刘妍石秀梅朱光发
- 关键词:体外循环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列线图
- 103例甲型H1N1流感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2009年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0年1月北京安贞医院98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及5例外院会诊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中平均年龄(31.06±13.43)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100%)、咳嗽(88.3%)及畏寒(81.6%)等。重症及危重症患者中病死率为22.2%,并发症居前3位的是细菌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其发生率分别为85.7%、57.1%及28.6%。慢性基础性疾病为重症及危重症病例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甲型H1N1流感以青壮年发病为主,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道症状,重症病例中多存在二重感染,并有可能存在凝血障碍,呼吸性碱中毒,低氧血症或Ⅰ型呼吸衰竭,且存在慢性基础性疾病更易发生。
- 万瑾刘双陈吉祥何林林夏静鸿刘海波王珊张雪冬石秀梅朱晨曦王凯
-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预后
- 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恒温扩增芯片十三联检在肺炎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研究呼吸道病原体核酸环介导恒温扩增芯片法(LAMP)十三联检在肺炎患者中的应用,为临床诊断肺炎患者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收治的肺炎患者269例,留取患者痰标本,分别进行细菌培养和LAMP十三联检,对比两种检测方法检出病原体种类、阳性率、一致性差异。结果:通过McNemar检验发现,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LAMP十三联检检出率高于痰培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pa检验显示,两种检测方法在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具有一致性(κ>0.4),对于肺炎链球菌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较高(κ>0.7),而其他病原体两种检测方法一致性较差(κ<0.4)。结论:LAMP十三联检比细菌培养的检出率更高,在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中检出结果基本一致,且具有敏感性高、检测迅速、准确性好的优点,有助于肺炎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临床治疗策略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宋曼石秀梅唐兵朱光发
- 关键词:呼吸道病原体肺炎
- 发生栓塞事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分析发生栓塞事件(EE)的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8年至2019年,我院诊断为IE的患者,随访至患者出院。比较IE合并EE与IE不合并EE两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1) IE患者EE发生率为20.9%,合并EE的IE患者平均年龄为49岁,男性占65.5%,自体瓣膜占79.3%,二尖瓣受累者占51.7%,赘生物大小平均为14.82 mm,病原微生物以葡萄球菌属及链球菌属为主,栓塞部位以中枢神经系统最为常见;(2)单因素分析显示:女性(OR=2.52,95%CI:1.01~6.27,P <0.047)、大的赘生物(OR=1.13,95%CI:1.02~1.22,P <0.001)、WBC≥15×109/L(OR=11.25,95%CI:2.06~61.49,P <0.005)、升高的CRP(OR=1.01,95%CI:1.01~1.02,P <0.001)以及血培养阳性(OR=2.48,95%CI:1.08~5.71,P <0.033)为栓塞事件的危险因素,而MPV增大(OR=0.74,95%CI:0.55~0.99,P <0.05)及高的LDL-C水平(OR=0.66,95%CI:0.46~0.94,P <0.05)为栓塞事件的保护因素;(3)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大的赘生物(OR=1.11,95%CI:1.02~1.20,P<0.05)及WBC≥15×109/L(OR=11.68,95%CI:1.38~98.71,P <0.05)为IE患者EE的危险因素。结论:大的瓣膜赘生物及外周血WBC≥15×109/L是IE患者EE的危险因素。
- 刘妍石秀梅朱光发
-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栓塞事件赘生物
- 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分析我院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和治疗结果,为疫情防控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日至2020年4月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确诊的6例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及治疗后转归。结果:观察期间共有6例疑似患者分别经朝阳区和北京市疾控中心病毒实验室核酸检测证实为COVID-19确诊病例,占同期疑似患者的15%(6/40)。6例患者(4例男性,2例女性)平均年龄54岁,4例有明确武汉旅游或居住史,1例有与COVID-19确诊患者密切接触史,1例无明确流行病学史。发病平均潜伏期2.3 d。6例患者均有发烧和肌肉酸痛、4例咳嗽、2例咽痛。血常规检查WBC总数均正常,1例淋巴细胞计数降低。所有患者流感筛查均阴性。4例患者血hs-CRP反应蛋白水平升高。6例患者均接受胸X线片检查,其中5例回报正常,1例胸X线片显示:双侧肺炎性表现,后经胸部CT扫描证实双肺渗出和磨玻璃影;1例胸X线片未回报异常但CT检查显示双肺磨玻璃表现。综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4例患者诊断为轻型,2例为普通型。6例患者均转定点医院住院治疗并康复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19.7 d。结论:早期COVID-19患者绝大多数有武汉旅游史或与确诊COVID-19患者密切接触;发热、咳嗽和肌肉酸痛为主要症状;本研究患者全部为轻型或普通型,经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和早治疗,预后良好。
- 张雪冬夏静鸿何林林刘海波王珊石秀梅王凯靳丽妍李坑贾一琼宋曼陈吉祥王宇朱光发
- 关键词:流行病学预后
- 感染性心内膜炎栓塞事件危险因素及风险预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20年
-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是发生于心脏内膜表面的感染性疾病,可累及心脏的瓣膜结构、腱索、室间隔缺损部位或心室壁内膜[1]。虽然医学水平和心脏外科治疗技术不断进步,IE仍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2],IE的典型生物学特征是赘生物的形成。赘生物主要由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血小板和纤维素团块组成,内含大量病原微生物。不仅可造成瓣膜周围组织破坏,赘生物脱落还可导致血管栓塞、猝死及心力衰竭等。栓塞事件(embolic events,EE)是IE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13%~49%,而神经系统的栓塞并发症常常导致肢体活动障碍,甚至死亡[3]。
- 石秀梅刘妍朱光发
-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肢体活动障碍栓塞事件心室壁腱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