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脊髓
  • 4篇脊髓损伤
  • 3篇细胞
  • 3篇静脉
  • 3篇静脉移植
  • 3篇骨髓间充质
  • 3篇干细胞
  • 2篇神经样细胞
  • 2篇生物力学
  • 2篇生物力学评价
  • 2篇手术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骨髓间充质干...
  • 2篇骨折
  • 2篇充质干细胞
  • 1篇丹参
  • 1篇定向分化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多节段

机构

  • 4篇解放军第20...
  • 3篇吉林大学第二...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吉林大学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作者

  • 10篇姚树智
  • 4篇左浩
  • 4篇苗旭漫
  • 3篇杨有庚
  • 1篇张丽萍
  • 1篇袁金刚
  • 1篇姚述明
  • 1篇陈玉丙
  • 1篇王兆宁
  • 1篇阮连贵
  • 1篇韩英杰
  • 1篇解广林
  • 1篇刘绍臣
  • 1篇刘德午
  • 1篇白洋
  • 1篇刘松春
  • 1篇刘磊

传媒

  • 3篇吉林医学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4
  • 1篇2001
  • 1篇199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多节段粉碎性胫骨干骨折16例疗效分析
2004年
王兆宁姚树智韩英杰袁金刚
关键词:不扩髓交锁髓内钉手术方法
手术减压时限对脊髓急性不全损伤预后的影响(附67例报告)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伤后不同时间行手术减压对脊髓急性不全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2000年9月-2008年9月收治的67例颈椎及胸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不全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受伤至手术时间分为3组:A组,伤后1d内(≤24h)行手术治疗(18例);B组,伤后1~3d(24~72h)行手术治疗(35例);C组,伤后3~14d(72~336h)行手术治疗(14例)。术后随访1~3年,根据美国脊柱脊髓损伤学会(ASIA)制定的感觉、运动评分标准和Frankel分级记录3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神经功能评分与分级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3组ASIA评分及Frankel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组患者感觉、运动评分及Frankel分级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提高(P<0.01或P<0.05),术后感觉、运动评分A组明显高于B组、C组(P<0.01或P<0.05),B组明显高于C组(P<0.01),Frankel分级A组明显优于B组(P<0.05)和C组(P<0.01),B组和C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手术减压对脊髓不全损伤患者有确定的疗效,且手术越早神经功能恢复越好。
姚树智杨有庚苗旭漫左浩
关键词:脊髓损伤预后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脊髓损伤模型大鼠体内的转化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静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脊髓损伤模型大鼠体内向神经样细胞转化的情况。方法体外扩增培养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表面标志CD34和CD44的表达;采用击打法制备大鼠脊髓损伤模型;Brdu标记的MSCs经尾静脉移植入脊髓损伤模型大鼠体内,输注后21d,取脊髓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表达。结果体外扩增的MSCs经流式细胞仪检测不表达CD34,表达CD44;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移植Brdu标记的MSCs组在大鼠损伤的脊髓组织中可同时表达Brdu和NSE。结论移植的MSCs可迁移到损伤的脊髓组织,并可转化为神经样细胞。
姚树智杨有庚陈玉丙左浩刘丽萍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静脉移植脊髓损伤神经样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转化的体内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静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脊髓损伤模型大鼠体内向神经样细胞转化的情况。&lt;br&gt;  方法:体外扩增培养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表面标志CD34和CD44的表达;采用击打法制备脊髓损伤模型;...
姚树智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静脉移植脊髓损伤神经样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动物模型
股骨转子间骨折:三角支架式锁定钢板的设计及生物力学评价被引量:2
2015年
背景: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在设计上还存在缺陷问题,因此课题组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出超短力臂三角支架式锁定钢板(专利号:201220051751.2)。目的:设计制作超短力臂三角支架式锁定钢板,分析其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将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近端2枚螺钉在股骨颈内形成支撑,自行设计出超短力臂三角支架式锁定钢板。取成人新鲜股骨标本5对,制作AO分型A3.1型转子间骨折(逆转子间骨折)模型,选择右侧为实验组,采用三角支架式锁定钢板固定;左侧为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检测钢板近端螺钉孔应力分布、骨断端应力分布、骨折端张开角度及最大载荷等。结果与结论:1钢板近端螺钉应力分布:实验组近端4枚螺钉应力分布较为平均,且形成三角桁架2枚螺钉应力分布接近;对照组近端4枚螺钉应力分布不平均,近端螺钉承受应力较大,大于实验组(P<0.05)。2骨断端的张开角度:实验组不同载荷下的张开角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3最大载荷:实验组能够承受的最大载荷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破坏位置不同,实验组固定更合理。表明超短力臂三角支架式锁定钢板的各项生物力学性能优于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固定可靠,可有效减少或避免钢板近端螺钉断裂、髋内翻等并发症。
苗旭漫左浩姚树智
关键词:髋骨折生物力学骨科植入物股骨转子间骨折
超声导向经皮穿刺肺活检3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1997年
超声导向经皮穿刺肺活检38例临床分析解广林刘德午①姚述明姚树智邹书娅①张丽萍梁亚平王升育②(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2医院胸外科132011)我院自1990年1月至1996年10月已作52例超声导向经皮穿刺肺部肿物活检,其中38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将结果...
解广林刘德午姚述明姚树智邹书娅张丽萍梁亚平王升育
关键词:超声导向经皮穿刺肺活检
下胫腓锁定钛缆固定装置的生物力学评价
2016年
目的观察下胫腓锁定钛缆固定装置的生物力学性能,并与拉力螺钉内固定对比,从抗分离及应力遮挡两方面进行评价。方法 6个尸体踝标本先进行压力-分离实验及应力检测实验,其数据作为正常组供对照,然后制作下胫腓联合损伤模型,并将标本随机分为2组(n=3),分别应用下胫腓锁定钛缆及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再进行压力-分离试验及应力检测试验,分析比较2种方案的抗分离能力及应力遮挡等生物力学性能。结果下胫腓螺钉与下胫腓锁定钛缆均可提供足够坚强的横向抗分离作用,但下胫腓螺钉的坚强固定对胫骨及腓骨的正常纵向应力传导均有影响,而钛缆固定对胫骨的纵向应力传导影响很轻微(与正常组比较,P>0.05),对腓骨纵向应力传导的影响也明显小于螺钉固定(P<0.05)。结论下胫腓联合锁定钛缆固定装置既能提供足够的横向抗分离作用,又降低了对胫、腓骨的纵向应力遮挡,其生物力学性能优于传统的下胫腓拉力螺钉。
姚树智左浩刘松春刘磊白洋苗旭漫
关键词:下胫腓联合损伤生物力学螺钉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及其静脉移植治疗脊髓损伤机制研究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有高度的致残性,对其治疗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研究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姚树智
关键词:脊髓损伤静脉移植神经元样细胞
文献传递
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骨质疏松的术中预见性措施
2009年
目的总结颈椎前路治疗下颈椎损伤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手术经验。方法采用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骨质疏松患者23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23例患者经6个月~2年随访观察,相应椎间获得满意骨性融合,按Frankel分级,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颈椎前路钛网钛板复合固定可有效保证相应椎间的稳定性,配合术中合理的预见性措施,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有效方法之一。
姚树智杨有庚苗旭漫刘绍臣
关键词:下颈椎骨折脱位骨质疏松颈椎前路
丹参、β七叶皂甙治疗混合性脑卒中8例分析被引量:2
2001年
阮连贵姚树智
关键词:混合性脑卒中丹参病例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