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志森

作品数:13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信息传输
  • 4篇热带
  • 3篇全球大气
  • 2篇年代际
  • 2篇年代际变化
  • 2篇气相互作用
  • 2篇夏季
  • 2篇环流
  • 2篇降水
  • 2篇海表
  • 2篇海表温度
  • 2篇海气
  • 2篇海气相互作用
  • 2篇风速
  • 2篇测风
  • 2篇测风塔
  • 2篇长程
  • 2篇持续性
  • 1篇低纬
  • 1篇多普勒

机构

  • 7篇兰州大学
  • 7篇国家气象信息...
  • 6篇中国气象局国...
  • 2篇扬州大学
  • 2篇中国气象局
  • 1篇常熟理工学院
  • 1篇新疆气象局

作者

  • 13篇张志森
  • 5篇封国林
  • 4篇龚志强
  • 3篇远芳
  • 3篇王蕙莹
  • 2篇张涛
  • 2篇朱晨
  • 2篇姜立鹏
  • 2篇乔少博
  • 2篇胡泊
  • 2篇师春香
  • 1篇支蓉
  • 1篇朱亚妮
  • 1篇胡开喜
  • 1篇潘旸
  • 1篇王晓娟
  • 1篇谷军霞
  • 1篇叶天舒
  • 1篇吴浩
  • 1篇杨杰

