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丹
- 作品数:14 被引量:81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幽门螺杆菌、肝功及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治疗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影响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感染、肝功能状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食管曲张静脉套扎 (EVL)后对PHG的影响。方法 对 4 7例肝硬化患者 (伴PHG者 34例 ,不伴PHG者 13例 )分别行肝功能、胃内HP测定 ,胃镜下判断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及其程度。EVL患者术后 1~ 2月复查胃镜 ,观察PHG变化。结果 肝硬化患者HP感染率低于对照组 ,肝硬化伴或不伴PHG者HP感染率无显著差异 ,轻度PHG与重度PHG患者HP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PHG发生率较高。EVL术后PHG加重或发病率增加。结论 PHG与HP感染无关 ,肝功能状态可影响PHG的发生及程度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PHG发生有密切关系 ,但静脉曲张程度与PHG程度无关 ;EVL术后可诱发或加重PHG。
- 董蕾方萍郭晓丹左爱丽何小琴张晓谋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
- PPARδ基因缺失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模型建立中的作用研究
- 目的 研究PPARδ基因缺失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小鼠模型的影响。方法 36只12~14周龄PPARδ基因敲除小鼠(c57BL/6背景)随机分为模型组(PH组,n=18)、对照组(PN组,n=18)...
- 王风范鲁晓岚李红李婷史海涛郭晓丹董蕾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
- 六味安消胶囊及其组分对豚鼠结肠黑变及动力学影响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六味安消胶囊及其组分对豚鼠结肠黑变及动力学影响。方法 20只豚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大黄组、诃子组和六味安消胶囊组,后三组分别给予不同药物灌服30 d。处死动物,检测炭末推进率,观察结肠黑变情况,并对盲肠及近段结肠末染色切片行图像分析。结果大黄组豚鼠结肠有黑变,以盲肠及近段结肠为著。病理改变类似人类。大黄组(87.71%±25.87%)、诃子组(67.63%±19.05%)及六味安消胶囊组(91.14%±16.13%)炭末推进率较正常组(40.38%±6.99%)明显增快(P<0.05)。图像分析显示,诃子组、六味安消胶囊组盲肠、近段结肠固有层色素颗粒灰度及阳性面积比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黄组盲肠、近段结肠固有层色素颗粒灰度(盲肠133.18±1.72,结肠137.40±1.39)及阳性面积比(盲肠4.65%±0.76%,结肠2.36%±0.42%)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黄可致豚鼠实验性结肠黑变病,六味安消胶囊致结肠黑变作用不明显,诃子有预防结肠黑变作用。
- 赵平罗金燕董蕾谢丹红管海涛郭晓丹
- 关键词:结肠黑变病小肠推进疾病模型
- 经口腔的鼻导管取出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经口腔的鼻导管取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直导丝,该直导丝的一端连接一个手柄,另一端穿过一个颈管后在颈管外形成一“羽毛球拍”状导丝环后,又穿回颈管并固定在颈管内,当一只手捏住颈管,另一只手捏住手柄推或拉直...
- 李雪荣董蕾邹百仓马师洋孟小芬李雪雁左爱丽郭晓丹
- 文献传递
- 双气囊内镜在不明原因腹痛病因诊断中的应用
- 2010年
- 目的探讨双气囊内镜(double-balloon endoscopy,DBE)在不明原因腹痛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2例不明原因腹痛患者行DBE检查,对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并对发现阳性病灶的患者进行6~12个月的随访。结果以最终随访结果为诊断依据,本组患者中DBE的诊断阳性率为50%(21/42)。检出病灶以非特异性炎症最多,占45.8%(11/24)。结论 DBE检查对明确不明原因腹痛的病因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李路董蕾左爱丽郭晓丹李雪荣
- 关键词:不明原因腹痛双气囊内镜病因诊断小肠疾病随访
- 食管末端及胃-食管连接处的肠化生、异型增生和肿瘤发病情况被引量:15
- 2002年
