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建辉
- 作品数:13 被引量:193H指数:8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核医学科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叶酸受体靶向磁共振对比剂^(157)Gd-DTPA-Folate增强裸鼠肿瘤信号的初期评估被引量:7
- 2006年
- 评估移植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裸鼠注射叶酸受体靶向对比剂钆-二亚甲基三胺五乙酸-叶酸(gadolinium-diethylenetriaminepentaacetic acid-folate,Gd-DTPA-Folate)后磁共振信号的变化情况。通过将叶酸与二亚甲基三胺五乙酸(DTPA)连接后,再与GdCl3反应合成Gd-DTPA-Folate。移植人肿瘤细胞的裸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小鼠腹腔注射0.4mL的Gd-DTPA-Folate,对照组小鼠注射等摩尔量Gd3+的Gd-DTPA。注射对比剂前和注射对比剂后即刻、1、2、3、4、6、12和24 h进行MR扫描,观察肿瘤的信号特征。试验组注射对比剂后即刻、1、2、3h的肿瘤信号强度都显著高于注射前的信号。注射后1小时出现最大差异,差异可维持3小时(P<0.05)。对照组小鼠,除了注射后即刻和1h,其他注射对比剂后任何时间点的肿瘤信号强度与注射前没有统计差异。与Gd-DTPA相比,Gd-DTPA-Folate可延长移植人胃癌肿瘤细胞的裸鼠的肿瘤信号增强时间,有可能成为一种有潜力的叶酸受体靶向的磁共振对比剂。
- 万丹晶钟高仁朱建华丁建辉曾盟苏
- 关键词:磁共振显像对比剂叶酸受体
- 螺旋CT三维和多平面重建在髋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 (3D)和多平面重建 (MPR)在髋、膝复杂关节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62例髋、膝关节骨折先行螺旋CT扫描 ,尔后作三维和多平面重建 ,注重观察骨折类型以及CT表现特征。结果 :62例中髋臼骨折 2 8例 (其中简单骨折 1 7例 ,复杂骨折 1 1例 ) ,胫骨平台骨折 34例 (其中累及外侧平台骨折 1 2例 ,内侧平台 8例 ,累及整个平台 1 4例 )通过 3D和MPR多方向的图像 ,直观、立体、清晰地显示了复杂的解剖特点和骨折的位置、形态 ,完善和补充了骨折分型。结论 :螺旋CT三维和多平面重建是轴位CT扫描有价值的补充手段 ,能为髋、膝复杂关节骨折的术前分类 ,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手术入路提供更多的客观依据 。
- 王如清黄胜巴奇贾中正丁建辉
- 关键词:骨折髋关节膝关节螺旋CT三维重建多平面重建
- 小胆总管癌的螺旋CT诊断被引量:32
- 2002年
- 目的 了解螺旋CT诊断小胆总管癌 (≤ 2cm)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小胆总管癌的螺旋CT表现。螺旋CT平扫层厚和间隔为 1 0mm ,增强采用薄层动脉和门脉双期扫描。动脉期扫描采用层厚 5mm ,螺距 1 .0 ,延迟扫描时间 30s;门脉期扫描层厚和间隔均为 5mm ,延迟扫描时间 70s。对比剂总量90ml,注射流率 3ml/s。结果 1 0例小胆总管癌的肿瘤病灶均≤ 2cm ,其中病灶直径最小为 1 .0cm ,最大为 2 .0cm。所有病例均见肝内胆管扩张、胆囊增大和胆总管扩张。螺旋CT平扫 1例显示胰头平面高密度 ,其余均为等密度病灶 ;动脉和门脉期扫描胰头水平所有肿瘤均匀或不均匀的明显强化 ,同时 2例肿瘤邻近层面的胆总管壁不规则的环状强化 ,其厚度超过 2mm以上。所有胆总管至胰头平面均呈“截断”改变 ,50 %的病例可见“晕圈征”。结论 小胆总管癌的螺旋CT特征性表现
- 曾蒙苏李轫晨周康荣严福华施伟斌丁建辉
- 关键词:螺旋CT胆总管
- 壶腹周围癌的CT诊断被引量:3
- 1995年