传媒

  • 3篇气象学报
  • 2篇物理学报
  • 2篇大气科学
  • 2篇气象科技
  • 1篇气象科学
  • 1篇气象科技进展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客观定量化预测及其对汛期降水的指示被引量:7
2012年
基于动力-统计相似预报原理,将模式误差动力统计预报方案应用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客观定量化预测,通过交叉检验距平相关系数,筛选出对副热带高压区域的500hPa高度场模式预报结果订正较好的因子作为前期关键因子集。对2003—2010年的副热带高压区域的500hPa高度场进行了回报检验,结果显示该方案在数值模式预报结果基础上有了进一步提高,显示出较高的预测水平。在此基础上,从高度场预测结果中提取出与中国降水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典型副热带高压特征指数(脊线指数与西伸脊点指数),将其投影在二维平面上,并根据不同类型的副热带高压特征下对应的雨型分类特征得到预报年副热带高压所属类型下中国夏季降水的分布类型,多年检验结果表明,预测的投影类型所对应的降水合成分布与实况的降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进一步验证此种副热带高压与雨型分类的合理性,达到通过副热带高压的定量化预测对夏季的旱涝分布形式进行预测的目的,为进一步提高汛期降水预测水平提供一种可能的思路。
杨杰封国林赵俊虎张志森
关键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汛期降水
热带海洋与中低纬大气相互作用的信息传输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基于传递熵概念和方法定义气象场的信息源特征度、信息汇特征度和信息传输平衡特征度.使用海表温度和高度场资料计算海气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信息传递.侧重分析赤道中东太平洋(20?S-20?N,170?E-100?W)与热带地区、北半球和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大气之间的信息传递,给出信息传递的区域和全球分布特征;并提取海表温度指数和高度场指数分析赤道中东太平洋与大气信息传递特征的季节变化和年代际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海洋信息源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大气信息汇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区,从热带地区到中纬度地区,海洋对大气的强迫作用在减弱,而大气对海洋的强迫作用在增强;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高度场对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有着不同的响应,热带中东太平洋上空高度场最大延迟为4个月.欧亚大陆中部上空和北美大陆上空高度场均随时间延迟呈现波动性变化:欧亚大陆中部上空高度场随时间延迟呈现增强的趋势,而北美大陆上空高度场随时间延迟呈现减弱的趋势.海表温度指数对热带中东太平洋上空850 hPa和欧亚大陆中部上空500 hPa高度场指数的传递熵以2000 s最弱,而海表温度指数对北美大陆上空700 hPa高度场指数的传递熵以2000 s最强.表明不同年代际背景下不同区域大气对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的响应是不同的.然而不同季节的响应却十分相似:冬季最强,秋季次之,春季再次,夏季最弱.
张志森封国林龚志强吴浩
关键词:海气相互作用海表温度
测风塔风速的长程持续性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23年
基于中国陆上风能资源专业观测网提供的测风塔风速资料,本文利用去趋势波动分析(Detrended Fluctuation Analysis, DFA)方法,研究了103座测风塔在不同高度处观测的、不同分辨率的风速时间序列的长程持续性特征。结果表明:(1)同一测风塔观测的不同高度处的风速时间序列,存在一致的标度行为,与数据时间分辨率无关;(2)对于6 h平均风速序列而言,103座测风塔观测风速的DFA指数α数值范围基本在0.55~0.91之间,都表现出较强的长程持续性,区域特征不明显;(3)对于10 min平均风速序列,DFA标度指数曲线存在弯折,以24 h尺度为界,呈现出2个明显的独立标度区间:在较大的时间尺度上,标度指数α的数值大小为0.80,而在较小的时间尺度上,α的数值大小约为1.38。
李庆雷陈丽凡张志森刘卫平
关键词:风速测风塔
1990年代末东亚北部地区夏季水汽输送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被引量:4
2016年
利用1983-2011年降水量、环流和海温的再分析资料,探讨了东亚北部地区夏季水汽输送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前冬北大西洋海温对东亚北部地区夏季水汽输送与大气环流的可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末期东亚北部地区夏季整层水汽与降水年代际的变化特征相一致,整层水汽通量的年代际变化主要是由于纬向水汽输送异常作用的结果。东亚北部地区(35°-55°N,90°-145°E)西边界的水汽输送通量由多变少,东边界的水汽输送通量由少变多特征则直接导致了该地区降水由偏多转为偏少的年代际变化。就外强迫海温角度来说,前冬北大西洋海温跟东亚北部地区夏季500 h Pa高度场、850 h Pa风场和850 h Pa比湿均显著相关。同时,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前冬北大西洋海温也表现出由偏低向偏高转变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且由于海温自身的记忆性前冬的海温异常一直延续到夏季。并在夏季激发出横跨北大西洋和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区的大西洋—欧亚(AEA)遥相关结构,并进一步影响东亚北部地区夏季水汽输送。
胡泊张志森乔少博龚志强
关键词:水汽输送年代际变化环流外强迫
一种利用测风塔资料研究风速长程持续性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测风塔资料研究风速长程持续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测风塔资料原始数据文件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和基本的质量控制;对符合研究需求的测风塔资料进行数据分类提取;利用去趋势波动分析方法DFA进行标度分析;进行线...
李庆雷陈丽凡张志森远芳王蕙莹朱晨曹丽娟
文献传递
一种静止卫星反演分钟降水QPE数据处理及效果评估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静止卫星反演分钟降水QPE数据处理及效果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数据下载:下载分钟降水QPE数据文件;步骤(2)、制作匹配表:根据分钟降水QPE产品的经纬度信息和降水融合产品的经纬度信息制作位置...
李庆雷张志强潘旸朱亚妮徐宾谷军霞师春香姜筱玮朱智王蕙莹远芳王正孙帅张志森
晚秋与后冬间欧亚遥相关型波列反相现象探究被引量:6
2015年
围绕1979/1980—2013/2014年晚秋(11月)与后冬(次年1、2月)间欧亚遥相关(EU)型波列关系展开研究,揭示了晚秋与后冬间欧亚遥相关指数存在显著负相关,即二者主要呈反位相变化。对比晚秋与后冬间欧亚遥相关型呈反位相和同位相变化时的环流演变规律发现,反位相变化年晚秋环流异常对后冬有显著的指示意义,而同位相变化年晚秋环流异常对后冬指示意义较弱。就可能的外部成因而言,反位相与同位相变化过程均与北大西洋湍流热通量(NATU)异常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具体物理过程表现为:当北大西洋湍流热通量正(负)异常时,有利于北大西洋50°N附近上升(下沉)运动及对流层中低层水汽含量显著增多(减少),相应北大西洋上空高度场乃至整个欧亚遥相关型波列表现为负(正)异常。
乔少博张志森王晓娟封国林
关键词:湍流热通量
利用传递熵对Lorenz系统和Walker环流信息传输方向的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基于传递熵方法,分析Lorenz系统x,y,z三个分量之间的信息传输方向,并应用温差与垂直速度的再分析资料对Walker环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Lorenz系统而言,x与y分量之间,y是信息源,x是信息汇;y与z之间,y是信息源,z是信息汇;x与z分量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向依赖于控制参数r;且净信息传输的方向不随初值不同而改变;2)在西太平洋地区,温差对垂直速度的净信息输送占主导地位,而赤道东太平洋地区则为垂直速度对温差的净信息输送占主导地位,这与Walker环流物理机制是一致的,且海陆热力差异对温差与垂直速度之间的信息输送影响较大;3)冬季是温差与垂直速度之间的信息输送最强季节,夏季和秋季次之,春季最弱,这可能是存在春季预报障碍的原因之一.以上结果表明,传递熵在气象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测量动力学系统信息传递方向的一种有效方法和工具.
张志森龚志强支蓉
关键词:信息传输LORENZ系统WALKER环流
我国全球大气再分析(CRA-40)卫星遥感资料的收集和预处理被引量:26
2018年
卫星资料对数值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影响非常显著。可用于1979年以来全球大气再分析的卫星资料,来源于80余颗卫星的约60种星载传感器,卫星观测资料数据格式的标准化、长时间序列数据使用和均一化处理技术难点多。在推进我国全球大气再分析(CRA-40,1979—2018年)研发时,已优先开展并全面完成了83.5TB的1979年以来53种115个子类气象卫星资料的收集整合。介绍了面向我国全球大气再分析所用卫星资料的收集整合情况、对应于10年再分析试制产品CRA-Interim(2007—2016年)的数据格式标准化和卫星资料数据质量预评估等观测资料预处理情况。近年发布的重处理卫星数据产品已替换了原同期业务产品。所收集整合的这些历史和实时卫星资料,已逐步通过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平台(CIMISS)归档和提供应用服务。
王旻燕姚爽姜立鹏刘志权师春香胡开喜张涛张志森刘景卫
关键词:卫星遥感资料预处理同化
全球大气再分析实时资料前处理关键技术研制被引量:1
2022年
针对全球实时气象数据,重点研制面向全球大气再分析的观测资料前处理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实现大量实时文件快速解析分类的数据分拣技术,实现多类气象观测要素并行解码的信息提取技术,满足同化数据格式需求和实现分级分类有效存储的自定义模板统一编码技术。关键技术已于2019年6月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业务应用,为我国第一代全球大气和陆面再分析业务提供着稳定的实时观测数据支撑。
姚燕姜立鹏祝婷张涛姚爽张志森
关键词:实时数据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