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胜
- 作品数:10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 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与视神经损伤关系的研究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比较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血清中sIL-2R、IL-2、IL-4、IL-6、IL-12、IFNγ(interferon-gamma)的水平差异;观察这些细胞因子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视神经损伤不同阶段浓度的变化。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外周血中sIL-2R、IL-2、IL-4、IL-6、IL-12、IFNγ质量浓度水平。青光眼组患者损伤较重眼,共82眼按视野损伤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组,比较各细胞因子在三组间质量浓度的差异。结果青光眼组患者血清中sIL-2R和IL-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45,P=0.030);IL-6和IL-1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1,P=0.000);IL-2和IFNγ的血清水平在青光眼和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6,P=0.138)。轻度视神经损伤组sIL-2R的血清浓度(69.519±25.557)显著低于重度损伤组(89.462±24.051)(P=0.018);而IL-12的血清浓度(113.097±43.309)显著高于重度损伤组(81.816±43.814)(P=0.025)。结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机体内参与细胞免疫的细胞因子水平不同于正常人,且有些细胞因子质量浓度与视神经损伤程度相关。
- 黄萍齐越徐永胜张纯
- 关键词:青光眼视神经病变细胞因子
-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心理因素分析被引量:29
- 2006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心理特征。方法41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其中POAG者12例,PACG者29例)和41例正常对照者分别用汉米尔顿焦虑量表(附自评量表STAI),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RSD(附抑郁自评量表SDS)、躁狂评定量表MRS进行测评,记分项目包括:汉米尔焦虑量表总分A,包括2个因子,精神性焦虑(A1)、躯体性焦虑(A2);STAI表总分用D表示;HRSD表总分用B表示,包括5个因子,焦虑/躯体化(B1)、体重(B2)、认识障碍(B3)、迟缓(B4)、睡眠障碍(B5);SDS表总分用E表示;MRS表总分用C表示,病情程度用病情指数(C0)表示。结果评分并统计进行测评,所有受试者的各量表总分均在抑郁或焦虑症、燥狂状态的诊断分数以下,各量表包含的影响因子得分分析:对照组与原发性青光眼组比较:HRSD表中的体重因子(以体重减少0.5kg加1分记分)得分结果无显著性差异,t=0.47,P=0.643>0.05,青光眼患者体重不受疾病影响而变化,除此因子外,其余12项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自评量表结果与调查者评分结果一致,显示出青光眼患者心理因素较对照组有明显不同;POAG和PACG比较:MRS表(C)分数有显著性差异,其中焦躁易激惹因子分突出(C0),POAG组因子分明显高于PACG组(P<0.05),其余11项无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HRSD表中的焦虑/躯体化因子B1、迟缓因子B4、以及SDS表得分结果进入回归方程,得到OR值分别为13.772,11.776,0·577。结论和正常人比较,青光眼患者群在心理评定量表中的多项因子有显著差异,青光眼患者的心理特征和正常人不同。
- 唐桂兰徐永胜安翠霞张纯
- 关键词:青光眼心理学因素
- 超低温冷藏对体外培养兔角膜缘上皮细胞活性的影响
- 2008年
- 目的 分析超低温冷藏兔角膜缘上皮细胞活性变化。设计实验性研究。研究对象超低温冷藏兔角膜缘上皮单细胞悬浮液,兔角膜缘上皮单细胞悬浮液。方法 采用NIH 3T3饲细胞培养体系,将角膜缘上皮制成单细胞悬浮液后-182℃冷藏1周,复苏后行体外培养。以角膜缘上皮单细胞悬浮液为对照组。通过测定细胞贴壁时间、分裂周期、MTT值、^3H-胸苷值分析细胞代谢和增殖活性,测定单克隆形成率分析干细胞性,采用AE5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鉴定培养上皮细胞,HE染色观察培养角膜上皮细胞形态,PAS染色鉴别结膜杯状细胞。主要指标细胞贴壁时间,分裂周期,MTT值,^3H-胸苷值,单克隆形成率及角膜上皮细胞形态等。结果 体外培养超低温冷藏、复苏兔角膜缘上皮细胞的细胞贴壁率、分裂周期、单克隆形成分别为(73.16±13.36)%,(25.42±18.73)小时,(13.17±2.87)%,对照组为(74.89±15.72)%,(20.04±9.70)小时,(15.17±3.25)%。细胞代谢、增殖力也较对照组弱(P〉0.05)。HE染色示细胞形态、结构无差异,AE5免疫组化染色均为阳性,而PAS染色均为阴性。结论 超低温冷藏可降低体外培养兔角膜缘上皮细胞生物学活性,但其影响有限不足以改变细胞生物学特性和在眼表修复中的应用。
- 许永根徐永胜王薇
- 关键词:角膜缘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细胞活性
- 一种利用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人胚胎干细胞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应用和人胚胎干细胞的培养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增殖培养人胚胎干细胞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用离体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作为饲养层,对离体的人胚胎干细胞进行增殖培养,得到增殖的人胚胎干细胞。本发...