- 目的:探讨壶腹周围癌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分别选取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壶腹周围癌23例,其中胆总管远端癌6例,胰头钩突癌(直径≤3cm)7例,壶腹癌8例,十二指肠乳头部癌12例。着重分析该部位肿瘤所共有CT直接与间接征象以及各种不同肿瘤的特征性CT表现,并与US、ERCP、PTC等影像技术进行比较。结果:壶腹周围癌的直接CT征象为胰头钩穷区、胆总管远端或十二指肠乳头部的软组织块影,显示率达91.3%.胰头钩突癌的特征性CT表现为扩张的胆总管与主胰管(双管征)间距增宽。胆总管远端癌则表现为扩张的胆总管内结节及肿块与胆总管间无界面。十二指肠乳头部癌与壶腹癌二者不易区别,十二指肠腔内缺损及合一的双管征则是典型表现。本组术前CT定性诊断符合率达86.9%。结论:运用CT检查诊断壶腹周围癌是有效而准确的方法。
- 巴奇龚沈初黄胜丁建辉何玉泉
- 关键词:壶腹周围癌CT表现胆总管扩张
- 叶酸受体型MR对比剂在荷人胃癌裸鼠诊断价值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通过探讨以叶酸介导的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Folate)对裸鼠瘤体信号改变的规律,评价其肿瘤靶向作用。方法将DTPAFolate与氯化钆(GdCl3)在一定条件下等摩尔反应,过滤后得到GdDTPAFolate,将5~6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F)级BALB/C裸小鼠皮下接种人胃癌细胞(SGC7901)作为动物模型;将12只荷人胃癌裸小鼠模型采用完全随机法分成实验组(6只)与对照组(6只),前者腹腔注射GdDTPAFolate0.4ml,后者腹腔注射相同剂量并含相同Gd离子浓度的GdDTPA,观察注射前后2组T1WI瘤体信号改变情况。判断指标为对比信噪比(contrastnoiseratio,CNR)。注射后扫描时间点选择为即刻、1、2、3、4、6、12及24h。结果注射对比剂后1h(q1)和2h(q2),实验组裸鼠瘤体信号强度升高明显,与注射对比剂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计算值CNR为判断指标:q1=5.80,q2=4.64,P值均<0.05);对照组注射对比剂后1h(q1)和2h(q2),裸鼠瘤体信号变化与注射对比剂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计算值CNR为判断指标:q1=0.64,q2=1.19,P>0.05)。结论GdDTPAFolate对裸鼠胃癌模型(SGC7901)肿瘤具有一定的靶向性。
- 丁建辉曾蒙苏薛琼钟高仁顾海雁周康荣沈继章陈财忠
- 关键词:对比剂胃癌裸鼠钆喷替酸葡甲胺动物实验
- 非功能性胰内分泌肿瘤的螺旋CT表现被引量:52
- 2003年
- 目的 了解非功能性胰内分泌肿瘤的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的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非功能性胰内分泌肿瘤的螺旋CT表现。螺旋CT采用平扫和双期 (动脉和门静脉 )增强扫描 ,层厚 1 0mm、螺距 1 0 ,非离子型碘对比剂总量 90ml,注射流率 3ml/s,动脉、门脉期扫描分别为 30s和 70s。结果 1 8例肿瘤平均大小 5 3cm× 5 9cm× 6 2cm ,其中位于胰头9例、胰颈 4例、胰体尾 3例和胰尾 2例。平扫呈稍低密度 7例、低密度 3例、水样密度 2例和等密度6例 ,其中 4例可见肿瘤内有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呈中等至明显强化 1 3例 ,其中均匀和不均匀强化各占 5例、环状强化为 3例。 9例胰头肿瘤中 ,1例胆管轻度扩张、3例胰腺管轻度扩张和 1例胰体尾轻度萎缩。本组病例中 5例胰腺周围血管受累。结论 非功能性胰内分泌肿瘤螺旋CT动脉期扫描呈中等或明显强化为其特征 ,同时具有较少侵犯胰腺管和 (或 )
- 曾蒙苏严福华周康荣李卉丁建辉陈惠明陈刚
- 关键词:螺旋CT回顾性分析
- 眼眶骨折的CT与临床(附62例分析)被引量:16
- 1997年
