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4篇恶性疟
  • 12篇抗疟
  • 9篇抗疟药
  • 8篇疟疾
  • 7篇蒿甲醚
  • 6篇复方蒿甲醚
  • 5篇原虫
  • 5篇疟原虫
  • 5篇氯喹
  • 5篇本芴醇
  • 4篇药物疗法
  • 4篇疗法
  • 3篇新药
  • 3篇萘酚喹
  • 3篇抗疟新药
  • 3篇恶性疟原虫
  • 2篇配子
  • 2篇配子体
  • 2篇青蒿
  • 2篇青蒿素

机构

  • 20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军事医学院

作者

  • 21篇刘光裕
  • 12篇焦岫卿
  • 9篇单承启
  • 8篇单成启
  • 7篇丁德本
  • 5篇李国福
  • 3篇王京燕
  • 3篇孙志伟
  • 3篇王淑芬
  • 2篇周义清
  • 1篇时云林
  • 1篇王云玲
  • 1篇李福林
  • 1篇尚凤美
  • 1篇丁建新
  • 1篇黄家章
  • 1篇何闺华
  • 1篇卢志良
  • 1篇徐在海
  • 1篇杨俊德

传媒

  • 6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中国临床药理...
  • 2篇中国寄生虫病...
  • 2篇寄生虫与医学...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实用寄生虫病...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2
  • 1篇1991
  • 4篇1990
  • 1篇1982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型疟发病机理及治疗的新概念被引量:1
1990年
疟疾是威肋人类健康的重要寄生虫病,仅非洲每年死于疟疾的儿童不下百万。在我国南方局部地区,疟疾暴发流行时有发生,因疟疾死亡者并非少见。致死性疟疾以脑型疟多见,本文就脑型疟的发病机理、组织病理学和临床诊断及治疗问题予以综述。
刘光裕
关键词:疟疾脑型疟病理
复方蒿甲醚临床研究:选择剂量比例和治疗方案
1998年
目的:选择复方蒿甲醚的最佳剂量配比和治疗方案。方法与结果:蒿甲醚与本芴醇按1∶6或1∶5的剂量配比制成2种复方片剂,各治疗恶性疟20例,均达临床治愈。观察28d,前者(1∶6)无一复燃,治愈率100%;后者(1∶5)复燃4例,治愈率80.0%。进而以1∶6的片剂,设2d4次,3d3次和3d4次给药3种疗法,比较其临床疗效。观察28d,治愈率分别为80.0%,72.7%和95.9%,其中3d4次疗法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另2种疗法(P<0.05)。结论:蒿甲醚与本芴醇按1∶6的剂量组成复方。
刘光裕单承启焦岫卿
关键词:抗疟药复方蒿甲醚恶性疟药物疗法
增效抗疟药复方本芴醇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效抗疟药复方,该复方是由抗疟药本芴醇和属于青蒿素族的一种抗疟药,如蒿甲醚,组合而成。该复方可配制成固体剂型,如片剂,可用于治疗抗药性疟疾。
周义清宁殿玺李国福王淑芬单承启丁德本刘光裕
文献传递
萘酚喹治疗间日疟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1998年
在海南省疟疾流行区,用萘酚喹600mg顿服和氯喹1.5g标准疗法各治疗间日疟病人35例,服药后两组病例均获即时治愈。萘酚喹组平均退热和原虫转阴时间分别为(22.7±7.4)h和(46.4±9.7)h;氯喹组平均退热和原虫转阴时间分别为(19.1±8.3)h和(41.6±8.2)h。随访6wk,萘酚喹组的治愈率为100%,氯喹组为74.3%。结果表明,萘酚喹治疗间日疟的远期效果明显优于氯喹(P<0.01)。
单成启刘光裕焦岫卿
关键词:萘酚喹氯喹间日疟疟疾
影响抗疟药现场体外药敏测定的某些因素
1996年
影响抗疟药现场体外药敏测定的某些因素单成启赵兴刘光裕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学流行病学研究所北京100071应用体外微量培养技术,现场测定恶性疟原虫对抗疟药的敏感性,国内外已有报道〔1〕,但对影响体外药敏测定因素的报道很少。为提高现场体外药敏测定的成功率...
单成启赵兴刘光裕
关键词:抗疟药恶性疟疟原虫药敏试验
复方蒿甲醚片和苯芴醇两种剂型治疗恶性疟临床对比试验被引量:6
2000年
