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永革
- 作品数:32 被引量:247H指数:10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理论与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从20年国际地学计划中看地震观测台网与现代数字地震仪的发展被引量:13
- 2004年
- 本文简要介绍现今国际地球科学观测的现状和最新动向.最近20多年来由于地震台网、台阵理论的发展以及数字宽频带地震观测技术在一系列国际地学计划的广泛使用,使人类对地球的了解在深度、广度和精度上都取得巨大进步.并用大量统计数据说明了现代地震观测中数字地震仪器的使用情况、国际上主流地震检波器及采集器的性能及其相关问题,以期对我国未来各类地震台网的设计以及台网在观测能力和数据质量上与国际接轨提供有用的线索.
- 雷军李学政冯永革
- 关键词:地震检波器采集器台网台阵
- 青藏高原东部的Pn波层析成像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利用INDEPTH/ASCENT台阵和其它布设在青藏高原的流动宽频带地震仪数据,反演了青藏高原东部和周边区域的上地幔顶层Pn波速度以及台站延迟.研究区域的平均Pn波速度是8.1km/s,略高于中国大陆的平均Pn波速度.低速区主要分布在羌塘地块的西部和松潘—甘孜地块,高温异常的岩石圈上地幔很可能是导致这一低速区的原因.班公-怒江缝合带东端区域的Pn波速度达到8.35km/s,这一高速区可能与向北俯冲的印度板块(东端)有关.另一Pn波高速区分布在祁连山和昆仑山之间,主要由柴达木盆地和共和盆地及其周边地区,两个并不完全连续的高速异常区组成,它可能对应于特提斯洋闭合时北部增生的克拉通地体;在后来的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的碰撞中,这一地体有可能阻挡了青藏高原向北的生长.相对密集的台站提供了高分辨率的速度结构横向分布和地壳厚度变化.台站延迟显示青藏高原北部和东部的地壳存在显著的减薄——松潘—甘孜地块东北缘的地壳厚度仅为约50km,而羌塘地块东部唐古拉山地壳最厚,达到75km,这可能是由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引起的羌塘地块内部变形增厚所致.
- 王海洋Thomas HEARN陈永顺裴顺平冯永革岳汉金戈周仕勇王彦宾盖增喜宁杰远Eric SandvolJames NI
-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部层析成像PN波速度
- DC_4型数字超声列车车轴多波检测仪的研究被引量:3
- 2005年
- 鉴于超声单波(回波)金属检测仪存在不能检测损伤大小和形状的问题,我们依据多波地震勘探的理论,对超声多波金属检测仪进行了研究,并对其特性、原理及与其配套的三分量换能器等进行了分析,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 王兵团冯永革成正维马天朗王笛陈立成
- 关键词:多波
- DDT1型可变增益地震信号存储仪
- <正>DDT1型可变增益地震信号存储仪采用多量程信号存储自动选通的办法扩大量程,适用于改进和提高中国现有模拟地震遥测系统及区域性台站短周期地震仪的功能,增加此设备,原有模拟遥测及记录设备仍可继续使用,既节省经费又便于现有...
- 冯国政袁松涌段明初冯永革刘宝诚
- 文献传递
- 地球物质综合物理、化学性质测定的研究之四
- <正> 众所周知“事物是在变化中”,“量变到质变”主要是指某事或某物的具体变化。对地球物质而言,同样理解为在变化之中,我们所提出的“地球物质综合物理化学性质测定”的思想,是把原子看作组成地球物质的最小粒子或单元,原子及其...
