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行知

作品数:14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贵州民族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学院物理系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理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量子
  • 4篇量子相变
  • 3篇滴线核
  • 3篇相对论连续谱
  • 3篇HARTRE...
  • 3篇玻色
  • 3篇玻色子
  • 2篇原子
  • 2篇晕核
  • 2篇振动
  • 2篇顺排
  • 2篇自旋态
  • 2篇高自旋
  • 2篇高自旋态
  • 2篇核结构
  • 2篇PD
  • 1篇单片
  • 1篇单片机
  • 1篇定态
  • 1篇形状相变

机构

  • 14篇贵州民族大学
  • 4篇西北第二民族...
  • 3篇北方民族大学
  • 1篇贵州大学

作者

  • 14篇赵行知
  • 13篇倪绍勇
  • 12篇石筑一
  • 12篇童红
  • 3篇汪红
  • 3篇张春梅
  • 3篇雷玉玺
  • 2篇石筑亚
  • 2篇张欢
  • 1篇葛一凡
  • 1篇孙向荣
  • 1篇聂思敏
  • 1篇蔡绍洪

传媒

  • 4篇物理学报
  • 3篇原子能科学技...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贵州民族学院...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六盘水师范高...
  • 1篇第十次全国核...

年份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199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76Sr核yrast带结构演化的微观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对于发生在同一个原子核中的、从一种高有序激发模式向着另一种低有序激发模式演化的机理和物理图像,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解:被布居到高角动量态的高有序激发核,以E2跃迁方式先行退耦到yrast带,再退耦到共存区时释放了结构能,诱发价核子对耦合强度改变,重新组合出低有序的激发模式基准态,实现了基准态结构的过渡.从微观上看,这是一种既温和而又平稳的转变.并以76Sr核为例作了深入阐述.
石筑一童红张欢汪红雷玉玺赵行知倪绍勇
关键词:量子相变
相对论连续谱Hartree-Bogoliubov理论对Dy偶同位素链的研究
基于相对论连续谱Hartree-Bogoliubov(RCHB)理论.在NL-SH参数下,研究了从质子滴线到中子滴线Dy的整个偶同位素链的基态特性.首先,计算的核结合能和核均方根半径结果,在有实验数据进行比较的范围内,相...
倪绍勇石筑一赵行知童红
关键词:滴线核
文献传递
124Te核1+态和高自旋态能谱特征的微观研究
利用微观sdIBM-2+2q.p.方案,成功地计算出124Te核的低自旋态和部分高自旋态,特别是较成功地再现了 11+,12+,31+,32+和51+态.基于该方案推出的能量关系指认:61+,81+和101+态是两质子的...
石筑一倪绍勇童红赵行知
文献传递
^(108)Cd核振动到转动演化的微观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基于微观sdIBM-Fmax模型和实验单粒子能量值,在最普遍的哈密顿量下,用两组不同的核子-核子等效相互作用参数,分别很好地再现了108Cd核的振动带能谱和转动带能谱及其演化过程。微观和唯象的研究指出:1)这两种激发模式的共存区是能态81+~141+(Ex=3.683~5.503 MeV),81+态是振动模式占据优势的能态,141+态是转动模式占据优势的能态,而101+态则是两种模式的中立能态;2)从基态到241+态的yrast态均是集体态,而以后出现的第1个拆对顺排态很可能就是中子h11/2的两准粒子态;3)核结构的这种过渡不是很剧烈,而是在过渡区中,通过对玻色子结构中价核子对的耦合概率的微小改变来实现的。
倪绍勇石筑一童红赵行知张春梅雷玉玺
关键词:玻色子
相对论连续谱Hartree-Bogoliubov理论对Dy偶同位素链的研究
基于相对论连续谱Hartree-Bogoliubov(RCHB)理论,在NL-SH参数下,研究了从质子滴线到中子滴线Dy的整个偶同位素链的基态特性.首先,计算的核结合能和核均方根半径结果,在有实验数据进行比较的范围内,相...
