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鸿贵

作品数:23 被引量:162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农业科学
  • 7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啮小蜂
  • 7篇亚洲玉米螟
  • 7篇玉米
  • 7篇玉米螟
  • 6篇赤眼蜂
  • 5篇松毛虫
  • 5篇松毛虫赤眼蜂
  • 5篇毛虫
  • 5篇寄生
  • 5篇寄主
  • 5篇触角
  • 4篇寄生蜂
  • 3篇植物
  • 3篇茧蜂
  • 2篇毒液
  • 2篇雄蜂
  • 2篇亚种
  • 2篇腰带长体茧蜂
  • 2篇羽化
  • 2篇视觉

机构

  • 12篇中国科学院上...
  • 1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作者

  • 23篇邱鸿贵
  • 20篇符文俊
  • 11篇邱中良
  • 10篇沈伯钧
  • 4篇陆剑锋
  • 3篇周建中
  • 3篇任丹青
  • 3篇黄娟
  • 3篇何丽芬
  • 2篇周敏
  • 2篇冯从经
  • 2篇茅洪新
  • 1篇何咏雷
  • 1篇吴松筠
  • 1篇刘光华
  • 1篇王高平
  • 1篇王丽秀
  • 1篇戚正武
  • 1篇李永

传媒

  • 7篇昆虫天敌
  • 3篇昆虫知识
  • 3篇昆虫学报
  • 3篇华东昆虫学报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Entomo...
  • 1篇环境昆虫学报
  • 1篇中国昆虫学会...
  • 1篇中国昆虫学会...
  • 1篇中国昆虫学会...

