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健
- 作品数:8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抗战后乡村建设的复兴: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华西实验区研究
- 近代中国的乡村建设运动肇兴于20世纪以来对立国之争中的“以农立国”思想的实践。这一运动在20世纪30年代到达顶峰,并贯穿于整个民国时期。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是近代中国乡村建设史上的主导力量之一,从1926年的定县实验开始,...
- 谢健
- 关键词:晏阳初
- 文献传递
- 我国大学社会评价的发展研究
- 本文对我国大学社会评价的发展进行了研究。文章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简述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国内外大学社会评价的发展状况及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第二部分阐述我国大学社会评价的发展历史及现状。首先对我国大学...
- 谢健
-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评估大学评价
- 文献传递
- 新县制的乡村治理困境——基于璧山档案中地方精英群体的分析
- 2024年
- 1939年国民政府颁布并开始实施《县各级组织纲要》,标志着新县制改革的开始,对于包括璧山县在内的乡村社会而言,新县制的实施增强了基层公职身份在构建个人社会地位中的影响力,促进了原本拥有话语权的地方精英进一步“体制化”。在此过程中,“体制化”地方精英虽然有助于国民政府对乡村的控制,但其互相之间的利益竞争又加剧了乡村政治秩序的失调,形成了新县制下乡村治理的新困境。总体而言,新县制改革并不意味着基层政治的革命性变化,只是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加强乡村控制、资源汲取的另一种尝试,这种尝试也在地方精英利益争夺的牵制之下困境迭出、成效有限。
- 谢健
- 关键词:新县制地方精英乡村治理
- 大学排行要关注教育质量——《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排行分析与启示被引量:4
- 2006年
- 大学排行起源于《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其排行的目的就是为学生及其家长明智地选择所要就读的学院提供尽可能全面、丰富的信息;排行强调教育的投入与产出,关注教育质量。研究其排行指标体系有助于我国大学排行的完善与发展。
- 谢健张海燕
- 关键词:《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大学排行
- 建立社会中介评估之必要性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在高等教育进一步大众化的情况下,我国以教育行政部门为评价主体的高校评估已不能满足社会各界的要求,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与此同时,民间团体组织的社会评估引起了公众的极大注意,对于引进社会中介评估机构参与高等教育评估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教育不断向前发展的形势下,建立社会中介评估机构是十分必要的。
- 谢健
- 关键词:高校评估社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