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利群

作品数:14 被引量:67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绒毛
  • 10篇绒毛膜
  • 10篇绒毛膜癌
  • 9篇耐药
  • 8篇细胞
  • 7篇人绒毛膜
  • 7篇人绒毛膜癌
  • 6篇逆转
  • 6篇黄芩
  • 6篇黄芩素
  • 5篇多药
  • 5篇多药耐药
  • 5篇耐药逆转
  • 5篇甲醚
  • 4篇细胞株
  • 4篇耐药细胞
  • 4篇耐药细胞株
  • 4篇耐药性
  • 3篇凋亡
  • 3篇多药耐药性

机构

  • 14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西安医学院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溧阳市人民医...

作者

  • 14篇朱利群
  • 10篇徐昌芬
  • 7篇仇黎丽
  • 7篇徐珊
  • 7篇李卓
  • 6篇罗莉
  • 2篇杨最素
  • 2篇张燕
  • 2篇陈琪
  • 2篇徐青
  • 1篇冯振卿
  • 1篇陈强
  • 1篇段磊
  • 1篇戚晓红
  • 1篇陈汐敏
  • 1篇吴军

传媒

  • 6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中草药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09
  • 8篇2007
  • 3篇200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4’-甲醚-黄芩素对绒毛膜癌JAR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4′-甲醚-黄芩素对人绒毛膜癌JAR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技术,体外观察该化合物对JAR细胞的影响。结果:4′-甲醚-黄芩素对JAR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与作用时间的增加,Annexin Ⅴ-FITC+/PI-细胞、细胞内Ca2+浓度逐渐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4′-甲醚-黄芩素能抑制人绒毛膜癌JAR细胞的增殖,诱导凋亡,其机制与提高细胞内Ca2+浓度有关。
杨最素罗莉朱利群仇黎丽徐昌芬
关键词:JAR细胞细胞内CA^2+浓度
子宫平滑肌瘤细胞原代培养及鉴定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建立人子宫平滑肌瘤细胞原代培养方法,为子宫肌瘤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筛选的研究提供理想的细胞株系。方法:采用消化法及组织块贴壁2种方法进行子宫平滑肌瘤细胞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原代培养的细胞,并用免疫组化染色对其进行鉴定。结果:2种方法均可获得大量子宫肌瘤细胞,所培养的细胞在倒置显微镜下呈梭形和典型"峰-谷"样生长,α-Actin免疫组化染色呈强阳性。结论:采用该2种方法均可成功进行人子宫平滑肌瘤细胞的原代培养,且培养的人子宫平滑肌细胞生长良好,纯度高,可用于子宫肌瘤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筛选的研究。
徐青仇黎丽徐昌芬罗莉朱利群
关键词:子宫平滑肌瘤原代培养免疫组织化学
4'-甲醚-黄芩素对耐药性人绒毛膜癌裸鼠移植瘤的耐药逆转作用
李卓朱利群徐昌芬康炜徐珊
天冬氨酸-谷氨酸共聚物-甲硝唑纳米粒子的制备表征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制备新型天冬氨酸-谷氨酸共聚物-甲硝唑(poly aspartic acid-co-glutamic acid-metronidazole,PAG-MTI)纳米粒子。方法:应用化学法合成PAG-MTI纳米粒子;通过红外光谱仪测定其化学结构、透射电镜及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微观形貌和粒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载药量、透析法进行体外释放试验,对其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质进行了系列表征。结果:合成的PAG-MTI纳米粒为球形,粒径198.9nm,载药量12%,体外释放试验表明PAG-MTI的释药速率明显延缓,释放1h与24h,累积释放百分比分别为12.19%和47.51%。结论:化学合成法制备的新型PAG-MTI具有较好的缓释作用,有望通过进一步优化改进以用于临床滴虫性生殖道炎症的治疗。
陈汐敏戚晓红段磊朱利群冯振卿陈强吴军
关键词:甲硝唑阴道毛滴虫天冬氨酸谷氨酸
4′-甲醚-黄芩素对绒癌耐药细胞株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研究被引量:29
2006年
为探讨马鞭草中4′-甲醚-黄芩素对人绒癌JAR/VP16耐药细胞株的多药耐药逆转作用及可能的逆转机制,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透射电镜观察、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流式细胞术、基因芯片以及实时定量PCR等方法,检测到4'-甲醚-黄芩素对化疗药物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显著逆转耐药细胞对鬼臼乙叉甙(VP16)、甲氨蝶呤(MTX)及更生霉素(KSM)的耐药性,该药物作用后,耐药细胞超微结构呈现凋亡样改变,细胞凋亡率增高并出现明显凋亡峰.此外,耐药细胞中MDR1、MRP1、MRP2、MRP6、AHR、COMT、FGF2等耐药相关基因以及Bcl-2、BFL1、NAIP、p63等凋亡抑制基因表达降低,而Apaf-1、ASC、ATM、Bad、Bak、Bax、BimL等凋亡促进基因表达升高.上述实验结果表明:4′-甲醚-黄芩素对绒毛膜癌耐药细胞具有显著的耐药逆转作用,这种逆转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耐药基因表达、促进细胞凋亡实现的.
徐珊罗莉朱利群李卓仇黎丽陈琪徐昌芬
关键词:绒毛膜癌多药耐药耐药逆转
马鞭草有效成分体外对多药耐药性人绒毛膜癌的耐药逆转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
人绒毛膜癌(以下简称绒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滋养细胞肿瘤,早期即发生血行转移。自有效的化疗药物问世以来,绒癌的治愈率达80%~90%,但近年来随着多药耐药性绒癌病例的不断增多,常导致化疗失败。肿瘤耐药的产生是多因素、多机制...