年份

  • 1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1999
  • 1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2
  • 1篇1991
  • 2篇1990
  • 1篇1989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螟长距茧蜂对植物挥发物质的行为反应被引量:53
1989年
本文报道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幼虫寄生蜂——螟长距茧蜂Macrocentrus Linearis(Ness)对植物挥发物质的行为反应。用嗅觉仪测定表明,雌蜂能被寄主植物(玉米、棉花)的挥发物质所吸引,但正常寄主植物的气味不能明显地引起雌蜂产卵管的刺探行为。然而,寄主幼虫损伤的寄主植物,即使不存在寄主幼虫,亦能明显地诱发雌蜂进行产卵管刺探。非寄主植物(黄豆、灰菜)的气味对雌蜂既无明显的吸引力,亦无特别的排斥作用。当把正常的和寄主幼虫损伤的寄主植物同时提供给雌蜂时,雌蜂明显地选择后者。在寄主植物和非寄主植物同时存在时,雌蜂明显地被寄主植物的气味所吸引。寄主植物的挥发物质能被乙醚抽提,抽提液滴加在滤纸上同样能诱发雌蜂触角搜索和敲打行为。
邱鸿贵何丽芬沈伯钧邱中良
关键词:植物
影响啮小蜂寄主接受行为因子的探讨
啮小蜂(Tetrastichus sp. )是一种群聚性蛹的内寄生蜂,主要寄生于茶长卷叶蛾(Homona magnanima)的蛹,试验室中亦能寄生于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的蛹。本文探讨了寄主蛹...
陆剑锋邱鸿贵邱中良符文俊
关键词:啮小蜂触角
文献传递
啮小蜂毒液对寄主亚洲玉米螟蛹发育的影响被引量:6
2004年
假寄生和毒液注射实验表明啮小蜂Tetrastichussp .毒液能永久麻痹亚洲玉米螟蛹Ostriniafurnacalis,较高剂量的毒液对亚洲玉米螟蛹有不同程度的麻痹作用。麻痹的蛹在室温下较长时间内不腐烂和干化。低剂量毒液能延长亚洲玉米螟蛹期 1~ 3d ,导致畸形成虫。啮小蜂初产卵转移寄主实验证实毒液可以帮助啮小蜂卵在亚洲玉米螟蛹体内的发育 ,啮小蜂初产卵在转移寄主体内发育到羽化时间为 2 5d ,比它们在原寄主内的羽化时间增加 8d左右 ,初产蜂卵与 1个毒液储液囊当量的毒液同时注入转移寄主体内 ,初产卵的羽化时间明显缩短 。
任丹青邱鸿贵茅洪新符文俊
关键词:啮小蜂寄生蜂毒液寄主亚洲玉米螟发育
腰带长体茧蜂寄生对亚洲玉米螟幼虫体内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3
2004年
通过对被腰带长体茧蜂MacrocentruscingulumBrischke寄生的 5龄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Guen啨e幼虫体内不同组织中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采用体外注射腰带长体茧蜂雌性成蜂的萼液成分、毒液成分、萼液与毒液混合物的方法 ,研究了寄生蜂各种主要生理因子对寄主血清中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寄生蜂寄生可明显抑制寄主体内的酚氧化酶活性 ,减少黑色素产生 ;被寄生组FITC标记的血细胞阳性百分率低于未被寄生组 ,差异极显著 (P <0 0 1) ;萼液成分可明显地抑制亚洲玉米螟幼虫血清中酚氧化酶的活性 (P <0 0 1) ;萼液与毒液混合物对酚氧化酶活性也有明显抑制作用 (P <0 0 1)。研究认为寄生蜂产卵时注入的萼液、毒液可对寄主昆虫酚氧化酶活性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中萼液是抑制寄主免疫能力的主要因素。
冯从经邱鸿贵邱中良符文俊
关键词:腰带长体茧蜂亚洲玉米螟寄生酚氧化酶
松毛虫赤眼蜂雄峰寄主栖息地定向行为的研究被引量:22
1995年
在实验室中,调查了松毛虫赤眼蜂雄蜂寄主栖息地定向行为与一些因子的关系.嗅觉试验表明,马尾松毛虫雌蛾翅膀的气味对雄蜂寄主栖息地定向行为无直接关系.来自寄主植物马尾松针(186mg)的气味能刺激雄蜂加强在气味区的搜索活动,但仅有松针气味尚不能明显地将雄蜂滞留在气味区内。同种雌蜂(N=20头)的气味对雄蜂虽有明显的引诱作用,但对雄蜂的滞留亦无明显的影响,当松针(186mg)加上雌蜂(N=20头)时,气味区滞留的雄蜂头数即明显增加,由此可见,奇主植物和雌蜂气味的共同作用是雄蜂寄主栖息地定向中的关键因子。
邱中良周建中黄娟周敏沈伯钧符文俊邱鸿贵
关键词:松毛虫赤眼蜂寄主植物天敌
棉褐带卷蛾Adoxophyes orana可分为两个亚种(鳞翅目: 卷蛾总科: 卷蛾科)被引量:13
1997年
对我国不同地区和不同植物上所采集的棉褐带卷蛾3个属群进行形态分类研究,发现茶叶、棉花上的2个属群幼虫上颚第5齿、蛹下唇基毛、雄虫前翅基斑、中带、雄性爪型突和雌性囊导管长度等与苹果、桃树上的属群均存在较大差异。结合性信息素、杂交等研究,认为我国的棉褐带卷蛾已发生了种下分化,应分为两个亚种,即为害苹果、桃树的种为苹褐带卷蛾AdoxophyesoranabeijingensisZhouetFu,而在棉花、茶树上为害的种是棉褐带卷蛾AdoxophyesoranaoranaFischervonRoslerstamm。
周建中邱鸿贵符文俊
关键词:鳞翅目卷蛾科
啮小蜂雄蜂触角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6
2006年
应用扫描电镜对啮小蜂(膜翅目Hymenoptera啮小蜂科Tetrastichinae)Tetrastichus sp.雄蜂触角及其表面的化学感器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雌蜂触角表面存在板形感器和坛形感器两大类,两者数量和分布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探讨了这两类触角化学感器的形态差异以及在寄主接受和交配行为中的不同功能。
陆剑锋李永邱鸿贵沈伯钧符文俊
关键词:啮小蜂触角感器
影响松毛虫赤眼蜂性比的因素被引量:6
1990年
本文用柞蚕卵作室内繁殖松毛虫赤眼蜂的代寄主进行有关影响该蜂性此因子测定。试验在雌蜂不同年龄、寄主卵量、和雌蜂密度等三方面进行。结果表明,一粒柞蚕卵被超过4头雌蜂寄生时,产卵量多,未能完成发育子代数亦增加,而羽化率低,子代雌蜂比例下降。说明过少的寄主卵,复寄生机会增多,成蜂性比受影响。
何丽芬邱鸿贵符文俊沈伯钧
关键词:松毛虫赤眼蜂
啮小蜂寄主接受行为的研究被引量:17
2001年
啮小蜂Tetrastichus sp.是一种群聚性蛹的内寄生蜂,主要寄生于茶长卷叶蛾的蛹。在实验室中,它还能寄生蓖麻蚕、粘虫、亚洲玉米螟、棉褐带卷蛾和家蝇等寄主蛹。在小环境中,啮小蜂雌蜂搜寻大蛹(粘虫)花费的时间要明显少于寻找小蛹(棉褐带卷蛾)所花费的时间。雌蜂多戮从寄主的腹部爬上蛹,其次为胸部和头部。88%的雌蜂产卵管插入蛹的位置与上蛹的部位一致。蜂龄(2-6天龄)对雌蜂接受寄主的行为无明显影响。雌蜂对寄主蛹龄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在第7天龄粘虫蛹中产的子蜂数明显减少,对第9天龄的粘虫蛹雌蜂虽作刺探,但未见寄生。随着寄主密度增加,平均每雌寄生的蛹数和产的子蜂数均相应增加,而寄主蛹的寄生率却逐渐下降。随着雌蜂密度增加,寄主蛹的寄生率和平均每头寄生蛹中的子蜂数相应提高,但平均每雌产的子蜂数则逐渐减少。雌蜂在寄生(平均1.74±5.05分.秒)和未寄生(平均2.90±6.50分.秒)寄主中产卵管插入的时间无明显差异,但在寄生(平均每蛹为182.20± 85.06头)和未寄生(平均为87.80±69.50头)寄主中产的子蜂数则有明显差异(P<0.02)。表明啮小蜂雌蜂对已寄生寄主蛹无明显的辩别能力。
邱鸿贵邱中良沈伯钧符文俊
关键词:啮小蜂寄生蜂
啮小蜂视觉和触角在交配中的作用观察
许多膜翅目寄生蜂种类的雄蜂触角腺在求偶行为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雄蜂触角表面散布有分泌小孔,有些散布在特化的触角节上,有些则在触角表面随机散布,数量不一,这些分泌小孔能够分泌出一种被称为信息素(Fpheromone)的...
陆剑锋邱鸿贵符文俊
关键词:啮小蜂交配行为触角视觉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