- 作者分析62例眼眶骨折的CT与临床资料。根据眼眶骨折的受力情况和骨壁特点将其分为5型:1.单眶壁直接骨折;2.多眶壁直接骨折;3.单眶壁爆裂骨折;4.多眶壁爆裂骨折;5.混合型骨折。眼眶骨折的Cf征象为:骨连续性中断、骨质粉碎、骨质凹陷及眶壁曲度失常。爆裂骨折好发眶内侧壁和底壁,直接骨折以眶外侧壁较多受累。眼眶骨折的CT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此外,作者还对CT扫描技术和临床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 巴奇龚沈初黄胜丁建辉
- 关键词:眼眶骨折CT
- 叶酸受体型MR对比剂对荷人肝癌裸鼠诊断意义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探讨以叶酸介导的MR对比剂Gd DTPA Folate对裸鼠肿瘤信号改变的规律 ,评价其对肝肿瘤诊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将DTPA Folate与GdCl3 在一定条件下等摩尔反应 ,过滤后得到Gd DTPA Folate ;将 5~ 6周龄SPF级BALB/C裸鼠皮下接种人肝癌细胞 (SMMC 772 1)作为动物模型 ;将裸小鼠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 ,前者注射Gd DTPA Folate ,后者注射含相同Gd离子浓度的Gd DTPA ,注射部位为尾静脉 ,注射剂量 0 .2ml。观察注射前后两组T1WI瘤体信号改变情况 ,判断指标为对比信噪比 (CNR)。注射后扫描时间点选为即刻、1、2、3、4、6、12及 2 4h。结果 :注射对比剂后 2~ 3h ,实验组裸鼠瘤体信号强度较对照组升高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4.2 694/2 .2 977,P <0 .0 5 )。结论 :Gd DTPA Folate对裸鼠肝癌模型 (SMMC 772 1)具有一定的靶向性。
- 丁建辉曾蒙苏顾海雁钟高仁薛琼周康荣沈继章陈财忠张澍杰
- 关键词:受体叶酸对比剂肝肿瘤
- 单克隆抗体磁共振造影剂在荷人肝癌裸鼠动物模型的初步研究被引量:8
- 2001年
- 目的 评价单克隆抗体磁共振造影剂 (chTNT -Gd -DTPA)显示肝肿瘤定性诊断的可能性。方法 荷人肝癌裸鼠动物模型经腹腔注射chTNT Gd DTPA即刻和 48h后 ,分别在MR、SET1WI显示强化的情况 ,并与单纯注射Gd DTPA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在注射后即刻 ,两组间肿瘤的强化程度无差别。实验组在 48h后扫描 ,所有肿瘤仍有轻度强化呈稍高信号 ,而对照组肿瘤信号恢复至增强前信号。结论 chTNT Gd DTPA具有导向肝癌的特性 。
- 曾蒙苏汪登斌周康荣钟高仁丁建辉沈继章陈财忠施伟斌
- 关键词:肝癌裸鼠单克隆抗体磁共振造影剂GD-DTPACHTNT
- 单克隆抗体磁共振对比剂(Gd-DTPA-chTNT)对荷人肝癌裸鼠模型瘤体信号改变规律的初步探讨
- 2003年
- 目的 通过探讨单克隆抗体磁共振对比剂 (Gd DTPA chTNT)对裸鼠瘤体信号改变的规律 ,评价Gd DTPA chTNT诊断肝肿瘤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材料与方法 首先chTNT与caDTPA(DTPA环二酸酐 )连接 ,再标记上钆离子 ,制得Gd DTPA chTNT ;将 5~ 6周龄SPF级BLAB/C裸鼠皮下接种人肝癌瘤块作为动物模型 ;将裸鼠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 ,前者腹腔注射Gd DTPA chTNT 1ml,后者腹腔注射含相同Gd3 + 浓度的Gd DTPA ,观测注射前后T1WI瘤体信号改变情况。注射后扫描时间点选为 6h、2 4h、36h、4 8h、6 0h、72h。结果 注射对比剂 36h后 ,实验组裸鼠瘤体信号增加与扫描前差异有统计意义 ,4 8h时差异最大 ,72h时仍有差异。对照组注射对比剂后任何时间点与扫描前瘤体信号差异均无统计意义。结论 Gd DTPA chTNT对裸鼠瘤体信号增加的持续性提高了肝肿瘤定性诊断特异性。
- 丁建辉曾蒙苏薛琼钟高仁沈继章陈财忠周康荣
-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对比剂肝癌裸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