[目的 ]观察复方蒿甲醚及其组分之一苯芴醇两种剂型对恶性疟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共收治 15 0例恶性疟患者 ,采用双盲 (复方蒿甲醚片组和苯芴醇片组 )、随机、对比方法 ,其中复方蒿甲醚组 (A) 5 1例、苯芴醇片剂组 (B) 5 0例、苯芴醇胶丸组 (C) 4 9例。病人住院后观察 2 8d。 [结果 ]A、B、C3组的平均退热时数分别为 (17.1±8.6 ) h、(34.0± 2 3.2 )和 (2 9.4± 2 4.9) h;平均原虫转阴时间分别为 (2 9.7± 8.9) h、(5 1.6± 14.1) h和 (5 4.7± 17.4) h;3组患者均达到临床治愈 ;观察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 ,化验检查亦无明显改变。 [结论 ]复方蒿甲醚和苯芴醇两种剂型对恶性疟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
孙志伟单承启李国福丁德本刘光裕王京燕焦岫卿
关键词:复方蒿甲醚苯芴醇恶性疟药物疗法
磷酸萘酚喹治疗恶性疟的疗效初步观察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观察磷酸萘酚喹与氯喹治疗恶性疟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显微镜血检单纯恶性疟原虫阳性患者为观察对象 ,药物为磷酸萘酚喹 ,成人总量 10 0 0mg ,首次 6 0 0mg ,2 4h服 4 0 0mg ,服药后按时测量体温和血检原虫 ,随访 2 8天 ,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磷酸萘酚喹治疗 4 0例 ,平均退热时间为 (35 9± 16 7)h ,原虫转阴时间为 (6 1 7± 18 1)h ,治愈率为 10 0 %。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磷酸萘酚喹治疗恶性疟疾具有良好的效果。
单成启刘光裕焦岫卿
关键词:磷酸萘酚喹磷酸氯喹恶性疟疟疾
复方蒿甲醚临床治疗恶性疟的效果观察被引量:8
2005年
为了观察复方蒿甲醚治疗恶性疟的临床疗效 ,以显微镜血检恶性疟原虫阳性患者为观察对象 ,复方蒿甲醚口服 ,3天 4次疗法 ,首剂服 4片 ,8、 2 4、 4 8h各服 4片 ,总剂量为 16片 ,服药后按时测量体温和血检原虫 ,并随访 2 8天 ,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复方蒿甲醚治疗恶性疟 16 7例 ,平均退热时间为 2 0 . 4±8 4h ,原虫转阴时间为 37. 9± 7 9h ,2 4h原虫平均下降率 97. 4 % ,2 8天治愈率为 94 . 1% ,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可见复方蒿甲醚治疗恶性疟疾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单成启刘光裕焦岫卿
关键词:蒿甲醚疟原虫总剂量服药
脑疟佳对恶性疟原虫配子体的作用
1982年
在抗疟工作中,不可忽视适时选用配子体杀灭剂、以控制疟疾传播。然而,迄今为止,除8-氨基喹啉类能直接杀灭恶性疟原虫配子体外,尚无其他药物具有类似作用。鉴于8-氨基喹啉类的毒性较大,国内外学者试图寻找新的化合物。
刘光裕宁殿玺
关键词:配子体外周血原叶体恶性疟原虫
复方蒿甲醚和组份之一本芴醇两种剂型治疗恶性疟疾临床对比试验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 观察复方蒿甲醚及其组份之一本芴醇两种剂型治疗恶性疟疾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双盲(复方蒿甲醚组和本芴醇片剂组),随机对比的方法。病人入院后实行28天封闭观察。结果 收治150例病人,其中复方蒿甲醚组(A)51例,本芴醇片剂组(B)50例,本芴醇胶丸组(C)49例;A、B、C三组的平均退热时间分别为17.1±8.6、34.0±23.2、29.4±24.9小时;平均原虫转阴时间分别为29.7 ± 8.9、51.6±14 .1、54.7±17.4小时;A、B、C三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8.2%、92.0%、95.8%。三组病人在观察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各项化验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复方蒿甲醚和本芴醇两种剂型对恶性疟疾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但复方蒿甲醚在杀虫速度和控制患者症状方面明显优于本芴醇单药。
孙志伟单承启李国福焦岫卿刘光裕丁德本王京燕
关键词:复方蒿甲醚蒿甲醚本芴醇恶性疟疾药物疗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