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莉
- 作品数:15 被引量:40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作为想象的对话——保罗·策兰对话性诗歌中的非对话性
- 2024年
- 德语诗人保罗·策兰的诗歌具有明显的对话性,在其诗中始终存在一个与“我”对话的身份不明的“你”。但是,通过考察策兰的犹太经验、写作的社会历史环境、诗歌语言及其写作手法,结合对策兰诗歌的文本分析,本文认为,策兰诗歌中的“我-你”对话关系主要持守在文本想象的空间中,而其对话性诗歌中存在非对话性。本文对非对话性因素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了其根源所在。
- 曹莉
-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探讨被引量:38
- 2012年
- 通过对16所翻译硕士培养单位的调查研究,发现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着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教育区别不明显、课程结构不合理、特色不突出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从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建设、市场需求、MTI培养单位之间的交流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 曹莉
- 关键词: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研究生教育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英译本段落结构调整探微
- 2024年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英译文中存在大量段落结构调整现象,主要发生在段内和分段两个层面上,具体方法包括:依据逻辑连贯、句法结构进行段内调整,依据话题、宏观语义结构、修辞效果、译语行文规范进行段落拆分,以上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多有交叉。段落结构的调整主要是由汉英段落发展及信息排列方式的异质性造成的,而调整的目的是让译文更易于被译语读者理解和接受,以更有效地进行对外传播。
- 曹莉
- 关键词:段落结构译语读者
- 保罗·策兰“从现实经验到他者时空”的诗学研究
- 2023年
- 现实经验是现代主义诗学的一个重要范畴,通常也是诗歌创作的主要来源。但对于德语诗人策兰来说,诗歌创作并非从诗人个体的现实经验直接走向诗歌作品,而是发生在其个体现实经验被悬置、被扭曲的他者时空中。在此时空中,诗歌与陌异的他者相遇并对话,在向他者的敞开中增强诗歌意义的不确定性,甚至禁止对诗歌意义的具体阐释,以保持他者的绝对陌异性。同时,他者又成为诗的来源,诗人通过时间星丛和语言栅栏既将诗立于时代的现实之中,又溢出个体的现实经验,达成对诗歌意义自由的追求,让诗歌得以延续。
- 曹莉
- 关键词:他者
- 重提“中国经验”——中国当代诗歌海外发展的理论思考
- 2022年
- 在对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考察中,中国当代诗歌常常被忽视。实际上,中国当代诗歌“走出去”之后,在海外遭受了“走进去”难、接受度不高的困扰,主要原因是其在海外文学地位不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应以世界视野重新审视自身与世界的关系,以“中国经验”为方法论和创作资源,主动与世界文学进行平等对话及融合,共同建构世界文学的复杂模式。
- 曹莉
- 关键词:世界文学当代诗歌
- 解构主义翻译学派的译者主体性研究——从本雅明、德里达到韦努蒂被引量:2
- 2023年
- 译者主体性研究是解构主义翻译学派代表人物本雅明、德里达与韦努蒂翻译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译者主体性的阐发一脉相承、不断深化。本雅明作为解构主义翻译学派的先驱,率先对翻译工具论提出质疑,为译者正名;德里达延伸了本雅明译文是原文“来世的生命”的思想,进一步解构了原文文本的权威,译者主体性得到昭彰;韦努蒂作为德里达作品的英译者,深受解构主义影响,以异化之“异”对抗翻译活动中的语言暴力,在后殖民的语境下从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赋予译者更深刻的地位和意义,拓宽了译者主体性研究的边界。
- 曹莉曹子龙
-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本雅明德里达韦努蒂
- 论中国古诗英译中的语音形式偏移
- 2004年
- 以等效翻译理论为依据,采用理论和译文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论证了中国古诗英译中语音形式偏移这一翻译变通手段。从而指出,为忠实传达原作的效果,语音形式偏移在中国古诗英译中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要的。
- 曹莉
- 关键词:等效翻译对等
- 《论语》“忠恕之道”的西方解读
- 2020年
- “忠恕”是《论语》的核心概念,也是在解读上存有分歧最多的概念之一。《论语》在向西方传播的过程中,总体上经历了宗教化、疑古论、哲学式的三种主要解读进路,其代表人物分别为理雅各、阿瑟·韦利、安乐哲和罗思文。而歧义丛生的“忠恕”概念成为分析研究这些不可通约甚至大相径庭的解读进路的最佳例证。分析发现,西方汉学家和哲学家的身份、目的及所处历史时代及西方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是决定其解读进路的关键因素。
- 曹莉
- 关键词:《论语》忠恕宗教疑古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