朱利群
关键词:绒毛膜癌足叶乙甙耐药逆转马鞭草
文献传递
人绒毛膜癌耐药细胞株的建立、鉴定及相关耐药机制研究
<正>绒毛膜癌为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因其早期即发生血行转移,局部手术无法根治,临床上长期以化疗为主。但近年来随着多药耐药性病例的不断增多,大大降低了化疗药物的作用,导致治疗失败。研究滋养细胞肿瘤产生耐药的机制,寻找各种抑制...
徐珊朱利群罗莉陈琪徐昌芬
文献传递
多药耐药性人绒毛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建立一种耐药性稳定的人绒毛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JAR/VP16/nude,为研究体内肿瘤耐药机制和逆转药物的筛选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将人绒毛膜癌多药耐药细胞系JAR/VP16接种于裸鼠左侧腋窝皮下,观察成瘤情况及肿瘤生长特性;利用光镜、电镜对移植瘤进行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多药耐药基因mdr1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细胞内罗丹明123(Rhodamine123,Rh123)的潴留情况。结果:裸鼠移植瘤模型构建成功率为98.39%,8~10d开始成瘤,15~20d瘤体长径达1.0~1.5cm;H-E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瘤组织形态及细胞超微结构与人绒毛膜癌耐药细胞JAR/VP16相似;RT-PCR和FCM检测表明移植瘤组织mdr1 mRNA表达阳性,且对Rh123有显著的外排作用。结论:以JAR/VP16细胞建立的耐药性绒毛膜癌裸鼠移植瘤模型,保持了耐药性人绒毛膜癌细胞JAR/VP16的组织学特征和多药耐药性,为耐药性人绒毛膜癌耐药机制和逆转的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
李卓徐珊朱利群徐昌芬张燕仇黎丽
关键词:多药耐药绒毛膜癌裸鼠移植瘤
人绒毛膜癌JAR/VP16多药耐药细胞株的建立及相关基因表达检测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建立人绒毛膜癌鬼臼乙叉甙(VP16)耐药细胞株,检测其生物学特性及耐药和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探讨多药耐药性产生与凋亡基因改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体外采用VP16浓度梯度递增法诱导建立JAR/VP16耐药细胞株,终浓度药物维持培养4个月,MTT法测定多药耐药谱及耐药稳定性;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并结合HE染色探讨耐药细胞在光镜下的形态学变化,电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基因芯片检测耐药相关基因及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①历经14个月、70多代耐药诱导培养,成功构建人绒毛膜癌JAR细胞耐VP16的耐药细胞株,命名为J“AR/VP16耐药细胞株,”与JAR细胞相比有显著的形态学改变,其对VP16的耐药性能稳定,耐药指数(RI)为73.67;并且对紫杉醇(TAX)、甲氨蝶呤(MTX)和更生霉素(KSM)具有显著的交叉耐药性,耐药指数分别为26.18、18.67和14.73;对5-氟尿嘧啶(5-FU)和长春新碱(VCR)的耐受性有所增加(RI∶2.88;3.45);对阿霉素(ADM)则无明显的交叉耐药(RI∶1.39)。②基因芯片结果表明,JAR/VP16细胞MRP1、MRP2、MRP6、BCRP、LRP和Rb等耐药基因表达明显高于亲本细胞,并且Bcl-2、Bcl-x、MyD88、TRAF-4、TRAF-6、Trip等凋亡抑制基因表达上调,Bax、BimL、Blk、Caspase-7-、8、-13-、14以及Fas和FasL等凋亡促进基因表达下调。结论:①JAR/VP16细胞呈现多药耐药性且耐药性能稳定,为研究耐药机制及筛选药物提供了理想的实验模型。②JAR/VP16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改变可能是其产生多药耐药性的一个重要机制。
徐珊朱利群罗莉陈琪徐昌芬
关键词:绒毛膜癌多药耐药凋亡基因
左炔诺孕酮对人子宫肌瘤细胞体外增殖与凋亡的影响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建立稳定、成功率高的人子宫肌瘤细胞原代培养方法,探讨不同浓度左炔诺孕酮(levonorgestrel,LNG)对体外培养人子宫肌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酶解法和贴块法原代培养人子宫肌瘤细胞(uterine leiomyoma cell,UtLMC),以α-Actin单抗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原代细胞;细胞传代后,加入不同浓度左炔诺孕酮,H-E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改变,MTT法检测LNG对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RT-PCR技术分析LNG对人子宫肌瘤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IGF-1及Survivin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酶解法和贴块法均成功获得UtLMC,经免疫组化鉴定,纯度达95%以上,并能稳定传12代;5μg/ml左炔诺孕酮对子宫肌瘤细胞无明显作用,当质量浓度达到10μg/ml时可显著抑制细胞增殖,并呈时间、剂量依赖;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亦逐渐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10μg/ml和20μg/ml左炔诺孕酮作用UtLMC后,Bcl-2、IGF-1及Survivin mRNA表达下降。结论:酶解法和贴块法均能获得功能良好的人子宫肌瘤细胞,一定浓度的左炔诺孕酮可抑制其增殖并诱导凋亡,机制与下调Bcl-2、IGF-1及Survivin基因表达有关。
仇黎丽徐青朱利群李卓徐昌芬
关键词:左炔诺孕酮子宫肌瘤细胞细胞凋亡基因表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