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阮怡

作品数:24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文学
  • 4篇历史地理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社会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9篇《老学庵笔记...
  • 9篇笔记
  • 6篇宋代
  • 4篇诗歌
  • 2篇地理空间
  • 2篇典章制度
  • 2篇入蜀
  • 2篇诗话
  • 2篇诗派
  • 2篇女真
  • 2篇女真族
  • 2篇外行
  • 2篇文化
  • 2篇文体
  • 2篇文体特色
  • 2篇文学
  • 2篇旅行
  • 2篇记忆
  • 2篇江西诗派
  • 1篇代文

机构

  • 17篇四川师范大学
  • 6篇四川大学
  • 4篇韩国延世大学
  • 1篇成都大学
  • 1篇西南财经大学

作者

  • 22篇阮怡
  • 1篇吴明贤

传媒

  • 2篇中央民族大学...
  • 2篇文史杂志
  • 1篇浙江学刊
  • 1篇中华文化论坛
  • 1篇教育评论
  • 1篇暨南学报(哲...
  • 1篇当代文坛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嘉兴学院学报
  • 1篇古籍整理研究...
  • 1篇成都大学学报...
  • 1篇西北民族大学...
  • 1篇新疆大学学报...
  • 1篇绍兴文理学院...
  • 1篇图书情报研究
  • 1篇江西科技师范...
  • 1篇语文学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7篇2016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学庵笔记》中的蜀地民风被引量:1
2013年
宋代笔记本作品蔚然称盛,南宋诗人陆游的《老学庵笔记》即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此书作于陆游晚年退居故乡山阴镜湖后,内容丰富,行文自然流畅。陆游在《笔记》中详细记录下各地的民风民俗,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宋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为宋代文化史研究的一份珍贵材料。这里特选取其记蜀地民风部分予以简说。陆游曾在巴蜀为官多年,书中尤详于对蜀地风土人情的记载。
阮怡
关键词:《老学庵笔记》民风民俗蜀地文化史研究自然流畅
宋代域外行记形塑“他者”形象之策略——以使金行记为中心
2016年
域外行记不仅记录了跨越不同地理空间的过程,也记录了旅行者从一文化空间进入另一文化空间的情感体验。行记中存在大量关于异国形象的记载并不是简单的先验于文本的对异国现实的复制品,而是旅行者在自身的社会文化、伦理情感等因素影响下对异国所作的想象性描述,这一点在宋代的使金行记中得到突出体现。在宋人关于金国"社会集体想象"的影响下,作家筛选出女真族粗疏无文、遗民人心思汉、金地荒凉破败等特点来塑造金国形象,总体呈现出负面、丑陋的形象,透过对金国形象的描述,宋人完成了对自身文化大国形象的塑造。
阮怡
关键词:女真族遗民
《老学庵笔记》中诗话的文献价值探微被引量:2
2012年
陆游《老学庵笔记》一书中大量引用宋人诗歌,有些诗句赖《笔记》一书得以幸存。《全宋诗》是迄今为止有宋一代最完整的诗歌总集,但仍有遗漏之处。《笔记》中所存的部分诗句可补《全宋诗》之缺。另外陆游在《笔记》中对不少诗句进行考证,亦可为诗歌笺注提供重要参考。
阮怡
关键词:《老学庵笔记》《全宋诗》
地理空间、历史叙事与书本记忆——论宋人行记中的景观书写被引量:1
2018年
