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LRP3)、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miR-223在克罗恩病(CD)患者外周血中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医院就诊并确诊为CD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克罗恩疾病活动指数(CDAI)分为缓解组(n=86)和活动组(n=54),并以同期60名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中miR-223、NLRP3 m RNA水平,酶联免疫法检测IL-1β、IL-18水平;Pearson法分析NLRP3、IL-1β、IL-18与miR-223表达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外周血IL-1β、IL-18、miR-223、NLRP3 mRNA水平对CD发生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D患者外周血中NLRP3 mRNA、IL-1β、IL-18表达水平明显上调,miR-223表达水平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D患者外周血中NLRP3 m RNA、IL-1β、IL-18与miR-223表达水平均成负相关(r=-0.396、-0.482、-0.533,P均<0.05)。ROC结果显示,血清miR-223、NLRP3 mRNA、IL-1β、IL-18水平预测CD患者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3、0.925、0.982、0.978,对应的敏感度分别为85.00%、86.43%、92.86%、87.86%,特异度分别为75.00%、88.33%、96.67%、98.33%,外周血中miR-223、NLRP3 m RNA、IL-1β、IL-18水平联合预测CD患者的AUC为0.999,敏感度为98.57%,特异度为98.31%。结论NLRP3、IL-1β、IL-18在CD患者外周血中高表达,miR-223低表达,NLRP3、IL-1β、IL-18水平均与miR-223成负相关,四者可能通过相互影响共同参与了CD的发生,且miR-223、NLRP3、IL-1β、IL-18联合检测有助于诊断CD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嗜酸性食管炎,即嗜酸细胞性食管炎,是一种抗原驱动的食管功能障碍和嗜酸细胞浸润为特征的慢性食管炎症,患者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和反复食物嵌顿,常伴有哮喘、特应性皮炎和食物过敏[1]。近年来,嗜酸性食管炎的发病率呈现在上升趋势,也逐渐成为导致患者食团梗阻的常见原因。若早期未被识别和治疗,随着疾病进展可能导致食团反复梗阻、食管穿孔和狭窄形成[2-3]。尽管目前关于嗜酸性食管炎的发病机制并未完全明确,但多数研究证实,嗜酸性食管炎是与遗传、环境和宿主免疫因子之间存在着复杂相互作用,并由辅助性T细胞2型(T helper type 2,Th_(2))细胞对食物和/或环境中的过敏原免疫反应介导引起疾病[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