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志

作品数:19 被引量:113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2篇地震
  • 11篇反演
  • 9篇震源
  • 7篇震源机制
  • 7篇模拟退火
  • 6篇波形反演
  • 5篇地壳
  • 4篇地壳结构
  • 4篇震相
  • 4篇转换函数
  • 4篇矩张量
  • 4篇矩张量反演
  • 3篇地震震源
  • 3篇余震
  • 3篇双差
  • 3篇退火算法
  • 3篇重定位
  • 3篇模拟退火算法
  • 3篇M6
  • 2篇地震破裂

机构

  • 12篇中国科学院
  • 12篇中国地震局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 2篇日本产业技术...
  • 1篇河海大学
  • 1篇防灾科技学院
  • 1篇长安大学
  • 1篇陕西省地震局
  • 1篇云南省地震局
  • 1篇四川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19篇郭志
  • 11篇高星
  • 7篇王卫民
  • 4篇路珍
  • 3篇苏有亮
  • 2篇雷兴林
  • 2篇马胜利
  • 2篇周本刚
  • 2篇谢超
  • 2篇段宗奇
  • 2篇王小龙
  • 2篇韦伟
  • 2篇尹昕忠
  • 1篇何宏林
  • 1篇单新建
  • 1篇史恒
  • 1篇张希
  • 1篇陶玮
  • 1篇夏英杰
  • 1篇苏金蓉

