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永杰
- 作品数:35 被引量:122H指数:7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6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频超声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价值
- 2011年
-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占急腹症的首位,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其起病急,进展快,如延误诊断或处理不当,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所以阑尾炎的早期诊断,对手术及预后至关重要[1]。随着超声的广泛应用和检查者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高频超声的广泛应用,使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明显提高。现将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2月经手术证实的急性阑尾炎82例超声表现总结分析如下。
- 吴雪松孙建霞许永杰
- 关键词:高频超声急性阑尾炎
- 银屑病关节病变的超声研究
- 杨蕾贾化平梁会泽许永杰车向临吴雪松
- 血清PSA及PSA密度与前列腺癌分级分期的关系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提高前列腺癌(PCa)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了60例经穿刺活检确诊PC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PCa患者中,血清T-PSA含量、F-PSA含量、F/T分别与PCa Gleason分级、临床分期均呈正相关,F/T与PCa Gleason分级、临床分期均无显著相关。结论:PCa患者的血清T-PSA、F-PSA和PSAD与Gleason分级和临床分期存在相关,提示可能通过检测血清T-PSA、F-PSA和PSAD预测PCa恶性程度及预后,有利于PCa的筛查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 刘刚岳明刘淳崔志刚朝鲁刘小勇陈锐粱会泽许永杰
- 关键词:前列腺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病理分级
- 超声诊断肝脏巨大间质性错构瘤合并胆囊腺癌1例
- 2003年
- 胡超美魏相东许永杰杨蕾
- 关键词:肝脏错构瘤间质性上腹部肿块胆囊腺癌
- 短期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对前列腺癌组织中MUC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短期新辅助内分泌治疗(NHT)前后前列腺癌组织MUC1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04年1月至2011年1月21例前列腺癌患者纳入本研究,患者经B超引导下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确诊为前列腺癌后先行NHT 3~9个月,然后行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NHT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抗雄激素药物的最大雄激素阻断治疗。取NHT前穿刺活检标本及NHT后的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大体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前列腺癌组织内MUC1表达水平;检测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 PSA)水平;前列腺癌组织分级采用Gleason评分系统;NHT后MUC1表达与血清t PSA水平及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s相关分析。结果 NHT治疗前癌组织中MUC1表达弱阳性,染色强度为(1.52±0.59);NHT治疗后MUC1表达增强,染色强度为(2.27±0.88),NHT后MUC1表达高于NHT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分别为(6.5±0.3)、(6.1±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HT治疗前后血t PSA水平分别为(80.81±22.26)ng/ml、(4.11±1.7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HT治疗后前列腺癌组织中MUC1表达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无相关性(r=0.075,P〉0.05),与血清t PSA水平呈正相关(r=0.507,P〈0.05)。结论短期NHT可使前列腺癌细胞内MUC1表达上调,针对MUC1的辅助治疗有可能提高短期NHT的效果。
- 崔志刚刘淳刘刚岳明梁会泽许永杰
-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新辅助内分泌治疗MUC1粘蛋白总前列腺特异抗原
-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射频微创治疗被引量:10
- 2004年
- 目的 探讨经皮射频 (PRFA)微创治疗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RF -2 0 0 0射频仪和 10电极LeVeen射频针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 12例 15个病灶 ( 2 5cm~ 9 5cm) ,大于 3cm者予分层多点叠合消融。结果 12例病人均一次性顺利完成治疗 ,包括 1例 4个病灶者。无并发症。随访期 16~ 41月 ,平均 2 8月 ,CT复查肿瘤均无强化染色 ,血管瘤直径平均缩小 68%( 4 1%~ 79%)。结论 PRFA具有微创、有效、简捷、安全、实用等特点 ,有望成为治疗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一种理想方法。
- 崔彦周立艳许永杰王平董满库吉敏李晓鸥刘子沛
- 关键词: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微创治疗病灶射频仪肿瘤CT复查
- 儿童非特异性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超声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小儿非特异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性肿大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35例反复腹痛的患儿,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超声检查其肠系膜淋巴结情况。结果超声诊断腹痛患儿肠系膜淋巴结良性肿大33例,检出率为94.29%;淋巴结短径10~17 mm,平均(11±0.9)mm。超声诊断对照组肠系膜淋巴结良性肿大4例,检出率为13.33%;淋巴结短径为4~7 mm,平均(4.7±0.8)mm。患儿淋巴结超声检出率、短径均较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非特异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性肿大主要表现为儿童反复发作的腹痛,超声检出肠系膜淋巴结良性肿大有利于明确诊断。
- 梁会泽贾化平孙志英周环宇许永杰
- 关键词:超声检查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儿童
- 模拟失重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探讨模拟失重环境下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规律。方法研究对象为16位健康男性志愿者,平均年龄(20.38±2.00)岁,身高(174.75±3.85)cm。受试者取-6°头低足高位,连续卧床21d。受检者空腹8h以上,取仰卧位或左侧卧位,采用GEVivid7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安静状态下检测门静脉的血流变化。结果模拟失重后门静脉左右径和前后径均有增加趋势,但与模拟失重前1d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拟失重后1d门静脉最大流速即显著下降,由模拟失重前1d的(19.8±7.7)ml/s下降为(17.1±6.8)ml/s。模拟失重后3d、7d、14d和21d门静脉最大流速继续逐步下降,与模拟失重前1d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模拟失重直立后,门静脉最大流速逐渐上升,至直立后7d上升为(18.7±7.4)ml/s,与模拟失重前1d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拟失重前1d门静脉的血流量为(1028.27±237.14)ml/min,模拟失重后1d门静脉血流量即下降为(906.23±209.89)ml/min,此后的3d、7d、14d和21d,其血流量持续下降,与模拟失重前1d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模拟失重直立后1d,门静脉血流量即上升为(934.29±217.13)ml/min,至直立后7d上升为(980.48±227.41)ml/min,与模拟失重前1d门静脉的血流量基本持平。结论模拟失重后,肝门静脉血流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其变化类型为不适应型。临床应加强肝脏对抗失重环境的防护措施研究,以确保航天员的航天训练和太空飞行安全。
- 周环宇梁会泽何薇薇许永杰魏相东贾化平王爱红
- 关键词:失重模拟门静脉
- 经皮射频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评价经皮射频(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PRFA)微创治疗肝脏海绵状血管瘤(hepati cavernous hemangiomas,HCH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RF-2000射频仪和10电极LeVeen射频针在超声引导下施行PRFA治疗HCHs26例39个病灶直径2.5~11.0cm,其中直径>3.0cm者予分层多点或多次叠合消融。局部麻醉,配合全身镇痛处理。结果26例均成功实施PRFA。反应期2~5天,包括局部疼痛不适、发热、ALT升高等,无胆漏、出血等并发症。23例随访1~5年,平均2年8个月,经一次治疗完全缓解(CR)22例,部分缓解(PR)1例,缓解率(CR+PR)100%;HCHs直径平均缩小68.8%(41.2%~81.5%)。结论在掌握好适应证和操作技巧的前提下,PRFA可发挥微创、安全、有效之优势,可作为治疗HCHs的一种理想选择方法。
- 崔彦周立艳吉敏李晓鸥董满库王平许永杰张宏文李成林
- 关键词:海绵状血管瘤射频消融肝脏
-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 2003年
- 周环宇许永杰梁会泽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