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兰

作品数:18 被引量:105H指数:6
供职机构: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肝炎
  • 9篇乙型
  • 8篇乙型肝炎
  • 5篇病毒
  • 4篇慢性
  • 4篇肝炎病毒
  • 3篇血清
  • 3篇乙肝
  • 3篇乙型肝炎E抗...
  • 3篇乙型肝炎病毒
  • 3篇慢性乙型
  • 3篇慢性乙型肝炎
  • 2篇蛋白
  • 2篇血浆
  • 2篇血浆置换
  • 2篇阳性
  • 2篇医师
  • 2篇医师规范化培...
  • 2篇乙型肝炎病毒...
  • 2篇预后

机构

  • 18篇成都医学院第...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成都市公共卫...

作者

  • 18篇邓兰
  • 6篇胡章勇
  • 5篇袁媛
  • 4篇杨军
  • 3篇王亚莉
  • 3篇陈骥
  • 3篇范凌
  • 3篇陈洁
  • 3篇杨雪梅
  • 2篇夏绍碧
  • 1篇刘卫华
  • 1篇杜红飞
  • 1篇袁贤凤
  • 1篇赖翼
  • 1篇刘聪
  • 1篇刘漪沦
  • 1篇石菡
  • 1篇胡清林
  • 1篇许颖
  • 1篇周庆

传媒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山东医药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 1篇肿瘤预防与治...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 1篇中国毕业后医...