- 张纯徐永胜王薇张绍敏俞海燕刘峰
- 文献传递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维持人胚胎干细胞生长饲养层细胞的研究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寻找可以维持人胚胎干细胞未分化生长的人源性细胞作为饲养层细胞,从而解决使用鼠源性细胞作为饲养层带来的安全问题。方法尝试以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作为饲养层细胞来培养人胚胎干细胞,检验其是否可以维持人胚胎干细胞的未分化生长状态。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进行分化。将人胚胎干细胞系H1接种于丝裂霉素C灭活后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上,每隔5d进行一次传代。培养20代后,对人胚胎干细胞特性进行相关检测,包括细胞形态、碱性磷酸酶染色、相关多能性基因的表达、分化能力。结果从人脐带中分离出的间充质干细胞为梭形,呈平行排列生长或漩涡状生长;细胞高表达CD44、CD29、CD73、CD105、CD90、CD86、CD147、CD117,不表达CD14、CD38、CD133、CD34、CD45、HLA-DR;具有分化成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的潜能。人胚胎干细胞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饲养层上培养20代后,继续保持人胚胎干细胞的典型形态,碱性磷酸酶染色为阳性,免疫荧光染色显示OCT4、Nanog、SSEA4、TRA-1-81、TRA-1-60的表达为阳性,SSEA1表达为阴性,体外悬浮培养可以形成拟胚体。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作为人胚胎干细胞的饲养层细胞,支持其生长,并维持其未分化生长状态。
- 刘峰徐永胜俞海燕王薇张纯
- 关键词:人胚胎干细胞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饲养层细胞
- 汉防己甲素滴眼液对高眼压模型大鼠的降眼压作用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比较观察汉防己甲素滴眼液与0.5%噻吗心安滴眼液对高眼压模型大鼠及正常大鼠降眼压的作用。方法正常SD大鼠共分4组:不同浓度的汉防己甲素滴眼液组(0.1%、0.2%、0.3%)及阳性对照组0.5%噻吗心安,药物滴右眼各一滴,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滴左眼、测量滴药前24h和滴药后1、3、6、24、48、72h的眼压。应用倍频532激光对SD大鼠右眼上巩膜静脉以及小梁网所在区域实施光凝术建立高眼压大鼠模型。高眼压模型鼠共分5组:不同浓度的汉防己甲素滴眼液0.05%、0.1%、0.2%、0.3%及阳性对照组0.5%噻吗心安,右眼即模型眼滴用药物,左眼作为空白对照。测量术前后的眼压。结果汉防己甲素滴眼液对大鼠正常眼压无降压作用(P>0.05)。对高眼压大鼠用药后24h、72h、1周后,0.3%汉防己甲素滴眼液组降低眼压的幅度与0.5%噻吗心安滴眼液降低眼压的幅度相似(P>0.05);0.05%、0.1%、0.2%汉防己甲素滴眼液组也有明显的降压作用,但与0.5%噻吗心安滴眼液相比,降压幅度低于后者(P<0.05)。结论0.05%、0.1%、0.2%、0.3%汉防己甲素滴眼液均有降低大鼠高眼压的作用,其中0.3%浓度的汉防己甲素滴眼液降眼压效果与0.5%的噻吗心安类似。汉防已甲素滴眼液作为一种治疗青光眼的药物有着良好应用前景。
- 黄萍徐永胜卫若昕李海平汤涌刘敬张纯
- 关键词:汉防己甲素滴眼液高眼压模型
- 汉防己甲素保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研究
- 李维义张绍敏徐永胜李颖刘恩泽魏炜黄萍杨晨鲁菁张纯
- 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干细胞治疗——现状及展望被引量:2
- 2014年
-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不仅是发达国家,而且也是发展中国家主要的、不可逆的致盲眼病。过去的十多年中,新生血管性AMD(湿性AMD)的治疗方法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以黄斑地图样萎缩为特征的非新生血管性AMD(干性AMD)仍然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干细胞科学最新进展证实:RPE细胞能够以共培养或特定诱导因子从干细胞分化获得。同时,研究显示RPE细胞移植能够维持模型动物的视功能。更重要的是,美国FDA已经批准一些基于干细胞的RPE移植临床试验,而且得到了令人鼓舞的成果。这篇综述将重点从RPE细胞诱导方法、细胞活体移植研究、临床试验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加以综述。
- 党亚龙徐永胜张纯
- 关键词:黄斑变性干细胞
- 人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重建大鼠化学烧伤眼表的研究
- 目的:探讨以羊膜为载体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眼表碱烧伤是否具有修复作用以及作用机理,试图为眼表重建手术提供新的实验理论基础。方法:将成人骨髓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提取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扩增并进行鉴定,包括流式细胞术检...
- 徐永胜王薇张纯
- 文献传递
- 兔眼视网膜下注射N-甲基右旋天冬氨酸诱导视网膜变性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 2007年
- 目的研究视网膜下注射兴奋性氨基酸N-甲基右旋天冬氨酸(NMDA)对神经细胞变性的作用。方法取12只1个月龄有色家兔,视网膜下注射10μl(30mmol/L)NMDA(溶剂为DMEM-F12),形成视网膜隆起,在注射12、24、48h及1周后分别处死家兔,取其视网膜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电镜观察。应用抗Calretinin、Calbindin、PKCα抗体,分别标记视网膜无长突细胞、水平细胞及视杆双极细胞;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技术标记凋亡细胞。结果损伤早期(12~24h),实验组视网膜可见散在细胞核固缩浓染的光感受器细胞,并有无长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的早期严重变性;中期(48h)视网膜各层神经元均出现病理性改变;损伤晚期(1周)视网膜各层细胞数目明显减少。损伤早期,TUNEL技术标记的阳性细胞位于视网膜各层。免疫组织化学和形态学计量资料显示视网膜下注射NMDA后,水平细胞、无长突细胞及神经节细胞数目明显减少,视杆双极细胞数目基本无变化。超微结构观察显示有凋亡、坏死、水肿变性及混合型细胞死亡等多种变性形式。结论视网膜下聚集NMDA时,光感受器细胞、水平细胞、视杆双极细胞、无长突细胞及神经节细胞均表现为视网膜兴奋性毒性反应,与以往体内及体外研究结果显示的仅有内核层神经元死亡情况不同。
- 张纯徐永胜王薇曹安民
- 关键词:视网膜变性N-甲基天冬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