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力
- 作品数:11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 生物质灰在高温旋风除尘器内捕集过程数值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生物质气化站旋风除尘器的内部流场为高温强旋湍流流场,研究其中生物质飞灰颗粒在该高温流场中的运动和分布规律十分必要。鉴于高温下测量飞灰颗粒的运动和分布规律较为困难,应用FLUENT软件对高温旋风除尘器内部风流-飞灰耦合运移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高温旋风除尘器内部的静压、动压和全压分布均呈现良好的轴对称性;飞灰颗粒整体浓度分布呈螺旋状分布,分离空间的浓度较高,而环形空间顶端出现"顶灰环"现象,器壁附近则呈现波浪状;当燃气温度为200℃时,旋风除尘器的分离效率在风速为24 m/s时最高;在生物质气化站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应根据进入旋风除尘器燃气的实际温度来调节风机参数,以使燃气的进口速度调到最佳,进而使分离效率达到最优。
- 姚锡文许开立许开立徐青伟李力徐青伟
- 关键词:旋风除尘器数值模拟
- 从高校优秀辅导员成长看辅导员职业发展条件
- 2016年
- 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逐渐加大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视,一大批优秀辅导员代表不断涌现。通过研究他们的事迹可以发现,辅导员的职业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个人素质、适当的成长条件以及合理的生涯规划。
- 胡小溪李力
- 关键词:优秀辅导员
-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联动机制探索——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被引量:3
- 2019年
- 新时代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保证党对高校的坚强领导,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在分析高校基层党组织社会实践开展情况的基础上,从顶层设计、全员参与、创新内容与形式等三个方面,探究了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联动机制。
- 王卓凯王卓凯
- 关键词:高校社会实践基层党组织建设
- 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与教育分析探讨
- 2016年
- 大学时期是个体价值观念塑造、知识技能获取的关键时期,调查显示,挥霍时间、荒废学业的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针对这些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运用多种方式开展"惜时勤业"价值观教育,探索构建"课程化""系统化"的时间管理教育体系,通过明确有力的价值引导及科学教育,让"惜时勤业"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重新引发共鸣。
- 王卓凯李力
- 关键词:时间价值感
- CNT/CB/聚丙烯复合物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 <正>碳纳米管(CNT)与炭黑(CB)是两种引起关注的导电纳米填料。这两种纳米粒子在微观上具有不同的特征,碳纳米管具有很大的长径比,炭黑则是球形粒子。本文主要目的是研究这两种纳米粒子能否在同一聚合物基体中发挥各自的导电性...
- 李力容敏智阮文红章明秋
- 关键词:多壁碳纳米管炭黑聚丙烯介电常数
- 文献传递
- 宫颈癌RNA分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8年
- 信使RNA(mRNA)、微小RNA(miRNA)、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和环状RNA(circRNA)等在内的RNA分子之间彼此联系、互相协调,共同构成动态的分子网络,即竞争性内源RNA(ceRNA)调控网络。近年来研究揭示,ceRNA调控网络在促进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ceRNA调控网络中的任何一种RNA分子出现异常,均有可能通过多条信号通路导致宫颈癌细胞增殖、浸润、迁移或凋亡。现就近年来取得的研究进展,重点对mRNA、miRNA、lncRNA和circRNA等RNA分子与宫颈癌的关系进行综述,旨在深入阐明宫颈癌发病相关RNA分子机制,从而为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 陈昌贤谢雨萱莫凌昭莫凌昭李力
- 关键词:宫颈肿瘤微RNAS长链非编码RNA
- 高校实践育人新路径的思考与探索被引量:6
- 2016年
-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呼唤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社会实践是高校育人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是推进教育理念创新的题中应有之义。高校要坚持全员覆盖和师生协同,完善学分制,建立实践基地,积极探索实践育人新途径。
- 王卓凯李力胡小溪周一帆
- 关键词:高校实践育人
- 澳大利亚高校学生服务体系研究及启示——以昆士兰大学为例
- 2015年
-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之所以能够享誉世界,与其成熟的学生服务体系密不可分。澳大利亚高校的学生服务体系,具有自主化、专业化、信息化、精细化等特征。科学借鉴澳大利亚高校学生服务体系的做法与经验,有助于推动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创新发展。
- 王卓凯李力易尚文
- 关键词:精细化
- 外源添加作物秸秆对PAHs污染土壤有机碳矿化和污染物降解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本文通过土壤腐解试验研究外源添加水稻或玉米秸秆对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CO_(2)-C释放和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同时清晰秸秆腐解中间产物溶解性有机碳(DOC)与土壤PAHs降解的关系。结果表明:秸秆添加处理促进了PAHs污染土壤CO_(2)-C的释放,以玉米秸秆提升效果较好。外源添加秸秆显著增加了土壤DOC含量,且增加幅度随秸秆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水稻秸秆对土壤DOC含量的提升幅度较大。与对照相比,秸秆添加处理下土壤菲、芘残留量均显著降低,菲、芘去除率显著增加,去除效果:玉米>水稻,高量>低量,菲>芘;与对照相比,添加高量玉米秸秆处理(PY)对土壤菲、芘去除率的增加幅度分别为91.7%和182%。此外,在一定范围内土壤DOC含量与PAHs去除率呈正相关关系。可见,农作物秸秆,尤其是玉米秸秆添加可提升PAHs污染土壤有机碳矿化,亦可在提升土壤DOC含量的同时促进污染土壤PAHs的降解。
- 李力李力张久红张军黄应平袁喜黄应平
- 关键词:秸秆腐解有机碳矿化可溶性有机碳