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秀兰

作品数:5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州市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科技三项经费计划项目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环流
  • 1篇登陆前后
  • 1篇低频振荡
  • 1篇低温阴雨
  • 1篇冬春
  • 1篇汛期
  • 1篇汛期暴雨
  • 1篇振荡
  • 1篇强降水
  • 1篇强热带风暴
  • 1篇热带
  • 1篇热带风暴
  • 1篇准双周振荡
  • 1篇西江流域
  • 1篇流域
  • 1篇环流特征
  • 1篇环流演变
  • 1篇降水
  • 1篇关键区
  • 1篇暴雨

机构

  • 5篇广州市气象局
  • 2篇兰州大学
  • 2篇中国气象局广...

作者

  • 5篇纪忠萍
  • 5篇吴秀兰
  • 3篇李茵茵
  • 2篇高晓容
  • 2篇谷德军
  • 1篇吴乃庚
  • 1篇温晶
  • 1篇梁巧倩
  • 1篇罗秋红
  • 1篇肖伟军
  • 1篇方一川
  • 1篇刘燕
  • 1篇舒锋敏
  • 1篇谢炯光
  • 1篇梁健
  • 1篇梁玉琼
  • 1篇项颂翔

传媒

  • 4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0707号强热带风暴登陆前后引发雷州地区强降水的成因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通过应用卫星云图、OLR日平均场、环境场、比湿场、散度场、K指数等资料对0707号"帕布"引起的强降水进行诊断分析,同时把登陆湛江(9615号)、珠江口附近(7908号、0313号)的台风与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越赤道气流和西南季风的增强促使赤道辐合带加强,为"帕布"强降水的维持提供了水汽和热量条件;双台风和环境场的作用使"帕布"在粤西沿海停留时间较长,使强降水的累积雨量增大;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有利于雷州半岛附近水汽的辐合,雷州半岛附近K指数在35~38之间和垂直纬向风弱切变表明空气不稳定度大有利于水汽上升,使得"帕布"给雷州以南地区带来强降水,另外,对湛江地区4—9月逐日降水作小波分析后得出了暴雨期存在明显的20d周期的低频振荡特征。
罗秋红高晓容吴乃庚肖伟军纪忠萍李茵茵吴秀兰
关键词:强热带风暴强降水
近50年广东冬半年降水的变化及连旱成因被引量:26
2009年
利用EOF分析、小波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广东近50年(1957—2006年)冬半年(当年10月—次年3月)降水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太平洋海温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广东冬半年降水存在显著的准40年、准2年左右的变化周期,偏少阶段主要发生在1950年代末—1970年代初、1990年代末至今。冬半年发生连旱的频率远大于连涝的频率。广东冬半年降水与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海温具有明显的正相关,与菲律宾以东的西北太平洋的海温具有明显的负相关。连续干旱年出现在Nio3.4区的海温为负、正异常年的频率分别为61.5%、38.5%。通过对冬半年异常连旱年Nio3.4区海温分别为正、负异常时的大气环流场进行合成分析,可知极涡偏弱,欧洲槽偏强,巴尔喀什湖附近的高压脊偏强,广东为一致的偏北风距平场控制,冷空气活跃,而亚洲大陆中低纬度西风带低压扰动不活跃,南支槽活动偏弱,是导致广东冬半年产生连续干旱的共同原因。
纪忠萍温晶方一川高晓容谷德军吴秀兰李茵茵
关键词:EOF分析
广东秋冬春连旱的时空变化及环流演变特征被引量:6
2009年
利用1948—2006年NCEP/NCAR的再分析高空资料以及广东省48个测站的降水资料,综合采用L指数和AWTP指数可对广东秋冬春连旱进行较好的描述;EOF的分析表明广东的秋冬春连旱空间变化具有全省一致性,时间上不仅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还有阶段性变化和趋旱的趋势变化。广东秋冬春连旱异常年份的合成分析表明,从秋季到次年春季,极涡和南支槽的活动都较常年偏弱;秋季华南受偏强的反气旋环流影响,干燥少雨;冬季,小股的冷空气偏东路径活动,低层华南到南海大部有东北风距平,干燥少雨;春季,小股的冷空气频繁东移,华南处高空槽底偏西风场中,低层的西南风较常年偏弱,不利于华南地区冷暖气流的交汇,降水偏少。这些分析结果可为短期气候预测提供依据。
梁巧倩梁玉琼纪忠萍吴秀兰李茵茵
关键词:环流演变
广东低温阴雨的低频振荡及环流特征被引量:12
2013年
为了做好广东2—3月低温阴雨的中期与延伸期预报,该文分析了1953—2011年广州低温阴雨年景变化与广东低温阴雨年景变化的关系,并采用小波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探讨了12月次年4月广州逐日气温的低频振荡及与低温阴雨的关系。结果表明:广州低温阴雨的年景变化与广东年景一致的相同率达94.9%(56/59)。轻度低温阴雨年份,12月—次年4月广州逐日气温主要存在8.0~18.3 d显著周期,而中等及严重年份主要存在10.1~28,4 d及30~89.6 d的振荡。2—3月长低温阴雨主要与18 d以上的周期振荡有关,尤其与45 d以上的季节内振荡强度变化密切相关。利用典型个例的合成分析,建立了长低温阴雨30~64 d季节内振荡的天气概念模型,它们反映了长低温阴雨回暖—降温—开始—维持—结束的大气环流演变特征,其中乌拉尔山—贝加尔湖以西的阻塞高压可作为广东出现长低温阴雨的500 hPa前兆信号。
纪忠萍高晓容谷德军吴秀兰舒锋敏
关键词:低温阴雨低频振荡环流特征
西江流域汛期暴雨与500hPa关键区准双周振荡的关系被引量:9
2012年
采用小波分析、相关分析、功率谱分析、Lanczos滤波等方法探讨了近48年西江流域汛期(4—9月)暴雨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影响西江流域汛期降水的500hPa关键区准双周振荡的关系。结果表明,西江流域4—9月暴雨日数呈单峰分布,5月开始显著增加,6月暴雨日数达到最高;西江流域4—9月暴雨总日数具有准4年与准22年左右的周期振荡。1960年代后期-1980年代初期及1990年代中期-2000年初期暴雨日数以偏多为主,1960年代前期、1980年代中期-1990年代初期及2005--2008年则以偏少为主。定义西江流域4~9月逐日降水与500hPa高度场上显著的负相关区(22.5~27.5°N,102.5~112.5°E)为影响西江流域汛期降水的500hPa关键区。西江流域汛期降水与500hPa关键区均以准单周、10-30天的准双周振荡为主,而30~60天的季节内振荡不显著,二者在准双周振荡尺度上关系最密切。统计近48年4-9月、6—8月500hPa关键区准双周振荡波谷附近前后3天(个别4天)西江流域暴雨出现的平均几率分别为72.5%、76.4%,因此500hPa关键区准双周振荡的低频波谷对西江流域暴雨的中期预报有较好的参考作用。
纪忠萍吴秀兰刘燕梁健项颂翔谢炯光
关键词:西江流域准双周振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