年份

  • 3篇2022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浆置换治疗前后肝细胞生长因子浓度对重型肝炎预后的影响
2016年
重型肝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大量坏死,如病毒或细菌感染、药物、酒精中毒等,导致患者肝功能出现严重损害甚至衰竭的一类临床综合征[1-2]。人工肝技术血浆置换(PE)被应用于重型肝炎的临床治疗~[3],其可以通过调节机体细胞因子水平来达到治疗效果[4]。有研究[5]表明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肝脏发生损伤时能提高肝细胞抗损伤的能力,从而起到保护肝细胞的作用,同时可通过多种机制抑制并改善肝纤维化。
袁媛陈骥邓兰
关键词:血浆置换重型肝炎肝细胞生长因子预后
PBL教学法在普通外科住培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方法在普通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培训基地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42名,随机分为试验组(n=21)和对照组(n=21)。由共同教师按教学大纲要求授予相同主题内容的课程,试验组采用PBL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讲座式教学方法。分析两组学员的出科考试成绩及进行教学满意度分析。结果试验组学员出科考试成绩较对照组学员出科考试成绩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员对教师满意度评价中显高于传统组。结论在普通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PBL教学方法优于传统教学方法,PBL教学有助于提高学员临床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合格的外科住院医师。
周庆邓兰胡清林宋忠辉
关键词:教育PBL教学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方法普通外科
以立项形式开展分层递进院级专项教改课题对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1
2022年
目的探索以立项形式开展分层递进院级专项教改课题(简称分层递进培养专项教改课题)对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质量的作用研究。方法对2019年10月—2020年7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医师月度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开展住培分层递进培养专项教改课题前后(2019年10月—11月与2020年1月、2月、4月—7月、2019年12月与2020年4月—7月)月度考核成绩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培质量逐步提高。2019年12月和2020年1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分层递进培养专项教改课题,可逐步强化住培专业基地、科室及带教师资分层递进的培养理念,可针对不同学历、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临床工作背景的住院医师制订不同的培养计划和目标,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逐步提升住培教学水平和质量。
袁贤凤刘卫华邓兰肖如苹何秀娟刘行刘益磊
关键词:教改课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糖皮质激素递减疗法治疗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递减疗法治疗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4例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给予对照组保肝、拉米夫定抗病毒、支持疗法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甲基强的松龙注射液1 mg·kg-1·d-1静脉滴注,并根据临床病情改善情况递减激素用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肝功能、HBV DNA水平等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5%和25.0%(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消化道改善时间分别为[(3.8±1.3)d和(15.5±1.8)d,P<0.01],黄疸消退时间分别为[(28.2±9.3)d和(41.5±10.3)d,P<0.05];住院日分别为[(41.5±4.3)d和(52.2±4.7)d,P<0.05];观察组PTA和ALB较对照组升高显著,ALT和TBIL水平降低明显(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HBV DNA水平分别为[(3.2±1.5)lg cps/ml和(3.3±1.3)lg cps/ml,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病死率分别为9.4%和21.9%(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递减疗法治疗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龙云刘云华邓兰杨莉
关键词:肝衰竭乙型肝炎递减疗法
国产恩替卡韦对HBeAg阳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HBV复制的抑制效果、血清球蛋白及补体C3、C4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6
2020年
目的:探讨国产恩替卡韦(ETV)对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抑制效果、血清球蛋白和补体C3、C4的影响。方法:按数表法将80例血清HBeAg阳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EVT组和阿德福韦酯(ADV)组,每组各40例。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EVT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ADV组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4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中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情况,并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补体C3、C4水平,记录两组药物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48周后,两组患者HBV-DNA载量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EVT组HBV-DNA载量(2.20±0.64)LgIU/mL低于ADV组的(2.92±0.86)LgIU/mL,EVT组HBV-DNA载量降低值(3.46±0.98)LgIU/mL高于ADV组的(2.95±1.01)Lg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VT组HBV-DNA转阴率95%、HBeAg转阴率67.5%均高于ADV组的77.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两组血清IgG、IgA、IgM水平均明显下降,补体C3、C4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VT组血清IgG(13.22±2.91)g/L、IgA(3.39±1.01)g/L、IgM(1.56±0.28)g/L低于ADV组的(15.34±2.95)g/L、(4.00±1.07)g/L、(1.75±0.31)g/L,EVT组补体C3(1.19±0.33)mg/L、C4(0.28±0.08)mg/L高于ADV组的(0.95±0.18)mg/L、(0.24±0.07)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药副反应主要包括胃肠道反应、疲乏、肝区不适、失眠和谷丙转氨酶(ALT)异常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eAg阳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给予EVT抗病毒治疗能显著抑制HBV复制,降低血清IgG、IgA、IgM和提高补体C3、C4水平,对促进体液免疫功能恢复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袁媛陈洁杨雪梅邓兰
关键词:恩替卡韦乙肝肝硬化HBEAG阳性血清球蛋白
