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名波
- 作品数:27 被引量:94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经肝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30例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BMSC)移植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30例,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24~75岁,平均(52±12)岁.在无菌条件下抽取骨髓80~90 ml,分离纯化骨髓干细胞,制备成骨髓干细胞悬液40 ml,然后经肝动脉置管并缓慢泵入肝脏.检测术后4周肝功能、凝血功能的变化,并观察症状、体征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术后4周与术前比较白蛋白、前白蛋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患者临床症状(食欲、精神、腹胀、乏力)及体征(腹水、下肢水肿)均有明显改善;移植术中和术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发生.结论 自体BMSC移植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近期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生存质量提高.
- 宋向奎刘健曹名波张立达李晓芳贾百灵张炳勇
- 关键词:骨髓干细胞失代偿期肝硬化
- 肝营养素对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患者干预临床研究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观察肝营养素干预对肝硬化患者血清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探索适合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患者的营养支持疗法。方法 2013年5~10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科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肝硬化患者5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肝硬化常规治疗+肝营养素干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肝硬化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各项生物化学指标及营养情况的变化。结果在肝营养素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前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生长激素、IGF-1水平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的营养指标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体质量指数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营养不良状况、Child-Pugh分级及腹水改善情况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患者改善明显(P〈0.05)。结论肝营养素能够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营养不良状况,可作为肝硬化患者营养支持的常规治疗手段。
- 曹名波岳李岳李李修岭杨玉秀
- 关键词:血清生长激素肝硬化
- 环氧合酶-2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表达及其致病的可能机制被引量:2
- 2008年
- 环氧合酶-2(COX-2)的过度表达与许多炎症性疾病有关,然而对它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中的表达和作用机制知之甚少。Celecoxib是特异性的COX-2抑制剂。我们通过建立大鼠NAFLD动物模型,同时在模型组中给予celecoxib进行干预治疗,研究COX-2在NAFLD中的作用,以便进一步探讨其在NAFLD中的致病机制。
- 曹名波董蕾鲁晓岚罗金燕
- 关键词:脂肪肝环氧合酶-2白细胞介素-1
- 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治疗317例体会
- <正>目的评价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EVL)治疗方法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应用美国波士顿公司和国产天医牌食管曲张静脉治疗多环套扎器。严格掌握治疗适应症;术前给以应用抑酸、保护黏膜的药物,改善食管曲张静脉表面黏膜糜烂炎性...
- 贾方杨玉秀杨惠曹名波
- 文献传递
- C57BL6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鉴定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实用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体外分离培养方法,为BMSCs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实验材料和依据。方法采用直接贴壁法和分阶段更换培养基的方法分离纯化BMSCs,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应用流式细胞技术鉴定细胞表面标记。结果显微镜下BMSCs贴壁生长后呈梭形,形态均一,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第2代BMSCs高表达CD34、Sca-1,不表达CD45。结论本实验方法能简单高效的获得高纯度BMSCs,且细胞生物学特性稳定,适用于对BMSCs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 靳芳莉翟亚萍曹名波白阳秋张炳勇
- 关键词:C57BL/6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培养
- 结肠癌p73基因D1S468位点遗传不稳定性及其与临床病理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检测结肠癌患者1号染色体D1S468位点的杂合性缺失(LOH)和微卫星不稳定(MIS),探讨p73基因遗传不稳定性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76例结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周围正常组织取自石蜡包埋组织切片,苯酚-氯仿抽提法抽提DNA,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扩增D1S468位点,放射自显影判断LOH和MIS。结果D1S468位点结肠癌组织的LOH、MIS检出率分别为45.3%、17.0%,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LOH在结肠癌中的检出率与癌细胞的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转移有关;MIS的检出率与肿瘤部位、组织分型、淋巴转移有关。结论LOH和MIS通过不同的途径调控原发性结肠癌的发生与发展。MIS多发生于结肠癌早期,可能与结肠癌的发生有关,而LOH可能促进了结肠癌淋巴的转移,参与了结肠癌的发展及恶化。
- 丁辉翟慧莉陆小丹曹名波李修岭韩双印
- 关键词:结肠癌杂合性缺失微卫星不稳定P73基因
- 肝营养素对肝硬化大鼠肝细胞再生的影响
- 2015年
- 目的研究肝营养素(Noveliver)干预后对肝硬化大鼠肝细胞再生的影响,探讨营养干预促进肝脏再生修复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首先建立肝硬化大鼠模型,然后随机分Noveliver干预组及模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生长激素(serum growth hormone,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serum insulin-like growthfactor-1,IGF-1);HE染色和Masson染色,分析肝组织中胶原纤维含量,采用半定量计分系统(SSS)对两组大鼠肝硬化程度行半定量计分分析评估肝硬化程度。结果病理学染色结果表明利用四氯化碳法成功建立了大鼠肝硬化模型,结果显示Noveliver干预组肝硬化半定量计分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血清生长激素(GH)水平,Noveliver干预组及模型对照组均较造模第12周末降低(P<0.05);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Noveliver干预组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肝营养素有促进肝细胞再生修复的作用。
- 曹名波党元娜岳李张炳勇白阳秋李修玲杨玉秀张延瑞
- 关键词:肝硬化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清生长激素
- 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
- 宋豆豆曹名波陆小丹王春荣韩双印
- 心理应激性胃粘膜损伤发生机制
- 2003年
- 大量事实证明,心理社会因素已成为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应激源。因此,近年关于心理应激状态下胃粘膜损伤的研究成为胃粘膜病变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近10a心理应激引起胃粘膜损伤的发生机制及防治的研究现状。
- 王友春曹名波宋政军
- 关键词:心理应激发病机制
- 土荆芥-水团花对胃溃疡大鼠黏膜保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4
- 2007年
- 目的:通过土荆芥-水团花对一氧化氮(NO)、表皮生长因子(EGF)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影响,探讨该药对实验性大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醋酸注射至大鼠浆膜下形成胃溃疡模型,用游标卡尺测量溃疡指数(UI),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含量,用放免法检测EGF含量,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黏膜组织EGFR的表达。结果:雷尼替丁组、土荆芥-水团花内容物组,UI,NO及EGF明显低于溃疡生理盐水组(P<0.05);正常大鼠胃黏膜EGFR的表达为弱阳性,定位在胞浆及胞膜,雷尼替丁组、土荆芥-水团花内容物组溃疡边缘组织阳性表达的细胞较正常组和溃疡生理盐水组逐渐增多(P<0.05)。结论:土荆芥-水团花内容物通过促进NO,EGF等胃黏膜的保护因子分泌,通过上调胃黏膜上皮细胞EGFR水平,促进溃疡愈合。
- 曹名波董蕾苌新明邹百仓
- 关键词:一氧化氮表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胃溃疡溃疡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