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邵国兴

邵国兴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细胞
  • 2篇癌细胞
  • 1篇野生
  • 1篇野生型
  • 1篇证法
  • 1篇社会
  • 1篇社会需求
  • 1篇肾癌
  • 1篇肾癌细胞
  • 1篇肾肿瘤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影响
  • 1篇内在动力
  • 1篇肿瘤
  • 1篇自然辨证法
  • 1篇细胞系
  • 1篇疗法
  • 1篇酶链反应
  • 1篇聚合酶
  • 1篇聚合酶链反应

机构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西安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邵国兴
  • 2篇惠宏襄
  • 2篇邵国兴
  • 1篇刘荣福
  • 1篇石涛
  • 1篇王中琨
  • 1篇王建波
  • 1篇王建波
  • 1篇辛建国
  • 1篇崔大祥
  • 1篇王成济
  • 1篇程伟
  • 1篇邵国兴
  • 1篇袁建林
  • 1篇于茂生
  • 1篇柴玉波
  • 1篇金明

传媒

  • 2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医学与哲学

年份

  • 1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野生型MTS1基因导入对人膀胱癌细胞系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1997年
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将外源野生型MTS1基因导入该基因功能丧失的人膀胱癌细胞系T24中,结果发现,转染MTS1基因的膀胱癌细胞的生长速率减低,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S期指数及增殖指数明显降低,电镜观察显示超微结构出现生长抑制特征,接种裸鼠无致瘤性。
袁建林惠宏襄王建波王建波于茂生柴玉波邵国兴邵国兴王中琨
关键词:野生型MTS1基因基因疗法
关于PCR技术发明的启示──浅谈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被引量:2
1995年
本文对PCR(PolymeraseChinaReaction)技术即聚合酶链式反应的发明、改进及不断完善的过程进行了回顾研究,结合自然辩证法关于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认为社会需求是PCR技术产生和发展的最根本动力;技术目的与技术手段的矛盾是进一步推动PCR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技术结构与技术功能的矛盾是进一步推动PCR技术发展的又一内在动力。
刘荣福邵国兴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社会需求自然辨证法
c-myc反义RNA对肾癌细胞GRC-1的体外生物学影响
1999年
目的探讨cmyc反义RNA对肾癌细胞系GRC1的体外生物学影响。方法利用重组基因技术构建含cmyc反义RNA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mycAS,再通过脂质体介导完成重组体的细胞转染。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转染反义RNA后的细胞体外生长速度减慢,软琼脂集落形成能力降低,部分细胞恢复生长接触性抑制;流式细胞仪显示肿瘤细胞S期百分率下降,细胞阻滞于G0/G1期;细胞DNA合成减慢,3HTdR掺入率降低;原位杂交检测证实,转染后细胞内源性cmyc基因转录水平降低;被转染细胞在超微结构上也有相应改变。结论cmyc反义RNA确能在体外实验中抑制肾癌细胞生长和逆转肿瘤恶性表型。
程伟金明邵国兴邵国兴邵国兴石涛
关键词:肾肿瘤C-MYC反义RNAGRC-1生物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