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乾
- 作品数:20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中国海洋腹足类分类学研究进展——纪念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建所70周年
- 2020年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建所70年来,在海洋贝类分类学研究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与进步,做出一系列开创性研究成果。本文综述了建所以来我所海洋腹足类分类学研究方面的主要进展,概述了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分析了现代腹足类分类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 张素萍张树乾
- 关键词:中国海分类学
- 软体动物腹足纲分类学研究进展——从近海到深海被引量:3
- 2017年
-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关于海洋的研究已由浅海逐步向深海发展,不断取得新的发现和认知.自2014年4月起,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依托先进的'科学'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搭载'发现'号水下机器人(remotely operated vehicle,ROV),先后对冲绳海槽热液区、南海冷泉区、雅浦海山区以及马努斯热液区等深海区域进行了综合性科学考查,采集到了大量深海腹足纲(Gastropoda)标本,其中有一些为未经发现和描述的新种,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关于深海软体动物物种多样性研究,实现了深海环境和软体动物资源的新认知.本文对近年来从深海采集到的腹足类标本进行了整理分类,对其中的11属13种进行描述,并对深海特殊环境中腹足纲物种多样性进行了总结,对中国软体动物腹足纲从近海至深海的分类现状进行研究论述.
- 张素萍张树乾
- 关键词:腹足类热液区
- 北京猛禽寄生线虫的分类学研究(线虫纲:旋尾目)
- 本文对北京猛禽寄生线虫的分类学进行了研究。北京猛禽救护中心成立于2001年,它是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和北京师范大学的合作项目,也是中国第一家非营利性的野生猛禽救护和康复机构,接收救治了很多受伤或者是从不法分子手...
- 张树乾
- 关键词:寄生虫感染
- 文献传递
- 东海蛾螺属二新记录种(腹足纲,蛾螺科)被引量:1
- 2018年
- 在整理近年来东海采集的蛾螺科Buccinidae标本时,鉴定出属于蛾螺属Buccinum Linnaeus,1758的两个中国新记录种:(1)白肋蛾螺Buccinum leucostoma Lischke,1872,采自于东海300—400m深的泥沙质海底;(2)古式蛾螺Buccinum koshikinum Okutani,1988采自于东海400m深的泥沙质海底。文中分别对这两个新记录种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等进行了描述,并与相似种进行了分类学讨论。此外,文中还列出了中国海已报道的其他蛾螺属种类。
- 张树乾张素萍王洋
- 关键词:腹足纲中国新记录
- 耳螺在中国海的北扩:三种耳螺在我国黄海的报道(腹足纲:耳螺科)
- 2024年
- 2020~2023年,作者在我国黄海沿岸潮间带进行软体动物多样性调查时获取到多个耳螺科标本,通过形态学比较和研究,鉴定为3属3种,分别为:中国耳螺Ellobium chinense(Pfeiffer,1855)、赛氏女教士螺Pythia cecillii(R.A.Philippi,1847)和教徒肋耳螺Laemodonta exaratoides Kawabe,1992。中国耳螺和赛氏女教士螺采自江苏盐城,教徒肋耳螺采自青岛和大连。作者对这3种耳螺进行了分类学描述和报道,其中教徒肋耳螺在我国沿海系首次报道,为中国新记录种。作者基于COⅠ、16S rRNA和H3基因对教徒肋耳螺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确定了该种在耳螺科中的分类地位。耳螺科是典型的暖水性类群,在我国主要见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之前仅有中国耳螺可向北扩散至黄海南部。该研究中3种耳螺在黄海的发现表明该海域内的耳螺种类在不断增多,且出现了明显的北扩现象。这种现象很可能与全球变暖导致的黄海水温持续升高有关。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中国海软体动物多样性研究内容,也为更好地理解气候变化背景下软体动物的扩布提供了新的数据和资料。
- 张树乾张素萍张均龙
- 关键词:气候变化
