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丽明

作品数:15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烟台毓璜顶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烟台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医药卫生科研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细胞
  • 5篇粒细胞
  • 5篇白血
  • 5篇白血病
  • 4篇嗜酸
  • 4篇嗜酸性
  • 4篇嗜酸性粒细胞
  • 4篇淋巴
  • 3篇血小板
  • 3篇预后
  • 3篇粒细胞白血病
  • 3篇淋巴瘤
  • 3篇慢性
  • 3篇急性
  • 2篇血小板减少
  • 2篇血小板减少性...
  • 2篇嗜酸性粒细胞...
  • 2篇首发
  • 2篇树突
  • 2篇髓系

机构

  • 13篇烟台毓璜顶医...
  • 3篇青岛大学

作者

  • 15篇陈丽明
  • 9篇初晓霞
  • 6篇王笑蕾
  • 5篇刘小倩
  • 5篇黄葆华
  • 5篇刘英慧
  • 4篇秦友平
  • 3篇徐俊卿
  • 2篇于威娟
  • 2篇张晓录
  • 2篇于伟娟
  • 2篇王彦
  • 2篇李楠楠
  • 1篇王立
  • 1篇王葳
  • 1篇隋晶蕊
  • 1篇黄保华
  • 1篇于文芳
  • 1篇王彦
  • 1篇赵锡堂

