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丽敏

作品数:18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9篇戏曲
  • 7篇俞樾
  • 5篇文学
  • 4篇清代
  • 4篇戏曲创作
  • 3篇晚清
  • 3篇侠义
  • 3篇侠义小说
  • 3篇向度
  • 3篇小说
  • 2篇儒家
  • 2篇儒家思想
  • 2篇儒侠
  • 2篇曲家
  • 2篇文本
  • 2篇文学创作
  • 2篇戏曲观
  • 2篇戏曲家
  • 2篇副文本
  • 1篇道德

机构

  • 18篇黑龙江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央戏剧学院
  • 1篇《求是学刊》...

作者

  • 18篇马丽敏
  • 2篇杜桂萍

传媒

  • 2篇社会科学辑刊
  • 2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学术交流
  • 1篇黑龙江社会科...
  • 1篇北方论丛
  • 1篇复旦学报(社...
  • 1篇文艺理论研究
  • 1篇南开学报(哲...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绥化学院学报
  • 1篇明清文学与文...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6
  • 1篇2005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清代侠义小说中的“儒”侠及其形象构成
在武伙小说发展史上,清代的侠义小说既有传承,又有创新。由于各种小说类型的相互融合以及大量文人知识分子意图通过对侠的重塑实现建功与济世的愿望而参与侠义小说的创作,清代的侠义小说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意蕴。书中的侠的形象体现出儒...
马丽敏
关键词:清代侠义小说儒家思想
文献传递
袁枚、俞樾的戏曲观及原因、意义探赜被引量:1
2019年
作为两位时代性大家,同为浙籍的俞樾生前已有将之与袁枚相比的说法。俞樾最为认可的是袁枚倡导的诗歌性灵理论,其性情、行迹乃至人生选择等也都或多或少带有袁枚影响的影迹。就戏曲而言,袁枚与俞樾都是在晚年进入戏曲活动的活跃期。袁枚诗主性灵,所评点的戏曲作品也多为性灵之作,认为戏曲创作应以情为圭臬,表达主体的内在情愫。俞樾亦强调"感人"是戏曲功能实现的关键,然更为重视的还是戏曲化民成俗的教化功能。袁枚和俞樾的戏曲活动皆发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鲜明表现出诗歌之于戏曲的侵蚀,从另一个维度揭示了传统戏曲受制于诗学的必然性。
杜桂萍马丽敏
关键词:俞樾戏曲观
俞樾文学创伤研究
马丽敏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晚清戏曲宗元观念与王国维的元代戏曲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晚清至民初是中国古典戏曲研究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时期。焦循、梁廷楠、姚燮、俞樾等人的戏曲评论与研究中,宗元倾向非常明显,为元曲"一代之文学"观念注入了丰厚的理论积淀与材料基础,并直接影响了王国维的戏曲研究。王国维对元剧"文章"的重视,对"自然"观念的强调,对"悲剧"、"意境"等的阐释,固然有传统诗文、戏曲观念的影响,但与晚清戏曲家的建构更为前后相接,吸纳借鉴之迹明显。他融中国传统戏曲观念、研究方式与西方文艺理论为一体,借助于对元杂剧的研究推举现代学术观念,完成了中国古典戏曲的现代转型,也促成了现代戏曲研究格局的形成。
马丽敏
清代中后期经学家的戏曲观——以焦循与俞樾为中心
2010年
焦循与俞樾戏曲观的基础是性情说。以性情为根据,他们描述了文学、文体的发展脉络,戏曲则成为其中重要的一环,从而使戏曲的存在获得了学理上的依据。二人又视戏曲为学问并进行研究,且俞樾的戏曲创作将知识学问及对现实问题的思考通过戏曲这一文体展示出来,体现出教育普及与救亡图存的倾向,在客观上拓展了戏曲教化的范畴,对清末民初梁启超等人的理论与创作起了先导作用。
马丽敏
关键词:经学家戏曲观焦循俞樾
晚清戏曲功能的多向度展开
2023年
黄燮清为晚清戏曲家代表之一,戏曲创作于其一生有重要的作用,以才子自诩与用世之志贯穿于其戏曲创作之始终。借助于不断的自我塑造以及戏曲的广泛传播,黄燮清之“才”名著四方,然所招致的才名并未对其经世、治世之志真正有所神益。黄燮清的戏曲创作,由自喻式演绎开始,但很快转向以风世为主旨,且以一生践行之。
马丽敏
关键词:戏曲创作自喻自我塑造才子
许善长传笺被引量:2
2018年
许善长,字季仁、元甫,号玉泉樵子。杭州仁和人。生于道光三年(1823),卒于光绪十七年(1891)。道光二十九年(1849)举优贡。咸丰六年(1856)起宦居京域十余年,任内阁中书、实录馆详校官等职。同治八年(1869)开始外任江西等地。性好词曲,著有《瘗云岩》《风云会》《茯苓仙》《灵娲石》《神山引》《胭脂狱》六种曲,为晚清戏曲家之代表。
马丽敏
关键词:传记戏曲家晚清
《三侠五义》及其续书研究
侠义小说、公案小说滥觞于先秦,兴盛于宋元,在清中期以后再次繁荣,融合为侠义公案小说,绵延一百五十多年,社会影响比较大。侠义公案小说盛行于我国封建社会解体、古典小说已经衰落而新小说尚未诞生之际,特殊的文学现象不能不引起人们...
马丽敏
关键词:侠义小说《三侠五义》清官形象伦理道德清代
文献传递
《玉台秋》传奇及其副文本的书写与建构
2022年
晚清著名戏曲家黄燮清应友人吴廷康之请求,据吴氏夫妻真人真事创作了《玉台秋》传奇。该剧前后所附序、跋、附录等副文本创作的时间跨度长达40余年,文体多样、内容驳杂、篇幅较多。由戏曲及其副文本可以看出:风化是戏曲及副文本传播的密钥,真实性成为沟通戏曲及副文本之基础,立言是戏曲及副文本书写最本质的诉求,而由《玉台秋》及其副文本书写与建构之过程,则可发现借助戏曲而立言之方法与途径的多重性与复杂性。《玉台秋》传奇及其副文本所体现出的文本形态的丰富性,是考察晚清戏曲观念变化的一个典型范例,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马丽敏
关键词:副文本文本创作戏曲家文学史意义文本传播文本形态
俞樾文学创作研究述评
2009年
俞樾文学创作的研究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在思想内容上,重点关注俞樾文学创作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及婚恋题材故事。在艺术特色上,重视文学创作的学者化特征。在文学理论上,相关论述比较零散,广泛的研究开始于最近几年。在文学研究方法上,注重总结其文学研究方法对民初学者的影响及其学术史意义。研究中也存在研究不均衡、缺乏贯通意识等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马丽敏
关键词:俞樾文学创作艺术特色研究方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