传媒

  • 9篇地球物理学报
  • 3篇地震地质
  • 2篇科学通报
  • 2篇大地测量与地...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地震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8
  • 2篇2013
  • 2篇2010
  • 3篇2008
  • 2篇200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云南通海2018年8月地震序列重定位及震源机制被引量:3
2020年
文中使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编目系统、中国地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提供的正式观测报告和区域事件的波形数据,基于双差定位和W-Phase反演方法,对2018年8月云南省通海地震序列进行了重定位并反演了2次M5. 0主震的震源机制。2018年8月云南通海地震序列发生在川滇块体的南部边缘地区。川滇块体东部,小江断裂带分割了川滇块体与华南块体;川滇块体的西南部,红河断裂带分割了川滇块体与中南半岛。这2条主要断裂带阻挡并吸收了向S运动的川滇块体的大部分运动分量,因此在川滇块体的南部边界积累了大量构造应力,导致该地区的地震活动性较强。作为地震活动较强的地区,通海在1970年曾发生过M7. 0强震。2018年通海地震序列中2次M5. 0主震是1970年之后发生在通海及周边地区震级较大的地震。对通海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开展研究,可为通海及周边地区的防震减灾工作提供重要的地震学证据支持。文中,首先采用双差重定位方法对通海地震序列的震中进行定位;在此基础之上,采用W-phase波形反演方法反演获取了2次主震的震源机制。经过重新定位的地震震中分布显示,通海地震序列以NE-SW优势方向呈条带状分布,余震震源集中分布在深度5~10km的范围内,且发震断层呈现高倾角的特征。震源机制反演结果显示,2018年8月13日发生的M5. 0地震的2个节面的走向、倾角和滑动角分别为298. 2°、45. 2°、-172. 9°和203. 2°、84. 9°、-45. 0°,矩震级MW5. 07;14日发生的第二次M5. 0地震的2个节面的走向、倾角和滑动角分别为297. 0°、63. 6°、-161. 5°和198. 5°、73. 5°、-27. 7°,矩震级MW4. 89。综合分析通海地震序列重定位及震源机制反演结果可知,其发震断裂可能为NE走向的明星-二街断裂带,且地震序列的时空分布特征及震源机制信息与区域地震构造背景一致。
李通郭志高星
关键词:矩张量反演
西南天山—帕米尔2008年10月5日M_S6.7级地震震源机制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利用Incorporated Research Institutions for Seismology(IRIS)提供的远场宽频带P波及SH波记录,基于点源模型及有限断层模型方法,反演研究了2008年10月5日发生在中国天山与塔吉克斯坦交界区域的一次MS6.7级地震震源机制.结果表明,本次地震为南倾高角度稍具小幅度走滑分量的逆冲破裂事件,断层走向为57.2°,倾角为42.7°,震源深度为7.4km.根据研究结果,我们认为这是一次逆断层加小幅度走滑分量的地震事件,推断该地震可能与帕米尔向北北西方向挤压西南天山,在帕米尔—西南天山边界引发的逆冲断层活动有关.
苏金蓉郭志
关键词:震源过程模拟退火
西藏米林M6.9地震早期余震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5
2018年
北京时间2017年11月18日06时34分(GMT:2017-11-17 22∶34),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米林县发生了M6.9地震.本次地震位于东喜马拉雅东构造结末端旋转变形强烈部位.本研究基于林芝台阵记录的波形数据,应用双差定位方法和匹配滤波方法对本次地震早期余震序列进行了全面检测分析.截至2017年11月25日上午08时,我们共获得约10倍的中国地震台网公布的余震事件.余震的时空分布特征显示,本次米林M6.9地震余震呈NW向,位于北东向南迦巴瓦构造结北部的东西两侧边界断裂带之间,沿西兴拉断裂带分布,断层具有明显的分段破裂特征,主震位于余震分布带中部.根据余震分布特征以及震源机制解显示,发震断层的深部几何结构为北东向陡倾,主震北东侧的断层活动为主震及发震断层触发的结果,其深部几何结构也较陡,余震整体沿断层分布长度约50km.
尹昕忠周本刚陈九辉韦伟谢超郭志
关键词:发震构造东喜马拉雅构造结
2022年6月1日四川芦山M_(S)6.1强震构造精细特征被引量:8
2022年
2022年6月1日,四川芦山发生M_(S)6.1(M_(W)5.9)强震,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地震危险性再次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本次研究根据震源机制、余震重定位和深地震反射剖面,详细分析了发震断层,并刻画了芦山震区同震断层的三维结构和模型.此次地震为典型的逆冲型地震,震源机制两组节面参数(走向/倾角/滑动角)分别为节面I:221.5°/44.4°/103.3°;节面II:23.2°/47.1°/77.3°,矩心深度为15.5 km.结合余震展布特征,认为发震断层为一条倾向SE的反冲断层,初始破裂深度约19 km,倾角约50°.研究重新解译了芦山震区上地壳的地质构造,认为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存在两套重要的滑脱层,具有分层滑脱变形(解耦)的特征:浅部滑脱层之上为叠瓦构造,深浅滑脱层之间为双重构造.2013年M_(S)7.0地震与2022年M_(S)6.1地震的发震断层,均为发育在基底约20 km深度的滑脱层上的盲冲断层,为早期先存构造并重新活化的产物.芦山M_(S)6.1地震的余震丛集相对独立,与之前2013年芦山M_(S)7.0地震的发震断层并非相同的断层,因此认为是一次相对独立的破裂事件.2008年汶川M_(S)8.0地震与2013年芦山M_(S)7.0地震之间的地震空区,先存断裂众多,就空区的断层规模而言可以产生7级左右强震.而深部基底盲断层和浅部盖层隐伏断层的广泛存在,增加了该地区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的难度和不确定性.
鲁人齐房立华郭志张金玉王伟苏鹏陶玮孙晓刘冠伸单新建何宏林
关键词:震源机制发震断层地震反射剖面地震空区龙门山断裂带
用转换函数方法研究喜马拉雅地区速度结构被引量:5
2008年
