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小路

作品数:15 被引量:73H指数:6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骨折
  • 4篇股骨
  • 4篇关节
  • 3篇入路
  • 3篇术后
  • 3篇疗效
  • 3篇疗效分析
  • 3篇关节置换
  • 2篇远端
  • 2篇置换术
  • 2篇外侧入路
  • 2篇微创
  • 2篇膝关节
  • 2篇膝关节置换
  • 2篇细胞
  • 2篇内固定
  • 2篇股骨远端
  • 2篇股骨远端C型...
  • 2篇侧入路
  • 1篇弹性髓内针

机构

  • 15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张小路
  • 6篇柯庆峰
  • 5篇吴世强
  • 4篇林其仁
  • 3篇王宏梗
  • 3篇黄倩
  • 3篇叶晖
  • 2篇黄东红
  • 2篇黄伟玲
  • 2篇王良铭
  • 1篇何立江
  • 1篇李柏中
  • 1篇潘少敏
  • 1篇倪秀琴
  • 1篇施进兴
  • 1篇戴章生
  • 1篇林晓聪

传媒

  • 2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医正骨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 1篇骨科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股骨近端形态和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不等长的关系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为评估股骨近端形态与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不等长是否相关,本文研究了股骨髓腔闪烁指数(CFI)对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不等长(LLD)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9年间进行单侧无骨水泥首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单侧手术;无神经功能症状;使用生物型假体;初次手术;术侧无存在髋关节病变。排除标准:患侧或对侧存在髋臼发育不良及髋关节间隙破坏;患侧或对侧存在股骨近端畸形;术前下肢不等长大于2 cm;骨折的患者;患侧旋转中心距对侧距离大于3 mm,最后纳入研究235例患者。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术前疾病和影像学资料和术后下肢不等长情况;根据患者髓腔形态将患者分为3组,并对比这3组患者下肢不等长性。计量数据满足方差齐性的多组资料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事后检验LSD-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单项有序分类变量资料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两两比较采用Nemenyi法比较。结果总共纳入患者235例,所有患者CFI的平均值为(4.3±1.2);根据股骨髓腔形态进行分组后各组对比结果性别、身体质量指数、术前诊断、假体股骨头颈长类型、髋臼旋转中心与泪滴连线距离、股骨头中心至假体远端的垂直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香槟型髓腔的患者年龄较其他两组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香槟型髓腔的患者LLD差异较其他两组明显大(P<0.05);烟囱型髓腔的患者股骨柄假体打入深度较香槟型组更深(P<0.05);烟囱型髓腔的股骨头中心至小转子上缘的垂直距离较香槟型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比较3组患者的LLD情况,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香槟型的LLD大于烟囱型(P<0.05),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槟型髓腔(CFI高)的患者术�
蔡礼权方凯彬黄念来张小路柯庆峰
关键词:股骨腿长不等
股内侧肌下入路与髌旁内侧入路在老年膝关节置换中应用的初步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分析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采用股内侧肌下入路(subvastus approach,SVA)与髌旁内侧入路(medial parapatellar approach,MPA)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在本院完成初次TKA的69例病人资料(年龄均超过60岁),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SVA组和MPA组,记录并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总出血量、术后可直腿抬高时间、膝关节术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病人疼痛情况,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评价病人的膝关节功能。结果 SVA组病人的手术切口长度为(11.48±1.35)cm,与MPA组的(15.24±1.41)cm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41,P<0.001);两组间手术总失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09,P=0.835;t=1.003,P=0.320);SVA组病人的术后直腿抬高时间为(1.52±0.62)d,MPA组为(2.61±0.9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62,P<0.001)。术后第3、7天SVA组静息和活动状态下的VAS评分均优于MPA组,两组间比较,除外术后第7天静息状态下的VAS评分,其他时间及状态下的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第3、7天,MPA组病人的膝关节ROM(89.09°±5.51°、93.03°±7.06°)均小于SVA组(96.36°±4.55°、96.36°±6.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842,P<0.001;t=1.991,P=0.049)。术后2周,MPA组病人的KSS评分为(72.42±4.35)分,小于SVA组病人的(78.79±3.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14,P<0.001)。术后第1、3、6、9个月,两组间KSS评分和膝关节RO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采用SVA对伸膝装置影响小,可促进置换后关节功能及关节活动度的快速恢复,减少疼痛,提高术后满意度。
张小路柯庆峰方凯彬施进兴吴世强