- 冯永革马文涛赵鸿儒
- 文献传递
- 利用双平面波干涉面波层析成像方法研究山西断陷盆地及鄂尔多斯地台三维速度结构被引量:14
- 2010年
- 本文利用了北京大学在山西地堑的34个台站以及中国地震局台网中心在鄂尔多斯地区46个台站的远震波形数据,运用双平面波干涉的面波层析成像方法,提取瑞利面波相速度频散曲线,开展台阵覆盖区三维速度结构反演,据此分析了研究区地壳和上地幔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瑞利面波相速度分区特征显著,山西断陷盆地和渭河断陷盆地的相速度整体偏低。鄂尔多斯块体在莫霍面以下有明显高速异常,表明该地块为构造稳定的克拉通块体,鄂尔多斯块体的岩石圈下界面在120~140km的深度左右。与此相反,山西断陷盆地和渭河断陷盆地地下70~120km左右均有低速异常,显示这两个地区构造活动活跃,这也与该区域历史上多次发生强震是相符的。
- 李鹏周仕勇陈永顺冯永革姜明明唐有彩
- 关键词:面波层析成像剪切波速度
- 北京大学道路地震学观测台阵设计及数据特点被引量:6
- 2019年
- 2018年4-5月,在河北省容城县进行前后两期道路地震学密集台阵观测。观测仪器包括200多个短周期地震仪和22个甚宽频带地震仪。观测台阵跨越高铁、普通铁路、高速公路及普通道路。通过一致性检验和远震波形对短周期地震仪进行台站时钟校正,获得近50万条高铁地震记录。这些地震记录可用于研究高铁或其他道路震源及波场特征,进行浅层及深层地下结构4D成像,为道路安全、地震预测、环境监测、资源和能源探测、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以及智慧城市建设服务。
- 温景充鲍铁钊冯永革宁杰远
- 关键词:地震震源智慧城市
- 山西断陷带地壳结构的接收函数研究被引量:37
- 2010年
- 利用2006年8月到2008年3月北京大学在山西断陷带南部架设的两条东西向流动观测地震台阵记录的远震资料,提取各台站接收函数,然后进行倾斜叠加(Slant stack)和台阵偏移成像,获得了沿台阵横穿山西断陷带的地壳和上地幔的精细结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山西断陷带下面莫霍面存在明显不连续,莫霍面上隆约4~6 km,纵横波速比从两侧的1.75上升为山西断陷带内部2.0左右,且中、下地壳可能存在一个低速层.山西断陷带的构造模式沿相距140 km的两条剖面表现出明显差异:南端的临汾盆地为拉张作用下的纯剪切模式,向北转化为太原盆地的简单剪切模式.
- 唐有彩冯永革陈永顺周仕勇宁杰远魏松峤李鹏俞春泉范文渊王海洋
- 关键词:接收函数山西断陷带临汾盆地太原盆地莫霍面
- 用于半导体激光器的大电流纳秒级窄脉冲驱动电路被引量:25
- 2014年
- 根据脉冲式半导体激光器对功率、脉宽、上升沿的要求,同时考虑电脉冲的注入便于测试激光器的各种性能,提出了一种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MOSFET)为开关器件,以雪崩晶体管为驱动器,可产生大电流、窄脉宽、陡上升沿脉冲的激光器驱动电路.讨论了预触发脉冲宽度和雪崩晶体管输出负载对MOSFET输出脉冲在幅度和波形上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调整耦合电阻来控制脉冲的“下冲”和振荡.实验结果表明:在0~200 V供电电压下,该电路在1Ω电阻上产生了从0A到148 A,具有陡上升/下降沿的10 ns级电脉冲.通过调整电路参数,可输出脉冲宽度窄至8.6 ns,幅度达到124 A的电脉冲.该驱动电路满足了脉冲式半导体激光器的工作要求和对器件测试的要求.
- 陈彦超冯永革张献兵
- 关键词: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路
- 华北克拉通中部地区背景噪声成像被引量:43
- 2011年
- 利用华北地区的流动与固定地震观测台阵在2007年1月~12月期间的垂直分量记录,采用背景噪声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华北克拉通中部地区6~40 s的相速度和群速度分布图像.成像结果显示研究区地壳以及上地幔的速度结构存在很大的横向不均匀性.8~16 s的相速度以及8~20 s的群速度分布图像清晰地勾绘出华北地区盆地和隆起之间的边界.华北盆地以及山西断陷带呈明显的低速异常,表明相应区域存在较厚的沉积层并且在中、上地壳内存在低速带;而太行山隆起以及鄂尔多斯高原则呈现高速异常.相速度16~25 s以及群速度20~30 s的图像显示华北盆地由低速异常变为高速异常,表明华北盆地的地壳较薄.长周期(30~35 s)相速度图像表明华北盆地的上地幔顶部存在低速异常.华北盆地较薄的地壳和低速异常(明显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可能与该地区岩石圈减薄,软流圈物质上涌有关.8~35 s的群速度和相速度图像都显示,大同火山区是一个低速异常区,可能是由目前仍在活动的岩浆的加热而引起地壳升温造成的.
- 唐有彩陈永顺杨英杰丁志峰刘瑞丰冯永革李鹏俞春泉魏松峤范文渊王海洋周仕勇宁杰远
- 关键词:华北盆地山西断陷带群速度相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