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桂芝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篇循环冷却水
  • 4篇循环冷却水系...
  • 3篇生物黏泥
  • 2篇营养
  • 2篇温度
  • 2篇流速
  • 1篇营养成分
  • 1篇营养物
  • 1篇营养物质
  • 1篇粘泥
  • 1篇正交
  • 1篇正交实验
  • 1篇生物粘泥
  • 1篇结垢
  • 1篇聚合酶
  • 1篇聚合酶链式反...
  • 1篇菌种
  • 1篇菌种鉴定
  • 1篇颗粒物
  • 1篇矿物质

机构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5篇张桂芝
  • 4篇赵朝成
  • 4篇刘芳
  • 3篇夏璐
  • 1篇杨飞
  • 1篇张培
  • 1篇常新
  • 1篇马涛

传媒

  • 2篇化工进展
  • 1篇石油学报(石...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年份

  • 2篇2010
  • 3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循环冷却水中营养物水平与生物黏泥生长特性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09年
为研究循环冷却水系统内循环水水质与生物黏泥形成规律之间的相关关系,设计了以BOD5(碳源)、NH4+-N(氮源)、TP(磷源)为主要影响因素的正交实验,并对生物黏泥内的优势微生物进行了菌种鉴定。结果表明:各因素对EPS浓度、湿重和机械强度的影响最大是BOD5,其次是TP,NH4+-N对其浓度的影响最小,控制循环水中BOD5浓度是控制生物黏泥生长最有效的措施。为控制生物黏泥的生长,循环冷却水中营养物的最佳浓度BOD5为5mg/L、NH4+-N为10mg/L、TP为1mg/L。当循环冷却水系统中营养物质的浓度及比例构成发生变化时,主要的微生物种类以及生物黏泥胞外聚合物中多糖和蛋白质的浓度均发生了变化。
张桂芝刘芳赵朝成马涛夏璐
关键词:循环冷却水系统营养物生物黏泥正交实验菌种鉴定
循环冷却水营养体系对生物粘泥生长特性影响的研究
降低石化企业生产用水和新鲜水消耗的关键在于减少循环冷却水系统新鲜水补充量。将达标排放的炼油废水经深度处理后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对节约新鲜水,缓解水资源缺乏和水环境污染的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针对循环冷却水补...
张桂芝
关键词:含油废水循环冷却水营养成分生物粘泥聚合酶链式反应
文献传递
循环冷却水系统操作条件对其中生物黏泥成分及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将达标排放的炼油废水经深度处理后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是石油、石化行业节水减污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但生物黏泥控制问题则是实际应用的瓶颈及难点。为此,笔者采用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动态模拟装置,考察了流速、温度等因素对生物黏泥成分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流速在1.0m/s或温度在30℃时,微生物胞外聚合物产生量大,机械强度最强,但生物黏泥湿重最低;综合考虑生物黏泥成分及性能指标,流速1.0m/s和温度30℃是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控制生物黏泥生长的最佳操作条件。
刘芳张桂芝赵朝成夏璐张培
关键词:循环冷却水生物黏泥流速温度胞外聚合物
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生物黏泥形成的水质影响因素被引量:6
2009年
针对循环冷却水补充水的水质特点,采用一系列单因素试验方法,考察了营养物质(BOD5,NH4^+-N,TP)、颗粒物(CaCO,)、矿物质(Ca^2+,Mg^2+,Na^+,Fe^3+)等因素对生物黏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水质条件下,生物黏泥量与挥发性生物量和微生物活性呈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要控制水中的生物黏泥生成则营养物质指标应达到c(BOD5)≤5mg/L,C(NH4^+-N)≤6mg/L,c(TP)≤1mg/L,c(CaCO3)≤50mg/L,C(Ca^2+)=100~250mg/L,C(Mg^2+)=80—200mg/L,c(Na^+)≤120mg/L,c(Fe^3+)≤1mg/L。
刘芳侯衍美赵朝成张桂芝杨肖杰
关键词:循环冷却水生物黏泥营养物质颗粒物矿物质
操作条件对循环冷却水系统腐蚀和结垢的影响被引量:11
2010年
将达标排放的炼油废水经深度处理后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是石油、石化行业节水减污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但腐蚀和结垢则是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本文在动态模拟循环冷却水系统中,考察了流速、温度等因素对腐蚀和结垢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不锈钢试管,流速的变化只对点蚀速度有影响。其中,在1.0m/s时点蚀最厉害,在0.5m/s时点蚀最弱。流速的变化对试管腐蚀影响较小,只有个别时间存在腐蚀情况。对于不锈钢试管,温度的变化只对点蚀速度有影响,30℃对点蚀速度的影响最大,在20℃时点蚀最弱。温度的变化对试管腐蚀影响较小,只有个别时间存在腐蚀情况,随温度的增加冷却系统管壁结垢现象逐渐明显。无论从抑制系统结垢还是避免阻垢剂失效的角度来看,系统的温度应控制在30℃以内。
刘芳张桂芝夏璐杨飞常新赵朝成
关键词:循环冷却水流速温度结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