淋巴细胞计数及百分比预测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感染的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术后淋巴细胞计数及百分比预测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早期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22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TKA治疗的3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感染组(n=27)与未感染组(n=318),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及各项实验室资料[术前和术后第1天、第4天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及百分比]。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选取两组样本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后,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相关性检验,最后,使用Stata软件做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95%CI及P值,并得出所选标志物的诊断临界值及其敏感性、特异性。结果:两组手术年龄、性别、BMI、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差值及术前的实验室标志物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4 d CRP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及百分比、术后1 d和4 d的淋巴细胞计数及其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s相关性检验发现未感染组中与手术因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无关的标志物为术后4 d淋巴细胞计数及百分比。本研究采用Stata软件做ROC曲线来得出TKA术后早期感染的术后4 d淋巴细胞百分比及其计数的合适的诊断临界值。术后4 d淋巴细胞百分比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55[95%CI(0.528,0.918),P=0.28],根据Youden指数计算淋巴细胞百分比的最佳预测临界值为<20.0%,利用预测临界值进行诊断试验,此时的敏感性为91.67%,特异性为55.56%;术后4 d淋巴细胞计数的ROC曲线下的面积AUC为0.833[95%CI(0.637,0.970),P=0.28],根据Youden指数计算淋巴细胞计数的最佳预测临界值为<1500/μL。利用预测临界值进行诊断试验,此时的敏感性为91.67%,特�
蔡礼权黄雁斌方凯彬张小路
股骨远端微创固定系统与髁部支持钢板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分析比较股骨远端微创内固定系统与髁部支持钢板固定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0年4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采用股骨远端微创内固定系统固定治疗的63例(Ⅰ组)及采用髁部支持钢板固定治疗的76例(Ⅱ组)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的HSS膝关节评分。结果:①Ⅰ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均少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863,P=0.000;U=3.759,P=0.000;U=5.007,P=0.000)。②两组HSS膝关节评分比较,存在时间效应(F=105.801,P=0.000),不存在组别效应(F=0.344,P=0.558),测量时间与处理方案间不存在交互作用(F=0.069,P=0.856)。结论:对于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而言,股骨远端微创固定系统和髁部支持钢板固定相比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骨折愈合快的优势,但二者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疗效无差别。
张小路林其仁叶晖
关键词:股骨骨折内固定器
尺神经肌下前置肱骨内上髁肌群经骨道原位重建治疗肘管综合征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尺神经松解肌下前置肱骨内上髁肌群经骨道原位重建治疗中、重度肘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2年10月确诊的45例中、重度肘管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术中显微镜视下观察尺侧上副动脉对尺神经的灌注情况,直视下行肱骨内上髁肌群经骨道原位重建,观察新的尺神经隧道大小、尺神经活动度。术后随访观察患者恢复情况。结果45例经过6~18个月的随访,术中显微镜视下观察到尺侧上副动脉对前置尺神经保持良好的灌注,术中肱骨内上髁肌群经骨道原位重建,固定牢固确切,新肘管隧道肘关节伸直位可无张力通过直径8mm的扩张器,屈伸活动时尺神经移动度良好。术后恢复情况采用顾玉东建议的肘管综合征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20例,良17例,可8例;优良率为82.22%。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屈腕、旋前肌力均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尺侧上副动脉的伴行前置使尺神经在前置后获得良好的血供,这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同时尺神经肌下前置术并且肱骨内上髁肌群经骨道原位重建,将尺神经前置于尺侧腕屈肌、旋前圆肌下,新肘管隧道足够大,对神经无卡压,周围组织疏松,能较好地解决尺神经肘部受压及屈肘受牵拉等问题。经骨道原位固定牢固、确切,术后无需石膏固定,可早期进行保护性活动,尽早恢复正常生活与工作。
张小路林其仁
关键词:肘管综合征肱骨
LISS-DF与CBP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比较LISS—DF与CBP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2002年1月至2009年3月对139例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采用LISS—DF内固定63例,其中C1型24例,C2型20例,C3型19...
张小路
关键词:CBP股骨远端骨折
文献传递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的原因及其处理被引量:10
2010年
