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振强
- 作品数:78 被引量:234H指数:9
- 供职机构:海南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研究生创新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三亚某酒店方舱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分析海南省三亚市某酒店方舱医院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者(奥密克戎变异株BA5.1.3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优化疫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2年8月10日~8月30日三亚市某酒店方舱医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截至2022年8月30日,该酒店方舱医院共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者703例,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显示:男性328例,占46.7%,女性375例,占53.3%,男女比例0.87∶1,年龄跨度为8个月~85岁,M(P25,P75)为37(20,49)岁,以31~59岁人群为主,占51.4%;无症状感染者占39.8%,轻型感染者占60.2%,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24.8%(105/423)、发热18.7%(79/423);8.8%的感染者有慢性基础疾病史,高血压和糖尿病最常见;累计出院416例感染者,总体住院时间的M(P25,P75)为14(10,15)d;未接种COVID-19疫苗者占10.1%,完成1次疫苗接种者占5.0%,完成2次疫苗接种者占36.3%,完成3次疫苗接种者占48.6%,≥60岁感染者中完成2次和3次疫苗接种的仅占10.1%和8.8%。结论:此次毒株为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BA5.1.3,国内首次报道,传染性和隐匿性更强,各年龄段人群普遍易感。因此需要加强个人防控,做好外防输入和内防扩散;加强核酸检测,做到及时发现和早期处理;加强COVID-19疫苗接种工作,提高疫苗接种率,减少感染率。
- 程少文苏应雪刘丹洪蕾林兴华袁伟袁伟陈静黄虹赵振强
-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流行病学特征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阿托伐他汀干预的影响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acutecerebralinfarct,ACI)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PN)及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C-reactiveprotein,hs-CRP)水平变化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临床选取ACI病人66例,随机分为ACI对照组(32例)和ACI治疗组(34例),并以3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两组ACI病人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14d;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每日1次口服,治疗14d。所有研究对象均测定治疗前后的血清脂联素和hs-CRP浓度,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良爱丁堡-斯勘的那维亚卒中量表进行评定)MESS评分。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CI对照组和ACI治疗组患者治疗前血清hs-CRP水平均明显升高,而脂联素浓度显著降低(P<0.05)。②治疗14d后,ACI对照组和治疗组的血清hs-CRP均明显下降,脂联素水平明显升高(P<0.05),但是ACI治疗组的改变更为显著(P<0.05)。③ACI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的ME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但是ACI治疗组MESS评分的改善更为显著(P<0.05)。④患者治疗前的MESS与血清脂联素水平呈负相关(r=-0.33,P<0.05);与hs-CRP呈正相关(r=0.32,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后可降低血清hs-CRP和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 陈蓉王埮赵振强容琼文张填陈志斌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急性脑梗死脂联素高敏C反应蛋白
- 血浆纤维蛋白原检测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预后判断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旧)检测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急诊入院的132例TIA患者,均进行ABCD评分,低危患者46例(0分),中危患者70例(4分),高危患者16例(6-7分)...
- 赵振强胡兰蔡美华陈志斌王淑荣王埮
- 文献传递
- 慢性偏头痛对患者工作记忆能力的影响
- 2016年
- 目的探讨慢性偏头痛对患者工作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来我院神经内科就诊且临床诊断为慢性偏头痛的患者64例(偏头痛组),同时选取来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健康志愿者64例作为对照组,先比较两组受检者的神经心理学评分,再采用韦氏记忆量表及N-back神经心理学测试方法对两组受检者的工作记忆能力进行比较。结果偏头痛组与对照组在简易智能量表评分、词语流畅性测验得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偏头痛组和对照组受检者在故事理解[(2.75±0.63)分vs(3.23±0.74)分]、倒背数字[(2.91±0.51)分vs(3.15±0.59)分]、顺背数字[(1.48±0.43)分vs(1.72±0.61)分]及积累分测验[(2.64±0.67)分vs(3.25±0.56)分]方面的得分比较,偏头痛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头痛组患者处理工作记忆之初级任务时的准确率比对照组高[(17.8±.1.6)%vs(17.0±1.2)%],而反应时间较对照组长[(694.2±168.4)ms vs(626.4±152.3)m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受检者在高级任务时的准确率及反应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偏头痛对患者故事理解、背数及积累分测试及时间初级处理方面有较大的影响,值得临床医师重视。
- 王源江赵振强王埮黎昌炫
- 关键词:慢性偏头痛神经心理学测验记忆能力
- Bcl-2过表达对神经元内质网途径凋亡的影响
- 目的为了研究内质网应激和Bcl-2蛋白对神经细胞凋亡调控的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细胞,瞬时转染pEGFP-BCL-2质粒或pEGFP-C3空载体质粒,2μmmol/L毒胡萝卜素处理24-72小时,Hoechst...