- 目的 了解我国人食管末端和胃-食管连接处的肠化生(IM)及异形增生和肿瘤的发病状况,齿状线(SCJ)位置和反流性食管炎(RE)的关系。方法 调查记录391例患者的症状、胃镜下RE的表现、并根据SCJ的位置分为3组,其中,胃镜下见齿状线上移≥3cm为A组,<3cm为B组,齿状线和GEJ同一水平的为C组。每例患者均于齿状线远端活检送病理检查。结果A、B、C3组IM发生率分别为26.53%、33.85%、34.00%;IM的发生在40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加,男女之间无差异;361例患者中共诊断异型增生12例(轻度7例、中重度5例)、贲门癌16例、食管腺癌1例;A、B、C3组RE的发病率分别为57.14%、22.83%、12.00%。结论 1.胃镜下提示为LSBE、SSBE和GEJ三组间的IM发生率无显著差异;2.应重视食管末端及胃-食管连接处异型增生的诊断;3.贲门癌发病远高于食管腺癌。
- 张军郭晓丹左爱莉龚均陈晓黎王康敏刘颖曹志莲
- 关键词:肠化生异型增生肿瘤
- 大黄致豚鼠结肠黑变病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0
- 2006年
- [目的]建立豚鼠结肠黑变病动物模型。[方法]15只豚鼠随机分为5组:大黄1组:大黄2 g/(kg.d)灌服30 d;大黄2组:大黄2 g/(kg.d)灌服60 d;大黄3组:大黄4 g/(kg.d)灌服30 d;大黄4组:大黄4 g/(kg.d)灌服60 d及正常组。处死动物,观察结肠黑变情况,行组织大体评分,取结肠组织行黑色素染色、黑色素腿色实验,并对盲肠及近段结肠未染色切片行图像分析。[结果]各大黄组豚鼠结肠均有不同程度黑变,以盲肠及近段结肠为著。病理改变类似人类。结肠黑色素染色阴性,黑色素褪色染色阳性。图像分析显示,各大黄组盲肠及近段结肠色素颗粒灰度显著低于正常组,且与大黄剂量(盲肠r=-0.861,结肠r=-0.772,P<0.01)及时间(盲肠r=-0.749,结肠r=-0.785,P<0.01)呈负相关;色素颗粒面积比显著高于正常组,且与大黄剂量(盲肠r=0.810,结肠r=0.791,P<0.01)及时间(盲肠r=0.663,结肠r=0.549,P<0.01)呈正相关。[结论]用大黄可致豚鼠实验性结肠黑变病,黑变程度与大黄剂量及时间相关。该模型制作简单、重复性好,可用于多种实验研究。
- 赵平罗金燕董蕾管海涛郭晓丹
- 关键词:结肠黑变病色素
- 双气囊内镜在疑似小肠源性消化道出血诊治中的应用
- 2011年
- 目的:探讨双气囊内镜(DBE)在疑似小肠源性消化道出血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90例疑似小肠源性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行DBE检查,对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发现阳性病灶的患者进行6~12个月的随访。结果:以最终随访结果为诊断依据,本组患者中DBE的诊断阳性率为80.0%(72/90)。检出阳性病灶中以血管性病变最多,占43.1%(31/72);其次分别为憩室(15.3%,11/72)和小肠肿瘤(13.9%,10/72)。因DBE发现阳性病灶指导外科手术并获临床痊愈者32例,占被发现阳性病灶患者的44.4%(32/72)。结论:DBE对明确疑似小肠源性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并开展相应内镜下治疗及指导手术治疗均具有重要意义。
- 李路董蕾左爱丽郭晓丹李雪荣
- 退镜时间对大肠息肉检出率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8
- 2009年
- 大肠镜检查是诊断大肠病变最有效的检查方法,而息肉检出率则被视为衡量肠镜检查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腺瘤性息肉与癌发生关系密切,是癌前期病变,转变为癌的时间大约为10年。因息肉漏诊者中一部分患者很可能以后不会再行肠镜检查,所以提高息肉检出率,尽量减少漏诊,对于预防大肠癌至关重要。国外有研究显示,肠镜检查时退镜时间与息肉检出率的关系密切,但国内尚无此方面研究。本研究回顾分析退镜时间与息肉检出率的关系,旨在为提高息肉检出率提供临床依据。
- 李芳伟张军左爱丽郭晓丹李雪荣
- 关键词:大肠息肉检出率大肠镜检查癌前期病变腺瘤性息肉大肠病变
- 国产胃镜与进口胃镜在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治疗中的比较
- 2015年
- 目的比较国产胃镜与进口胃镜在食管曲张静脉套扎(esophageal variceal ligation,EVL)治疗中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138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以国产胃镜及进口胃镜施EVL术,收集两组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同时记录其接受EVL术时平均操作时间、图像清晰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平均住院日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利用国产胃镜与进口胃镜分别进行EVL术,两组患者均无出现出血、穿孔及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国产胃镜治疗组与进口胃镜治疗组在内镜操作时间、患者平均住院日及内镜图像清晰度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国产胃镜进行EVL术可以达到与进口胃镜相当的操作便捷性、安全性及有效性。
- 赵刚万晓龙董蕾赵红莉宋亚华郭晓丹李雪荣
- 关键词: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