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急性
  • 2篇急性白血
  • 2篇急性白血病
  • 2篇白血
  • 2篇白血病
  • 1篇蛋白
  • 1篇毒性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骨髓瘤
  • 1篇血流
  • 1篇血流感染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糖蛋白
  • 1篇血液
  • 1篇血液学
  • 1篇血液学毒性
  • 1篇沙利度胺
  • 1篇髓样
  • 1篇脓毒

机构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加拿大多伦多...
  • 1篇安徽省合肥市...

作者

  • 4篇缪华伟
  • 2篇宋万灯
  • 2篇吴炜
  • 2篇秦慧
  • 2篇程歆
  • 2篇武琳琳
  • 2篇杨明珍
  • 1篇王永庆
  • 1篇李庆生
  • 1篇倪婧
  • 1篇陶莉莉
  • 1篇蒋英俊
  • 1篇鲍静
  • 1篇刘沁华
  • 1篇夏瑞祥
  • 1篇曾庆曙
  • 1篇倪合宇
  • 1篇孔凡良
  • 1篇王凤云

传媒

  • 1篇安徽医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微循环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急性白血病并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AL)患者并发血流感染状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AL并发血流感染的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L合并血流感染的发生率为5.06%,病死率为0.68%。老年组(≥60岁)和非老年组(<60岁)血流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0.53%和4.14%(P<0.01)。AL初发组、复发及未缓解组和缓解组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8.07%、6.81%和1.57%(P<0.01)。中性粒细胞缺乏组及中性粒细胞非缺乏组两组血流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0.65%和0.88%(P<0.01)。高肿瘤负荷组15.38%、低血红蛋白组6.79%、低白蛋白血症组16.52%均高于对比组(P<0.01)。经验性治疗正确与否的病死率分别为8.8%和28.7%(P<0.01)。结论AL合并血流感染发生率高。高龄、治疗前高肿瘤负荷、初治及复发状态、中性粒细胞缺乏、低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血症等是血流感染的易感因素。
秦慧宋万灯武琳琳缪华伟程歆倪婧吴炜李庆生
关键词:血流感染AL
基于硼替佐米治疗难治或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比较两种基于硼替佐米治疗难治性或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MM)的方案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即硼替佐米联合环磷酰胺和地塞米松组(A组),以及硼替佐米联合环磷酰胺、地塞米松和沙利度胺组(B组)。方法 32例患者接受至少2个周期的A化疗方案;30例患者接受至少2个周期的B方案,即在A方案基础上联合使用沙利度胺。结果 A组和B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4.4%和86.7%(P>0.05)。两组血液学毒性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在非血液学毒性不良反应,B组较A组具有较高的恶心、便秘、运动神经病变、感觉神经病变和头晕发生率(P<0.05)。结论 A方案与B方案相比在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MM具有相似的治疗效果且具有较低的严重性非血液学毒性。
蒋英俊孔凡良缪华伟王凤云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硼替佐米沙利度胺
ITP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GPⅡb/Ⅲa和GPIbα)与糖皮质激素和静脉丙种球蛋白临床疗效的关系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体内的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和GPIbα)特异性自身抗体,并探讨特异性自身抗体与糖皮质激素和静脉丙种球蛋白(静丙)治疗的临床疗效是否存在针对性,以便得到更经济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为ITP提出新的分型依据。方法应用改良的单克隆抗体特异性俘获血小板抗原(MAIPA)法检测抗GPⅡb/ⅡIa,GPIbα特异性自身抗体。结果双抗体阳性组与单一抗GPIbα抗体阳性组总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995,P>0.05)双抗体阳性组与单一抗GPⅡb/ⅡIa抗体阳性组总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7.439,P<0.01),后者优于前者;单一抗GPⅡb/ⅡIa抗体阳性组,双抗体阳性组,双抗体阴性组,糖皮质激素治疗与糖皮质激素联合静丙治疗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种类(GPⅡb/Ⅲa和GPIbα)及种类数目与ITP的临床疗效(糖皮质激素、静丙)有一定关系,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一定意义。以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和GPIbα)特异性自身抗体为ITP进行新的分型依据尚不足,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陶莉莉鲍静缪华伟杨明珍夏瑞祥倪合宇曾庆曙
关键词:紫癜血小板糖蛋白
急性白血病1185例次住院患者血流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AL)并发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病原菌株特点。方法对1185例次AL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分析其发生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AL合并血流感染的发生率为5.06%,病死率为0.68%。老年组(≥60岁)和非老年组(<60岁)血流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0.53%和4.14%(P<0.01)。中性粒细胞缺乏组及中性粒细胞非缺乏组两组血流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0.65%和0.88%(P<0.01)。AL初发组、复发及未缓解组和缓解组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8.07%、6.81%和1.57%(P<0.01)。高肿瘤负荷组15.38%、低血红蛋白组6.79%、低血清蛋白血症组14.78%高于对比组(P<0.01)。经验性治疗正确与否的病死率分别为8.8%和28.7%。病原体以G-菌为主,头孢三代耐药多见。结论AL合并血流感染发生率高。高龄、治疗前高肿瘤负荷、初治及复发状态、中性粒细胞缺乏、低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血症等是血流感染的易感因素。根据血流感染病原特点经验性正确选择初始抗生素有助于改善疾病。
秦慧杨明珍宋万灯武琳琳缪华伟程歆吴炜刘沁华王永庆
关键词:脓毒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