利用流动数字地震台网提供的三分量地震波形记录,应用转换函数及快速模拟退火算法对喜马拉雅山脉地区46个地震站下的地壳横波速度结构进行了反演,为进一步揭示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地区的动力学演化过程提供了可靠的地球物理证据.根据本文结果可清晰看到,喜马拉雅山脉地区作为当今地壳活动最活跃的地区,物质交换非常活跃,地下结构远远未达到平衡,地壳速度有很大差异,在板块边界处莫霍界面速度间断不是非常明显,自喜马拉雅南坡向高原腹地,地壳厚度大致从55 km增加到80 km;沿经度方向,莫霍面也有一定的起伏.通过研究得到另外一个证据是,在喜马拉雅的主中央逆冲断裂,由大陆碰撞产生的主要构造,其深度可能要大于80 km.
王卫民苏有亮高星郭志
关键词:波形反演转换函数模拟退火
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M7.0和9日新疆精河M6.6地震震源机制解被引量:7
2018年
文中利用地震学联合研究会(IRIS)数据管理中心提供的全球地震事件波形资料,基于W-Phase震相资料,采用矩张量反演方法研究2017年8月8日和9日分别发生在四川省九寨沟的M7. 0地震和新疆精河M6. 5地震的震源机制。反演结果显示2017年8月8日发生的四川省九寨沟M7. 0地震的2个节面分别为走向152. 7°、倾角61. 4°、滑动角-4. 8°和走向245. 0°、倾角85. 8°、滑动角-151. 3°,震源深度为14km,该结果表明九寨沟地震以走滑型为主,2个节面分别呈NW向和SE向展布。2017年8月9日发生的新疆精河M6. 6地震的2个节面分别为走向100. 6°、倾角27. 5°、滑动角114. 1°和走向253. 9°、倾角65. 1°、滑动角78. 0°,震源深度为16km,该结果表明精河地震为以逆冲型为主的地震破裂事件,2个节面均为近EW向,震源性质与区域地震构造背景一致。
郭志陈立春李通高星
关键词:矩张量反演
用转换函数研究珠峰站地壳结构
2007年
为开展高喜马拉雅地区地质构造—气候反馈作用的研究,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于2004年开始在珠峰地区建立了综合观测研究站,并于2004年下半年开始相继开展了大气边界层(含辐射和土壤观测)、大气湍流和辐射系统、风温廓线、无线电探空系统、沙尘暴观测、冰川变化等大气科学观测研究、地表过程的环境研究和地球动力学研究。为了解珠峰站下方的地质构造,于2005年8月在综合观测研究站布设了宽频带地震仪(记录器为Reftek130,摆为STS2),并于2006年5月取得首批数据。利用宽频带地震仪提供的三分量地震波形记录,应用转换函数及快速模拟退火算法对珠峰站下的地壳横波速度结构进行了反演。反演结果表明,珠峰站的莫霍(Moho)面深度在70 km,地壳结构复杂,尤其在中上地壳,明显呈高低速互层结构,反映了板块边界处构造活动、物质交换活跃,表明这些地区还未达到均衡。为高喜马拉雅地区地质构造—气候反馈作用的研究提供地球物理依据。
苏有亮郭志王卫民高星
关键词:波形反演转换函数模拟退火算法
利用远震研究四川盆地及其周缘瑞利面波相速度和方位各向异性被引量:3
2020年
基于四川盆地及周边的245个宽频带台站2010年9月-2014年9月期间的远震记录,提取双台路径瑞利面波相速度频散资料,反演得到四川盆地20~120s的高分辨率瑞利面波相速度及各向异性空间分布.在丰富区域地球物理基础数据的同时,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对地壳上地幔变形耦合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短周期(20~30s)的相速度分布与四川盆地的地质构造特征相吻合,作为川滇地块、松潘-甘孜地块和四川盆地之间的边界--龙门山断裂带和鲜水河断裂带对上述三个地块上地壳的速度结构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松潘-甘孜地块,特别是川滇地块中下地壳普遍表现为明显的低速异常,表明中下地壳相对软弱;而四川盆地的中下地壳整体呈现相对高速,表明四川盆地具有相对坚硬的中下地壳.研究区域东南角接近北扬子地块与南扬子地块的缝合部位,呈现高速异常.四川盆地南部和东南邻区不同周期均具有较强的各向异性,且快波方向较为一致,反映这些地区不同深度变形耦合较好.四川盆地西部、北部及东北部邻区,不同周期的各向异性快波方向变化较大,不同深度变形耦合较差.这些特征与绕喜马拉雅东构造结的物质流动被扬子地块的高速地壳阻挡的宏观认识基本一致.
王小龙雷兴林雷兴林马胜利郭志郭志
关键词:瑞利面波相速度四川盆地各向异性
用转换函数研究那木错站地壳结构
2007年
青藏高原是研究地球动力学问题天然的试验场,也是研究全球变化的关键地区之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于2004年在西藏那木错建立了圈层相互作用综合观测研究站.为了解那木错站下方的地质构造,于2005年8月在本站布设了宽频带地震仪(记录器为Reftek130,摆为STS2),并于2006年5月取得首批数据.本文利用宽频带地震仪提供的三分量地震波形记录,应用转换函数及快速模拟退火算法对那木错站下的地壳横波速度结构进行了反演.反演结果表明,那木错站Moho面深度在85公里左右,地壳结构复杂,尤其在中上地壳,明显呈高低速互层结构,反映了该地区构造活动、物质交换活跃,表明这些地区还未达到均衡;同时,为了便于研究该地区地壳结构,还对IRIS提供的临近地区的地震宽频带进行了处理,为研究那木错地区圈层结构提供地球物理依据.
郭志苏有亮王卫民高星于萍
关键词:波形反演转换函数模拟退火算法
采用地震背景噪音成像技术反演天山及周边区域地壳剪切波速度结构被引量:5
2010年
采用地震背景噪声成像技术获得了天山及周边区域的地壳剪切波速度结构,数据取自中亚地区50个宽频带数字地震台站的连续噪音记录,通过互相关计算共获取了约748个高信噪比瑞雷面波经验格林函数:利用可视化方法测量了周期为6~50s的瑞雷面波相速度频散,据此反演了相速度分布模型和剪切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短周期(6~20s)相速度分布与地质构造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高速区域对应于山脉,低速区域对应于沉积盆地,天山造山带下部存在双向俯冲高速异常,其中天山南部的高速异常从塔里木中上地壳向北俯冲,天山北部的高速异常则从中地壳向南俯冲;另外天山造山带中下地壳存在低速通道,该通道为地幔热流的上涌或侵入提供了途径.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地壳的向北俯冲和哈萨克地台地壳的向南俯冲作用,以及天山下方的地幔热流上涌共同为天山造山带的活化提供了主要动力.
郭志高星王卫民李桂林段宗奇史恒
关键词:地壳结构地幔上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