倪绍勇石筑一赵行知童红
关键词:滴线核
文献传递
102^Ru核振动到转动演化的微观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基于微观sdIBM-2方案和实验单粒子能量值,在最普遍的哈密顿量下,用两组不同的核子-核子等效相互作用参数,分别很好地再现了102Ru核的振动带能谱和转动带能谱及其演化过程.微观和唯象的研究指认:1)这两种激发模式的共存区是能态81+—121+(即Ex=2.500—4.000MeV);态81+是振动模式占据优势的能态,态121+是转动模式占据优势的能态,而状态101+则是两种模式的中立能态;2)态121+是141+态退耦到态101+辐射光子相变后的中间能态;3)从基态起直到201+态的yrast态全都是集体态,而以后出现的第一个拆对顺排态很可能就是中子h11/2的两准粒子态;4)这种结构的过渡不是很剧烈的,而是通过玻色子结构常数在过渡区中不大的改变来实现的.
石筑一张春梅童红赵行知倪绍勇
关键词:玻色子核结构
相对论连续谱Hartree-Bogoliubov理论对Er偶同位素链的研究
2006年
基于相对论连续谱Hartree-Bogoliubov(RCHB)理论,在NL-SH参数下,研究了从质子滴线到中子滴线Er偶同位素链的基态特性,计算的核结合能和核均方根半径,在有实验数据进行比较的范围内,与实验数据值符合较好。计算结果显示:在中子数为N=82-126的壳层里,在84-92、94-126之间有明显的子壳层结构;62582Er184核是中子滴线核。
倪绍勇石筑一赵行知童红
关键词:滴线核
转动诱发原子核量子相变的一种可能途径被引量:10
2007年
基于微观IBM理论,提出转动诱导出玻色子量子相变的一种可能途径:一旦原子核在受到高能激发或作快速旋转时,假如外界提供的能量足以使玻色子完成拆对顺排,则核处于集体相与单粒子态的共存相,其特征是出现较密集的能谱;假如能量不足以完成拆对或顺排,可能发生两种情况之一,当核旋转达到某个临界转动频率ωc时,或者一个高角动量的玻色子脱离“集体”而“游离”出来,或者发生一个高角动量的玻色子转变为一个低角动量的玻色子,核仍旧处于集体相;均会伴随出现光辐射,产生基态带的一条能级———相变信号.正是这类玻色子相变导致了原子核的量子相变.本物理图像统一了玻色子拆对顺排相变和退耦释放光子相变的描述.以100Pd核的141+,142+和143+态的产生机理为例,对模型作了仔细说明.
石筑一童红石筑亚张春梅赵行知倪绍勇
关键词:量子相变
从核结构的有序性理解^(180,182)Hf核形状演化被引量:2
2009年
对于发生在同1个原子核中的从一种高激发模式向着低激发模式演化的物理图像,给出了一种新的理解:被布居到高角动量态的高有序激发核,以E2跃迁的方式先行退耦到转晕带,再退耦到共存区(或临界点)时释放了有序的结构能,诱发价核子对耦合强度改变,重新组合出低有序的激发模式基准态,实现了基准态结构的过渡;从微观上看,这是一种既温和而又平稳的转变。这种共存区(或临界点)在不同核素中位置的改变,就是研究基态量子相变的理论基础。文章阐述了连续发生两次这类相变的可能,并以180,182Hf核为例作了深入探讨。
童红石筑一汪红赵行知倪绍勇
关键词:量子相变
g玻色子对^(100)Pd核高自旋态能谱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以新近的实验单粒子能量为输入,应用唯象sdgIBM理论的两种微观实现——微观sdgIBM-2方案和sdgIBM-Fmax方案,仔细研究100Pd的核能谱和B(E2)跃迁。计算结果表明:sdgIBM-2方案成功地再现了100Pd核的较复杂的基态带和γ带的高角动量态能谱以及已知的B(E2)跃迁,其再现角动量达Jπ=16+、Ex≈7.00 MeV,比通常IBM理论再现的Jπ=6+~8+、Ex≈2.00 MeV高出很多;指认直到16+的yrast态都是基态,很可能目前观测到的yrast带中根本就不存在玻色子破对后的准粒子态。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进一步表明,为了能在IBM理论框架下描述好核的高角动量基态,需要平权地引入g玻色子,以便提供较强的十六极对相互作用,抵抗住高速转动下玻色子的破对趋势。用g玻色子数为0~3的弱耦合sdgIBM-Fmax方案的计算结果对此作了进一步说明。按照微观sdgIBM-2方案,解释了实验上3个14+态的异常:141+态是由于1个中子g玻色子在转变为中子d玻色子的量子相变中辐射出1对光子的结果,142+是161+态退耦的中间态,而143+是真正的基态。
赵行知石筑一石筑亚倪绍勇童红
关键词:量子相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