手术治疗已成为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治疗手段,大部分患者可获满意疗效。但文献报道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后症状无缓解或复发需再次手术率为2.0%~9.2%。我院1992年1月~2007年10月收治3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患者,报道如下。
张小路林其仁叶晖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手术治疗摘除术后
长纤聚酯布与棉织布手术铺巾术中细菌阻隔性能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分析棉织布与长纤聚酯布手术铺巾在术中的细菌阻隔效果。方法入选2018年9月-2019年9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68例行百级层流手术间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分为棉织布组与长纤聚酯布组,各34例,分析两种手术铺巾对细菌的阻隔作用。结果长纤聚酯布组患者男性占比52.94%,女性占比47.06%,其中骨性关节炎患者占比41.18%,类风湿关节炎占比47.06%,滑膜软骨瘤病占比11.76%与棉织布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长纤聚酯布组患者年龄(55.12±1.97)岁,体质量(62.82±8.02)kg、手术时间(80.23±10.29)min、术中出血量(201.29±24.37)ml与棉织布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长纤聚酯布组患者手术铺巾外层表面菌落培养阳性为8.82%、内层表面为2.94%,而棉织布组为29.41%、2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长纤聚酯布组平均静水压测试指标为(86.52±0.62)N/m2高于棉织布组(11.53±0.53)N/m2(P<0.001);长纤聚酯布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为8.82%,棉织布组为2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长纤聚酯布具有良好的细菌阻隔作用,针对骨科较为复杂,无菌需求较高的手术,长纤聚酯布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
黄倩王宏梗张小路林晓聪李柏中潘少敏倪秀琴许蕙菁
改良前外侧入路胫骨平台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评价改良前外侧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60例。改良组选择改良前外侧入路,传统组选择传统前外侧入路,对比两组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手术,术中无严重并发症。改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及传统组(P<0.05),两组切口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以上,改良组下地行走时间和完全负重活动时间均显著早于传统组(P<0.05)。与术后3个月相比,术后12个月时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下降(P<0.05),而HSS评分和膝伸屈ROM均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改良组的VAS和HSS评分以及ROM均显著优于传统组(P<0.05)。影像方面,改良组的骨折复位质量评级显著优于传统组(P<0.05),改良组影像骨折愈合时间显著早于传统组(P<0.05)。与术后1周相比,末次随访时改良组的TPA和PAS无显著改变(P>0.05)。相应时间点,改良组的TPA和PTS均显著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改良前外侧入路能够充分显露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手术区域,在直视下准确复位,利于早期功能康复。
王良铭黄念来张小路吴世强柯庆峰
关键词: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
改良跗骨窦入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疗效分析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探讨改良跗骨窦入路与传统跗骨窦入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8月符合选择标准的53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1例,采用从腓骨长短肌腱下方暴露距下关节后对骨折复位的改良跗骨窦入路)和对照组(32例,采用传统跗骨窦入路)。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侧别、致伤原因、骨折分型、受伤至手术时间以及术前B?hler角、Gissane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B?hler角、Gissane角及术后角度改善值;并使用VAS评分、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及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量表)评价疗效。结果 5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血管神经损伤、围手术期死亡等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7个月。术后未发生骨折移位、内固定失败、骨折畸形愈合等;所有患者均未行二期关节融合手术。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P=0.77)。两组术后2 d B?hler角、Gissane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但观察组术后2 d B?hler角、Gissane角及改善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 h及1年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24 h及1年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AOF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6,P=0.15);但观察组术后1年SF-36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2.08,P=0.04)。末次随访时,观察组2例、对照组8例患者出现距下关节僵硬或疼痛,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8,P=0.16)。结论采用改良跗骨窦入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
方凯彬柯庆峰吴世强蔡礼权张小路
关键词:跟骨骨折微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