不良结局家族聚集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HBV基因型/亚型及前C/C启动子区变异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分析不良结局家族聚集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HBV基因亚型和前C/C启动子(Corepromoter,CP)区变异特征。方法:选择101名不良结局家族聚集性HBV感染者为实验组,92名无明显家族聚集性的慢性HBV感染者作对照,用巢氏PCR及直接测序法检测基因亚型及前C/CP区变异位点,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不同基因亚型构成比率及前C/CP区核苷酸变异频率,分析实验组HBV基因亚型及热点变异与临床疾病谱的关系。结果: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Ba均为优势基因亚型,其次为C2、C1亚型,仅在实验组检测出1例Bj亚型。C基因型在实验组中构成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83.3%(5/6)感染C1基因亚型的患者发生肝硬化和(或)肝癌(Liver cirrhosis/hepatocellular carcinoma,LC/HCC),明显高于Ba(29.9%,P<0.01)和C2亚型(11.8%,P<0.01);各位点变异频率在2组中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17个位点发生变异,其中A1752、A1775、G1899位点变异在无症状HBV携带者(Asymptomatic carriers,ASC)、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B,CHB)、慢性重型乙型肝炎(Chronic severe hepatitis B,CSHB)及LC/HCC组间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情加重,T1753、A1762、G1764、A1846、G1896位点变异率在ASC、CHB、CSHB和LC/HCC组中呈逐渐增加的趋势。LC/HCC组A1762T/G1764A双突变率及A1762T/G1764A/1896A三联变异率显著高于ASC组(P<0.01)。结论:本地区,不良结局家族聚集性HBV感染者C基因型患者构成比率增加,C1基因亚型及前C/CP区多个位点变异可能与慢性HBV感染者不良结局相关。
胡章勇杨军陈骥夏绍碧邓兰王亚莉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CHB患者血清HBeAg水平与肝脏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分级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研究和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水平与肝脏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分级的关系。方法 选取300例CH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分级、外周血HBV DNA水平和HBeAg水平、肝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炎症活动度为G4的患者血清HBeAg水平显著低于炎症活动度为G3、G2或G0-G1的患者,炎症活动度为G3的患者血清HBeAg水平显著低于炎症活动度为G2或G0-G1的患者(P〈0.05);随着纤维化分级的升高,患者的血清HBeAg水平逐级降低(P〈0.05);随着血清HBeAg水平的下降,患者的年龄逐渐上升,HBV DNA表达量逐渐下降,高HBeAg组和中HBeAg组患者的ALT水平高于低HBeAg组或HBeAg阴性组,低HBeAg组患者的ALT水平高于HBeAg阴性组,HBeAg阴性组的AST水平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随着血清HBeAg水平的下降,肝脏炎症活动度呈上升趋势(P〈0.05),肝脏纤维化分级呈上升趋势(P〈0.05)。结论 CHB患者体内血清HBeAg水平的下降可提示HBV复制水平的降低和肝功能指标的好转。
邓兰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E抗原炎症活动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的影响因素,以及血清学转换的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研究收集初治CHB患者200例,所有患者均HBeAg阳性,监测肝功能血清学指标,包括HBVDNA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所有患者随访3年后,再次监测以上指标,将2次监测结果作对比,分析HBeAg转阴的影响因素。然后根据以上影响因素建立3年发生HBeAg转阴的预测模型。最后采用受试者表达ROC曲线评估预测模型的临床意义。结果200例CHB患者在随访3年后,有87例患者转变为HBeAg阴性,每年转阴比例为14.5%;而55例患者表现为抗HBe转换,每年转换比例为9.2%;发生血清学转换患者的HBVDNA载量与ALT指标存在明显的降低,也有患者仍存在高拷贝HBVDNA载量,HBeAg转换率与HBVDNA载量呈负相关(P<0.05);HBeAg转阴比例与年龄有关,6~20岁转换率较低,而后转换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ALT、HBeAgROC曲线,计算约登指数及临界值:ALT≥217u/L与ALT<217u/L,HBeAg≥313S/CO与HBeAg<313S/CO;建立CHB患者HBeAg转换预测评分系统,其ROC为0.753。评分范围:0~6分,<3分为低转换,≥3分为高转换。当约登指数最大,则临界值为3分时,其敏感性为63.2%,特异性为75.2%。通过研究所验证预测模型的ROC为0.766。结论CHB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的自然影响因素是年龄、ALT,利用其建立的HBeAg血清学转换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龙云刘聪卜琪邓兰
关键词:乙型肝炎E抗原
乙肝表面抗原滴度动态变化对慢乙肝患者拉米夫定耐药后加用阿德福韦酯挽救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耐药后e抗原(HBeAg)阳性慢乙肝(CHB)患者血清表面抗原(HBsAg)滴度的动态变化对拉米夫定联用阿德福韦酯挽救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51例拉米夫定耐药的HBeAg阳性CHB患者联用阿德福韦酯挽救治疗前后的血清,检测并分析不同应答组各时间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sAg滴度、乙肝病毒(HBV)DNA载量差异。结果从基线到治疗12周开始,发生病毒学应答VR(+)组患者HBsAg滴度较无应答VR(-)组患者下降更快(P=0.041)。治疗12周时HBsAg滴度预测病毒学应答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AUC=0.821,P=0.006)。ROC曲线提示HBsAg为3.50 lg IU/ml时对应的Youden指数(0.612)最大。结论拉米夫定耐药后加用阿德福韦酯挽救治疗12周时HBsAg≤3.50 lg IU/ml可作为预测治疗72周发生病毒学应答的指标。
邓兰胡章勇张伟范凌朱宝渔郭啟欧任艳刘漪沦
关键词:HBSAG拉米夫定耐药阿德福韦酯
乙型肝炎病毒C启动子区C1673T/C1799G联合突变的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HBV(乙型肝炎病毒)C启动子区(CP)C1673T/C1799G联合变异的生物学和临床意义。方法136名慢性HBV感染者,包括无症状携带者(ASC)25例,慢性乙型肝炎(CHB)38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CSHB)24例,乙肝肝硬化(LC)36例,肝细胞肝癌(HCC)13例,用半巢氏PCR的方法结合直接测序法检测HBV基因亚型及CP区变异,分析C1673T/C1799G联合变异在不同基因亚型中的发生率及与HBV复制、e抗原表达和不同慢性HBV感染疾病谱的关系。结果本组病例中,Ba亚型110例,Bj亚型1例,C1亚型7例,C2亚型8例,C1673T/C1799G联合变异发生率为80.9%,其中在Ba亚型中为96.4%,C1亚型为14.3%,C2亚型为12.5%,Ba亚型与C1和C2亚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变异组HBV DNA载量与非变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抗原阳性组变异率为71.4%,e抗原阴性组为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ASC、CHB、CSHB、LC到HCC组,变异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1673T/C17991G联合变异常见于Ba基因亚型,该变异不影响HBV DNA的复制水平,可能与不同慢性HBV感染疾病谱无关。
胡章勇杨军夏绍碧邓兰王亚莉范凌石菡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突变聚合酶链反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