- 容琼文王埮陈蓉王源江赵振强
- 文献传递
- 氟桂嗪对脑梗死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的浓度影响
- 2007年
- 目的研究氟桂嗪对脑梗死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1 TGF-β1)的浓度变化影响。方法收集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常规治疗,一组治疗中无钙离子拮抗剂治疗,另一组病后第2d始加口服氟桂嗪20mg/d,分2次,连用14d,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发病后第1、3、7、14d血清TGF-β1水平动态变化,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清TGF-β1浓度在第1d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血清TGF-β1水平(P<0.01),加用氟桂嗪治疗组血清TGF-β1含量在第3、7、14d均明显高于未加氟桂嗪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氟桂嗪可能有利于TGF-β1的信号传递,提高脑梗死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有利于抵御脑缺血再灌注造成的脑损伤。
- 陈蓉赵振强容琼文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氟桂嗪脑梗死
- 急性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串联闭塞患者球囊扩张与支架置入的效果
- 2024年
- 目的比较颈内动脉起始段粥样硬化性串联闭塞患者颈内动脉颅外段行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发病24 h内行血管内治疗的急性前循环串联闭塞脑卒中患者91例,分为球囊扩张组51例,支架置入组40例,比较两组基线和临床资料。mTICI 2b~3定义为血管良好再通,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定义为临床预后良好。结果支架组患者术后血管良好再通率和90 d良好临床预后率较球囊组高,分别为70%比60.8%和60%比5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1、0.391)。两组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无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0%比11.8%、32.5%比41.2%、22.5%比17.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1.000、0.396、0.564)。结论颈内动脉起始段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所致的急性前循环串联闭塞患者,急性期颅外段行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可能均安全有效。
- 李威冯晓丽王康萌黄开来孙刚陈蓉赵振强关海涛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球囊扩张支架置入
- 电刺激小脑顶核对帕金森病患者脑脊液中单胺类递质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电刺激小脑顶核(FNS)对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症状、抑郁症状及脑脊液中单胺类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5例伴随抑郁症状的帕金森病(PD)患者随机分为刺激组(FNS+美多巴组)、对照组(单纯美多巴组)。刺激组35例患者予以FNS治疗,每次通电30min,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30d,同时按常规服用美多巴;对照组30例,单纯服用多巴胺治疗。所有患者治疗期间美多巴用量不变。于治疗前、后予以改良Webster量表、汉密尔顿抑郁分级量表(HAMD)评分;同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患者脑脊液中单胺类递质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刺激组运动症状有所改善,抑郁症状减轻,Webster和HAMD评分均减少(P<0.05),脑脊液中5-羟色胺(5-HT)含量增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无明显变化。对照组运动和抑郁症状则无明显改变,脑脊液中单胺类递质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FNS治疗在减轻PD患者运动症状的同时也能改善抑郁状态,其作用机理可能于中枢神经保护和促进5-HT的释放有关。
- 赵振强蔡美华陈志斌胡兰王埮彭忠勇
- 关键词:帕金森病小脑顶核单胺类递质
- 血浆纤维蛋白原检测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预后判断中的应用
- 目的 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检测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急诊入院的132例TIA患者,均进行ABCD2评分,低危患者46例(0~3分),中危患者70例(4~5分),高危患者1...
- 赵振强胡兰蔡美华陈志斌王淑荣王埮
- 丁酸钠对MPTP构建的PD小鼠运动功能及焦虑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究丁酸钠(NaB)对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运动功能及焦虑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方法选用健康C57BL/6小鼠,按照随机数字,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给药组,正常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8 d,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5,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14 d,继续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4 d,给药组小鼠腹腔注射MPTP 14 d,继续腹腔注射NaB 14 d。29 d后对3组小鼠进行爬杆实验、转棒实验及旷场实验检测。在完成上述行为学检测后,小鼠处死取脑,分别运用Western印迹及免疫组化方式检测鼠脑内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情况。结果在转棒实验中,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转棒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0.001),而给药组则较模型组显著延长(P<0.001);在爬杆实验中,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爬杆时间明显延长(P<0.001),而给药组则较模型组显著缩短(P<0.001);在旷场实验中,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穿越中间区域次数明显减少(P<0.01),而给药组则较模型组小鼠显著增多(P<0.05)。模型组行走总路程较正常组减少(P<0.01),而给药组则较模型组显著增多(P<0.05);在免疫组化及Western印迹实验中,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TH表达减少,而给药组则较模型组显著增加。结论NaB可增加MPTP模型鼠脑TH表达,减少多巴胺神经元丢失,改善PD小鼠运动功能及焦虑行为。
- 许苗菁钟花赵振强陈薪旭冯晓丽张海英王埮
- 关键词:帕金森病丁酸钠MPTP焦虑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