- 中国海角蓑海牛属(腹足纲,裸鳃目,蓑海牛科)一新记录种
- 2024年
- 通过整理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标本馆馆藏的采自三亚潮间带的裸鳃类标本,鉴定出角蓑海牛属1种:斐济角蓑海牛Anteaeolidiella fijensis Carmona,Bhave,Salunkhe,Pola,Gosliner&Cervera,2014,该种在我国为首次发现,系中国新记录种。利用体式显微镜对其外部形态进行了观察,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颚片和齿舌进行了拍照,基于COI、16S rRNA和H3基因序列构建了角蓑海牛属的系统发育树,并利用ABGD和bPTP物种界定方法对该属种类进行了界定。斐济角蓑海牛之前仅在斐济和印度海域有过报道,其在中国海的发现进一步表明该种在印度-西太平洋海域有非常广的分布范围,因此对研究印度-西太平洋海域内物种的扩布和演化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 郑舒桤张均龙张树乾
- 关键词:新记录种
- 中国海盘海牛科(腹足纲,裸鳃目)一新记录属和一新记录种
- 2023年
- 2021年3月在大连进行潮间带生物调查时采集到2个裸鳃类标本,经鉴定发现为欧氏针盘海牛Diaulula odonoghuei(Steinberg,1963),为中国新记录属和新记录种。在研究中对其进行了活体拍照,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外部形态和内部解剖特征进行了观察。此外,测定了这两个标本的COI、16S rRNA和H3基因序列,将测得的基因片段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针盘海牛属Diaulula的同源序列进行对比分析,构建了针盘海牛属的系统发育树。欧氏针盘海牛在我国沿海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中国海软体动物的物种多样性研究。
- 张树乾张素萍
- 关键词:新记录种
- 中国近海蛾螺科系统分类学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1
- 2014年
- 1蛾螺科简介
蛾螺科(Buccinidae)隶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腹足纲(Gastropoda),新腹足目(Neogastropoda)。蛾螺科种类个体从小到大,小的壳长不足10mm,而大的可达150mm。贝壳多呈卯圆形或纺锤形,壳质通常坚硬,表面常被有壳皮或具短的绒毛。
- 张树乾张素萍
- 关键词:系统分类学中国近海软体动物门腹足纲纺锤形
- 黄海北部两种蛾螺(腹足纲,蛾螺科)种名修订被引量:1
- 2014年
- 作者在系统地对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标本馆历年来在我国沿海采集的蛾螺属Buccinum标本进行系统整理时,发现产自于黄海北部,在《黄渤海软体动物》一书中所描述的两种蛾螺,原定名为水泡蛾螺Buccinium pemphigum Dall,1907和尖角蛾螺Buccinium undatum plectrum Stimpson,1865,存在种名误定。通过研究确认水泡蛾螺Buccinium pemphigum Dall,1907应是朝鲜蛾螺Buccinium koreanum Choe,Yoon&Habe,1992,而书中所描述的尖角蛾螺Buccinium undatum plectrum Stimpson,1865应是朝鲜蛾螺的一个形态变异标本。文中对朝鲜蛾螺的形态特征、齿舌和内部构造进行了研究论述,并与水泡蛾螺和尖角蛾螺的形态差异进行了比较讨论。
- 张树乾张均龙张素萍
- 关键词:黄海北部
- 北京猛禽两种旋尾类寄生线虫的报道(线虫纲,旋尾目)(英文)被引量:1
- 2012年
- 报道寄生于北京猛禽的2种旋尾类线虫,其中一种为新种,另一种为中国新纪录种。作者分别对其做了光镜和电镜观察。北京副旋翼线虫,新种Paraspiralatus beijingensis sp.nov.采自于雕鸮的口腔和胃内,它与P. sakeri Gibbons,Nicholls &Bailey,2004的不同之处在于具有单个的肛前乳突,右交合刺远末端弯向背侧并稍微膨大而P. sakeri的交合刺远末端是直的,不膨大,呈钝尖形。纵纹腹小鸮无肛线虫Aprocta noctuae Spaul,1928采自红角鸮的体腔。本次所观察标本在形态上,如交合刺的长短和形状,尾乳突的数目和排列,阴门的位置,卵的大小等,都与前人对A. noctuae的描述一致。但是电子扫描电镜结果显示,A. noctuae的头端具有8个头乳突而不是4个,线虫角质层具有精细的横纹。A. noctuae为我国新纪录种。标本保存于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ZHANGShu—QianLIU Bao-ChenZHANGLu—Ping张树乾刘宝臣张路平
- 关键词:猛禽线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