传媒

  • 4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老年学学...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3
  • 2篇200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塞米松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树突状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树突状细胞(DC)免疫活性的影响。方法:36例初诊ITP患者口服地塞米松40 mg/d,连用4 d;分离21例治疗有效患者治疗前后及正常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加入细胞因子rhGM-CSF及rhIL-4培养诱导DC,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DC表型;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DC培养上清液中IL-12 p70。结果:①ITP患者DC的CD80和CD8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60±13.47)%和(61.50±15.93)%,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的(36.03±15.43)%和(40.28±11.49)%(P<0.05);治疗后ITP患者CD80和CD86表达率分别降为(36.48±15.19)%和(44.05±17.70)%,与治疗前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ITP患者组IL-12 p70为(67.52±14.43)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的(39.78±10.03)pg/ml(P<0.05);治疗后ITP组IL-12 p70的表达降至(43.90±8.49)pg/ml,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在ITP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地塞米松可能通过抑制DC的免疫活性而达到治疗目的。
初晓霞黄葆华张晓录陈丽明王彦于威娟王笑蕾秦友平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地塞米松细胞因子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9例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 19例 ,采用中药联合雄性激素康力龙等治疗 ,对照组 17例单用雄性激素康力龙等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78.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5 7.5 3%。治疗组临床相关检验治疗前后对比均有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秦友平陈丽明王立赵锡堂
关键词: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观察中药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3例染色体核型分析被引量:1
2002年
黄葆华陈丽明于伟娟王笑蕾
关键词:CML加速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染色体核型
树突细胞及其Toll样受体4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 研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树突细胞(DC)免疫表型及其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探讨其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取ITP完全缓解患者及未达完全缓解患者治疗前后及正常人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加入细胞因子rhGM-CSF及rhIL-4诱导DC,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型;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DC培养上清液中IL-12p70.应用RT-PCR检测DC的TLR4表达.结果 21例ITP完全缓解患者治疗前DC的CD80和CD8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60±13.47)%和(61.50±15.93)%,15例未达完全缓解者CD80和CD86分别为(53.29±19.49)%和(62.91±18.43)%,均高于正常对照的(36.03±15.43)%和(40.28±11.49)%(P<0.01).治疗后ITP缓解患者组CD80和CD86表达率分别降为(36.48±15.19)%和(44.05±17.70)%,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完全缓解组CD80和CD86分别降为(52.30±20.98)%和(49.79±20.28)%,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80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CD8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塞米松(DXM)治疗缓解组患者治疗前DC培养上清IL-12p70为(67.52±14.43)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的(39.78±10.03)pg/ml(P<0.01),治疗后IL-12 p70的表达降至(43.90±8.49)pg/m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而未缓解组患者DC培养上清IL-12p70则由治疗前的(65.35±12.52)pg/ml降至(48.45±9.68)pg/ml(P<0.01),但仍高于正常对照(P<0.05).治疗缓解组ITP患者DC的TLR4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为0.69±0.17,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31±0.09(P<0.01),治疗后ITP患者DC的TLR4 mRNA相对表达水平降为0.35±0.11(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别;未缓解组DC的TLR4 mRNA相对表达水平由治疗前的0.65±0.09降至治疗后的0.52±0.21(P
初晓霞黄葆华陈丽明张晓录于威娟王彦王笑蕾秦友平
关键词:树突细胞TOLL样受体
探讨中国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最适预后分层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适合中国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预后分层标准。方法:收集634例AML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采用U检验及COX回归分析,生存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对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国际临床实践指南(2015)、美国西南肿瘤组(SWOG)指南、英国研究理事会(MRC)指南对其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根据NCCN指南分为3组:预后良好组、预后中等组和预后不良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6.0(95%CI29.0~42.9)个月、10.1(95%CI8.4~12.0)个月,3.9(95%CI 1.8~6.0)个月,总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SWOG指南无法将预后未知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进行明确划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7)。MRC指南将11q、7q-异常归入了预后中等组,3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6.5(95%CI294.3~48.7)个月、8.9(95%CI7.2~10.9)个月,5.8(95%CI 2.9~7.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预后中等组中位生存期下降。2年龄≥60岁患者,按照NCCN指南划分3组预后,总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9),且含染色体单体核型和复杂核型患者发病率较〈60岁患者的发病率高(10.1%∶7.1%,10.1%∶6.2%,P〈0.05)。结论:NCCN指南可对我国年龄〈60岁AML患者进行更为准确的危险度分组和预后评估,但对我国年龄〉60岁AML患者预后划分准确性欠佳,需进一步探索。
李兆建徐俊卿刘小倩刘英慧陈丽明初晓霞
关键词:细胞遗传学预后
尿毒症出血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及血小板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08年
测定尿毒症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及血小板参数[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大多数尿毒症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降低(P<0.01),PLT、MPV及PDW减少(P均<0.05)。提示尿毒症患者存在血小板功能障碍及血小板参数异常,可为其病情监测、疗效判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陈丽明齐栋初晓霞
关键词:尿毒症血小板聚集功能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
单体核型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预后意义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单体核型(MK)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98例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98例AML患者中233例(46.8%)为异常核型,MK42例,占全部患者的8.4%及异常核型的18.O%,最常见的为-7、-17。复杂核型(CK)70例,占全部患者的14.1%及异常核型的30.0%。与不伴有MK的AML患者比较,伴有MK者发病年龄较高(中位年龄62.5岁对52岁,P=0.003),外周血血红蛋白浓度较低(62.5g/L对77g/L,P=0.009),白细胞计数较低(7.0×10^9/L对11.7×10^9/L,P=0.008)。MK中常见的不良预后核型是复杂核型、-7、-5、7q-、5q-。单因素分析发现伴有MK的患者预后明显差于不伴有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3和26.3个月,P〈0.001)。伴有CK的患者预后亦差于不伴有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4.8和26.3个月,P〈0.001)。在伴有CK患者中,伴有MK的患者预后差于不伴有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4和19.2个月,P=0.007)。COX回归风险模型分析显示MK是AML患者独立于NCCN预后分组和CK的预后因素(HR=2.610,95%CI1.632-4.175,P〈0.001)。结论MK是AML患者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
栾彦彦徐俊卿黄葆华刘小倩刘英慧陈丽明初晓霞
关键词:白血病髓样急性预后
TF、TFPI与血液恶性肿瘤的相关性研究
背景:近年来人们发现恶性肿瘤可合并凝血机制异常,同时也发现凝血过程参与因子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常伴有异常表达。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作为体内活性最强的促凝物质之一,可以在多种肿瘤中有不同程度的过...
陈丽明
关键词: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血液恶性肿瘤临床病理预后指标
文献传递
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起病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生急粒变一例
2003年
黄葆华陈丽明刘英惠于伟娟王笑蕾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粒变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以外周血重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首发表现的霍奇金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文章以1例以外周血重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首发表现的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为例,介绍了其临床症状,通过查体、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行胸腹部增强CT等进行诊断,考虑病变符合霍奇金淋巴瘤(混合细胞型),给予ABVD方案化疗。化疗第1...
刘小倩初晓霞刘英慧陈丽明李楠楠
关键词:霍奇金淋巴瘤化学疗法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