宋代行记记录了旅行者跨越不同地理空间的过程。宋人在旅行记中既展现了自然地理空间的山川美景,又揭示了宋人以人文理性的眼光解读风景的模式。其模式有二:一是将空间以及空间中的景观视为一个留有空白的文本,旅行者挖掘空间的历史含义来填补空间的意义空白。二是在饱览山川的同时,透过对古人作品的理解与诠释来认识眼前的景观。他们将眼前的风景与古人的描写相印证、对比、补充,地理空间中的自然美与书本记忆中的人文美有机地统一起来,眼前景与书中景的相互融合、对话共同塑造了所经历的空间中的景观。
阮怡
关键词:地理空间历史叙事
苏轼对韩国汉诗中赤壁景观书写的影响
2024年
赤壁是湖北省东南部的一处地理形胜,因赤壁之战而声名鹊起,引起历代文人吟咏,他们常以赤壁为媒介,拈出三国时期的历史来追叙咏叹。宋代苏轼贬谪黄州,写下了传诵千古的《赤壁赋》,赋予了赤壁这一景观全新的意义。在朝鲜朝前期,崇苏之风盛行,《赤壁赋》流传甚广,当时的文人将自身所处环境中与赤壁地理形貌类似的景观视为“赤壁”,将黄州赤壁移入自身所处的地方,赤壁成为一处流动的风景。在历代韩国文人的吟咏中,相关的文化文本构筑起了赤壁景观的想象空间,赤壁不仅仅是山水相得益彰的一处形胜之地,更是承载苏子精神的物质实体,体现了韩国文人对苏轼人格以及才华的崇拜景仰之情。韩国文人泛舟游“赤壁”亦是借此寄托自身的情感,在诗歌中他们视“赤壁”之游是游赏之至乐,“赤壁”成为韩国失意文人的世外桃源,表现出浓厚的归隐情绪。透过韩国文人的赤壁景观书写,可见苏轼这一文学典范对韩国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彰显了中华文化在东亚中华文化圈中的意义。
阮怡
关键词:景观文化记忆归隐
武元衡入蜀及其对蜀中创作的影响
2013年
武元衡从元和二年到元和八年共七年时间在蜀担任西川节度使,形成了以武元衡为中心的幕僚群体。在此期间这一群体举行了不少诗会活动,武元衡本人也大量创作诗歌,对蜀中文学风气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阮怡吴明贤
关键词:武元衡诗歌创作
从《老学庵笔记》看古代的典章制度
2016年
陆游《老学庵笔记》一书是宋代著名的学术类笔记,此书保存了大量前朝或本朝典章制度,可分为科举制度、官吏制度、称谓制度、避讳制度几大类,是研究宋代文化史的重要材料。
阮怡
关键词:《老学庵笔记》科举官吏称谓避讳
寻求本义--文学与经学的二维阐释
2011年
自20世纪西方阐释学思想传入中国以来,用阐释学理论重新认识文学作品成为热门话题。其实中国古代也有非常丰富的阐释学理论,宋人的尚意阐释学即是其中之一。宋代疑古辨经思潮大兴,宋人扬弃前人注疏,笃信同一性理想,将恢复作者写作时的原意作为阐释的最终目标。通过据文求义、深观其意、明于比兴等途径寻求《诗》之本义。并将《诗经》作为政治道德教化工具。
阮怡
关键词:《诗本义》文学角度
华夏与夷狄:关于女真族形象的文化想象被引量:1
2016年
金与南宋政权并存多年,双方聘使往来频繁,使金文人常写作旅行记以记录见闻及感想。在尊华卑夷的观念和封建宗藩外交关系的双重影响下,使金文人对女真族形象的刻画充满否定性的描述。宋人自我形象与金国形象始终被设置在华夏与夷狄、文明与野蛮两端。对女真族的描述一方面是对女真族真实生活面貌的反映,一方面也是使金文人将自身的文化价值观投射到女真族身上而获得的意识形态化的形象,宋人不断地否定女真人以此来加强对自我文化大国身份的确认。
阮怡
关键词:女真族文化想象身份认同
论宋代行记中的官差旅行文化被引量:1
2017年
宋代官员任官、选官制度加速了官员的流动,增加了官员出行的机会,也为行记的创作提供了契机。宋代官差行记最直接地反映了宋人长途公务旅行的场景,其旅行特点表现在:官方为官员出行配备交通工具,担任地方官者可以携带家小上任、离任,旅途中聚会宴饮众多,赴任、卸任时间宽松。贬谪之旅是一种特殊的官差旅行,与普通的官差之旅相比,同中有异,从中可以看到贬谪对官员的打击与前代相比程度减轻,是宋代统治者礼遇文人士大夫的具体体现。
阮怡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