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森
- 作品数:23 被引量:100H指数:7
-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金属学及工艺电气工程更多>>
- 宽厚板连铸坯非均匀凝固前沿对压下区间的影响研究
- 通过建立二维凝固传热模型,研究分析了由于二冷水流密度横向分布不均匀引起的宽厚板连铸坯非均匀凝固行为,其中根据实测水流密度分布计算得到二冷边界条件.研究表明,随着角部水流密度的降低,宽厚板连铸坯横向1/4至1/8区域液芯明...
- 祭程罗森朱苗勇
- 文献传递
- 连铸坯凝固末端轻压下压下区间研究与实践
- 压下区间作为轻压下技术关键参数之一影响实施轻压下对铸坯中心偏析和疏松的改善程度。为此在植晶溶质微观偏析模型和宏观凝固传热模型的基础之上,建立了用于确定合理压下区间的轻压下偏析控制模型,分析了在不同位置实施轻压下对两相区偏...
- 罗森祭程朱苗勇陈永杨素波
- 关键词:中心偏析连铸坯凝固传热
- 文献传递
- 钢连铸过程的溶质微观偏析模型被引量:25
- 2010年
- 建立了钢凝固过程包含δ/γ相变及MnS夹杂析出的溶质微观偏析模型。分析了钢种成分、MnS夹杂物析出及冷却速率对钢凝固过程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模型计算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实测零强度温度(ZST)和零塑性温度(ZDT)吻合良好。
- 罗森朱苗勇祭程蔡兆镇
- 关键词:微观偏析数学模型高温力学性能连铸
- 高碳钢小方坯连铸凝固末端电磁搅拌工艺研究
- 本文采用大型有限元商业软件ANSYS和CFX建立了60#钢小方坯160mm×160mm连铸凝固末端电磁搅拌模型,并采用CT-3型特斯拉计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计算模拟了60#钢小方坯连铸电磁搅拌搅拌作用铸坯内部电磁场分布和...
- 罗森姜东滨王卫领朱苗勇苏旺蒋鲤平刘宪民
- 关键词:高碳钢小方坯连铸
- 文献传递
- 末端电磁搅拌电流强度对12Cr1MoVG铸坯内部质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17年
- 采用Procast数值模拟软件计算了连铸生产Φ350 mm断面12Cr1MoVG高压锅炉钢的凝固传热过程,结合坯壳实际温度测定验证凝固传热模型,分析铸坯凝固演变过程,确定了末端电磁搅拌合理安装位置。通过试验对比获得了兼顾铸坯偏析及凝固组织均匀性、致密性的电磁搅拌工艺技术参数:结晶器电磁搅拌为350A、2.4Hz,末端搅拌为100A、7Hz,从而实现了铸坯内部质量的良好控制。
- 李红光陈亮刘明陈天明郭跃华罗森
- 关键词:数值模拟末端电磁搅拌
- 连铸大方坯轻压下过程的变形行为被引量:4
- 2010年
- 首先从理论上描述了轻压下过程铸坯的三维变形行为,并采用有限元法定量分析了轻压下工艺对铸坯变形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铸坯宽展变形和延展变形达到平衡后,随着压下量增加,铸坯延展率随压下量呈直线关系变化.在相同轻压下条件下,随铸坯长宽比和中心未凝固率的增加,铸坯宽展效率和延展效率下降,压下效率增加.
- 罗森朱苗勇祭程杨跃标杨吉林
- 关键词:连铸大方坯轻压下
- 方坯连铸凝固末端位置研究被引量:7
- 2008年
- 凝固末端位置对于凝固末端电磁搅拌位置的确定至关重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了方坯连铸凝固传热数学模型,并通过射钉法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凝固末端位置并为凝固末端电磁搅拌提供指导。
- 罗森朱苗勇张书岩王忠英仝太钦蔡云腾
- 关键词:方坯连铸凝固末端射钉法数值模拟
- 连铸电磁搅拌工艺对700MPa级高Ti微合金钢板坯质量的影响研究
- 2015年
- 电磁搅拌虽然能够扩大连铸板坯等轴晶区、降低中心偏析,但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负偏析。通过对700MPa级高Ti微合金钢连铸坯的检验,分析电磁搅拌对其连铸坯质量及后续性能的影响,为电磁搅拌工艺的调整提供依据。
- 肖爱达曾斌谢世正邓之勋罗森
- 关键词:微合金钢连铸坯质量中心偏析连铸板坯
- 基于凝固传热模型的轴承钢GCr15二冷研究与应用被引量:8
- 2009年
- 采用Gleeble-3500热应力/应变模拟机对轴承钢GCr15进行了高温力学性能测定,根据实际测量的结果,优化原有二冷制度并提出了适合轴承钢二冷冶金准则的二冷水表。并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了大方坯连铸凝固传热模型,通过射钉试验表明模型准确可靠,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基于凝固传热模型的动态二冷控制方法,通过生产实践表明采用特征拉速控制二冷配水可以有效改善铸坯质量。
- 罗森祭程朱苗勇谭建平胡黎宁钟保军
- 关键词:高温力学性能凝固传热二冷制度动态控制
- GCr15轴承钢连铸冷却速率下凝固原位观察被引量:12
- 2022年
- GCr15轴承钢在连铸凝固过程中的组织生长与溶质偏析是碳化物液析的重要诱因,成为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为此,针对国内某钢厂240 mm×240 mm GCr15轴承钢的连铸过程,选取方坯表面下方40、80和120 mm位置处的坯样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二维凝固传热模型,结合红外测温试验,求解它们在糊状区的平均冷却速率,然后借助高温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HT-CSLM)原位观察它们在连铸条件下的凝固过程,研究揭示不同冷却速率对晶粒生长动力学、晶粒尺寸和溶质偏析的影响。结果表明,距方坯表面40、80和120 mm位置处的糊状区平均冷却速率分别为24.70、17.02和18.95℃/min,固相等效的γ-Fe晶粒生长速率分别为1.043、0.973和1.015μm/s,完全凝固后原始奥氏体晶粒半径分别为148.53±58.41、168.23±46.47和165.30±49.28μm。随着冷却速率的降低,固液界面趋于稳定,晶粒形貌由不规则长条形逐渐转变为规则圆形,凝固组织变得粗大,溶质元素C和Cr在晶界处分布较高。随着凝固的进行,不同晶粒相互接触形成晶界。该现象随着冷却速率的降低愈加明显,且伴随着晶界的迁移。
- 罗腾飞王卫领王卫领罗森刘宗辉
- 关键词:GCR15轴承钢原位观察溶质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